
摘 要:近年來,中國旅游業持續穩定發展,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必然需要更多高素質的旅游從業人員,尤其是導游人員。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一直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旅游管理專業通過對《導游實務》課程實施“戶外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講解水平,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勝任導游這一職位。
關鍵詞:戶外教育;旅游管理;導游實務
培養能力是近年來在職業教育中引起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英、美、德、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都相繼提出要把培養關鍵能力作為今后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主要就業崗位群有導游、計調、外聯人員、銷售人員、票務人員等。而其中導游是最為主要的就業崗位,所以旅游管理專業的最核心能力就是導游帶團能力、導游講解能力。《導游實務》課程是高職旅游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一直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在不斷的改革探索中,旅游管理專業以《導游實務》課程為試點,積極探索戶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講解技能。
1 改革背景
1.1 行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中國旅游業持續穩定發展,2014年1-12月,入境人數達到了2636.08萬人次;而截至2014年11月,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必然需要更多高素質的旅游從業人員。
1.2 崗位技能要求
現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主要是在教師、實訓室等室內場所,而對于高職旅游專業來說,所培養的核心崗位是導游、領隊等。他們的工作環境以戶外為主,在實訓室的模擬很難起到仿真的效果。把課堂搬到校園、景點等戶外場所,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能力。
1.3 學校優勢
學校環境優美,園林式的校園有助于戶外教學的開展。比如學校有不少仿古建筑,如五亭橋等,眾多的亭臺樓閣,十分適合旅游管理專業開展相關的教學及實訓活動。
學校的教學理念是“以技能立身,靠素質發展”。旅游管理專業十分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旅游專業也一直在進行教學改革;十分重視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不僅理論知識扎實,還積極與企業聯系、下企業鍛煉,積極主動的進行教學改革。
2 “戶外教學”模式相關研究
關于戶外教學的研究國外主要是集中在戶外教育這一塊,國外的戶外教育主要是戶外活動,體驗自然、利用自然環境等。美國戶外教育學者喬治·唐納德森(GeorgeDonaldson)提出一個簡明扼要的概念:“戶外教育就是在戶外教育,有關戶外的教育,以及為戶外而教育。”
國內的戶外教育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教育和小學戶外教育方面。也有一些學者開始在高校英語等領域進行戶外教學的研究。指出高職院校學生應該走出教室.走出學校.利用自然與社會資源從事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生活中直接體驗,促進其認知、情意、技能的發展。
本文說指的戶外教學是一種在戶外情境中,利用戶外資源(自然及人文),開展教學活動及學生實訓活動,經由直接、具體的體驗來促進“做中學”。
3 改革具體內容
3.1 教師戶外導游
教師導游指的是老師當導游,學生當游客。老師以導游講解的方式在戶外進行授課。考慮到安全等因素,戶外場地主要是在校園。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室講授導游帶團的過程,而將授課地點變成校園后,教師可以直接以導游帶團的方式進行授課,學生以游客的身份參與課堂。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的環境優美,園林式的校園,眾多的仿古亭、橋,直接成為了《導游實務》課程的授課地點。
教師利用校園環境設計一條旅游線路后,選定一名學生當“全陪”,教師則是“地陪”共同實施整個帶團過程。在帶團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導游不僅介紹了校園景點以及相關知識,也強調安全等,其教學場景就是真實的“帶團”情景,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導游工作的內容和整個帶團的過程。
3.2 學生戶外實訓
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景點講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通過教師示范帶團以及相關理論教學后,則進行以學生為主導的戶外實訓項目,鍛煉學生的講解能力;為了不影響常規教學,主要在校園進行校園模擬導游訓練項目。
在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儲備的基礎上,讓學生化身導游在校園進行帶團活動并進行相關景點的講解。每位學生都必須參與,在“導游模擬”前要完成導游詞編寫,分組以及分工。
通過多次的校園模擬導游的組織,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校園模擬導游的線路(致歡迎詞--南大門---翔龍閣----日月潭----五曲橋----魯班像---厚德廣場—致歡送詞)。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并不局限于講解校園的亭、臺、樓閣,而且要求學生具有“見景講景”的能力。如介紹翔龍閣時可以結合名亭進行講解,介紹日月潭時結合名湖進行講解。校園模擬導游讓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3 學生戶外技能考核
《導游實務》課程通過多次實踐和討論,目前確定分為第二、第三兩個學期進行授課,在第二學期主要開展校園模擬導游的練習,考核為駕證式考核(即學生的成績包含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兩部分);在第三個學期,進一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游實務》課程考核為純技能考核,直接在校園進行模擬導游講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校園模擬導游。要求學生以校園為旅游區,設計一次旅游活動。模擬從接團至送團的全部流程,包括設計旅游線路,創作導游詞、接團及沿途導游、送站等環節。教師按照學生現場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分。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3.4 學生戶外實踐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一直注重校企合作,旅游管理專業也與當地的景點、旅行社建立戶外教學基地:讓學生到戶外的景點進行實習,形成校企合作,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通過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在學生具有相應的能力后,教師為學生搭建企業實習平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鍛煉自己導游講解能力。目前,聯系密切的企業主要有東陽木雕城和橫店影視城。
從2011年開始,東陽木雕城每年在11月份都會聘請學院學生進行導游講解工作。一方面學生可以得到鍛煉,一方面也能夠為企業帶來效益。此外橫店影視城在節假日也會招聘景點講解員,學生也可以進行鍛煉。
通過學生示范、學生練習及考核,最終實現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在崗位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4 “戶外教學”模式運行效果
4.1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教學場地的變化、授課方式的改革等手段,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生座談會、學生訪談等的調查,學生都表示,校園游、模擬導游等十分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4.2 實現了學生為主體
校園模擬導游的實施落實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致力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在做中學。教師在此過程中化身“游客”,主要起到監督作用;轉變了教師作為知識權威和壟斷者的角色,變“學科教師”為學生“導師”。
4.3 學生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通過校園模擬導游等項目,讓學生更加熟悉了帶團流程,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如帶團能力、講解能力等。2014年浙江省導游大賽中,3名學生參加中文組的比賽,3名學生均獲獎,2名學生獲二等獎,1名學生獲三等獎,在全國導游大賽中,旅游學子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2014年的全國導游資格證的考試中,學生面試的通過率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參考學生僅一人未通過面試。
5 教學反思
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5.1 學生的主動性還不夠
部分學生的主動性還有待于提高。在進行校園模擬導游之前要求學生熟悉導游詞內容,可是不少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差,因此教師必須做好輔導、督促工作。
5.2 校企合作不夠深入
戶外教學的場地受到安全因素等的影響,目前的改革仍是以校園為主。校外合作企業偏少,主要是木雕城和橫店影視城。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從而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6 結語
旅游管理專業的“戶外教學”將真實的工作場景應用到了教學中,切實讓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實現了教學場地的改革、教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實現了校企合作、課內外的結合,通過校園模擬導游等項目,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導游講解能力,為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嚴奕峰:國外戶外教育的發展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0l)
[2]Attarian,A.Trends in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J].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2001
[3]王國勇,李凌. Outdoor Education——戶外教育的涵義及發展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0(11)
[4] 張建萍,江珂,朱亮.北京市中學教師生態旅游認知與態度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0,29(6)
[5]黃世孟,洪維儂.大學環境規劃結合周邊小學戶外教學之探討[J]新建筑,2007(1)
作者簡介
周鑫蓉(1985- ),女,湖南常德人,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旅游教育、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注:項目來源: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院級課堂教學改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