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霞
摘 要:加工制造業的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加工制造業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促進國家經濟增長的關鍵性產業,在制造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加工制造業迅速的發展,尤其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在財務管理方面還有多的問題,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也體現在企業的競爭力和管理過程中,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制造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國的高端制造業迅速發展,與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面對市場經濟的嚴峻的競爭環境,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面對著嚴峻的挑戰,要不斷的加強和發展完善我國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當前促進我國制造企業進步和發展的重要的方式,本文結合我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探討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我國制造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制造企業從事工業生產中加工銷售環節,在經濟市場環境下,自負盈虧,如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能脫穎而出,就面臨著企業財務危機,對企業的生存造成嚴重的挑戰,財務規劃幫助企業在前期制定方針來規范經營活動,同時通過財務計劃將企業發展目標與企業實際財務狀況相結合,進而細分制定出各個不同時期的短期指標,然后整個組織圍繞這些目標和指標運營。財務規劃包含3項活動:第一,設立目標;第二,設立有形指標;第三,衡量并調整目標和指標。在財務規劃流程中,關鍵的財務規劃與預測產生一致財務報表,并最終形成財務指標,因此要建立整合的財務報表及其與運營規劃的鏈接。財務規劃與預測通常從企業成立之初建立財務目標開始,通過近期和長期目標與有形的硬指標相聯系,可把收入、負債以及盈利能力等財務和企業社會責任等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建立全面、完整的的財務模型。企業財務模型一經建立,管理層應對其進行功能進行審查,審批后,財務報表以一組財務指標的形式發布到整個組織,并在日常管理中不斷完善。
二、我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1.資金管理不力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制造企業的實力和加工涉獵的范圍不斷的壯大,企業的發展涉及到很多的領域,需要制造企業進行資金的合理分配,制造企業的不斷發展,對資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企業的資金管理和運行管理之間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有效的資金管理和資金分配是保障制造企業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在我國現代的制造企業中,以加工企業為主,一方面,隨著加工企業的不斷壯大,業務量不斷的增長,但是不重視財務管理,在資金分配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資金管理體系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導致資金管理力度不足,很多中小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拖欠工程款的現象,導致資金的不良循環,對企業的發展形成不良的發展,尤其是會造成資金鏈的脆弱性,在市場環境動蕩的時期,難以抵御市場變動的危機,對企業的發展和成長留下隱患,在發展中容易留下資金漏洞。另一方面尖端科技的運用需要資金的支持,當代的科技發展迅速,一些科技實力不夠雄厚的企業為了保證市場的占有率,資金的投入方向不適合當前的企業的發展現狀,不合理、不科學的資金管理模式造成的后果在企業的發展中也逐漸的顯現出來,部分加工企業對基礎設施投入不到位,信息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低下,在管理上不到位,無形中造成了嚴重浪費。
2.全面預算管理意識薄弱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全面發展,增強企業綜合實力的保障,也是企業發展和投資方向的總體引導,目前我國制造企業在全面預算上主要存在這么幾個問題,首先是,預算管理的意識不夠全面,不能統籌制造企業涉獵的各個領域,在進行各類報表中,由于預算管理的片面性,導致參與預算的部門不能有效的進行預測結果的編制,容易出現部門指標與預算指標不統一的現象,企業管理者無法進行準確的財務分析,不利于實現企業資金合理分配的目標。其次,在預算編制的制定上,很多企業忽視了當前企業的發展狀況,不能有效的分析自身的短板和長處,過于追求企業要達到的目標,導致在實現預算目標的過程中不能有效的進行財務的控制,使預算管理脫離實際,失去了其在企業規劃的導向作用,在企業長期發展中形成不良的影響。在現代制造企業財務管理中,還存在預算機制不明確的現象,不能有效的執行,預算機制的可行性差,過于的追求財務指標,忽視了預算的可行性,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不能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時時調節,進行偏差的修正。
3.財務分析制度不夠健全
要想準確的認識到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與營銷業績的真實狀況,必須加強企業財務分析能力。目前我國很多的制造企業不注重財務分析制度的建立,一些企業只重視財務內容所體現的財務狀況,對財務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對深層次的含義不能充分的理解,財務分析的意義不能有效的體現,實用性價值不高,財務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不能根據不同的狀況進行靈活的運用,報告的形式不能適應各部門的特點,在運行過程中,使用效率不高,不能體現財務分析中體現的重點內容,財務分析報告的使用者不能有效的理解和運用,一些財務報告不能體現實際反映的問題,在報告中講求形式主義,只報樂觀的內容,對其中反映的問題進行刻意的回避,導致負債問題與實際之間存在嚴重不相符的問題。
三、加強我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措施
1.強化資金管理的力度,建立相關資金管理體系
現金是企業發展的命脈,現金流的充裕對企業發展影響深遠,因此管理層應加強企業現金管理,對投、融資以及成本方面重點監控,實現對可能因資金鏈斷裂產生的危機提早預測,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企業管理者要深入市場,充分調查,防止企業成本費用和資金需求增加使財務成本上升而出現經營虧損或資不抵債的財務危機。同時企業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投資方向,避免因宏觀政策變化增加企業負擔,進而使得企業步入財務危機。
2.加強內部管理,強化財務的質量
內部審計控制是一個企業內部經濟活動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和有效的獨立評價系統,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在企業應保持相對獨立性,應獨立于其他經營管理部門,確保審計部門發現的重要問題能送達治理層和管理層。對于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內部審計。
3.完善財務預警機制,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國家宏觀政策對企業的發展影響深遠,因此企業要時刻關注相關行業政策的變化,針對產業、金融、財稅等方面抑制或者促進政策隨時制定應對方案,現實對可能出現的危機進行防范。同時在企業內部要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控制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對不相容崗位要重點關注,從事的員工要實行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建立回避制度、會計負責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出納人員;嚴禁擅自挪用、借出貨幣資金;嚴禁收入不入賬;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全過程;銷售收入要及時入賬。
制造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組織,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是的財務管理,因此要認識到我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決策,同時要明確的認識到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財務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及時了解企業財務運營的真實情況,優化財務結構,從而規避風險,改善不良經營狀況,實現企業目標,確保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屠偉明.我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當代經濟,2012(4).
[2]張普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其規避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2(36).
[3]楊艷芳.淺析我國大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J].廣東科技,2012(15).
[4]佟秋萍.分析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外資,2013,(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