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通過積極自主地探究,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從而最終獲得成功。
關鍵詞:小學數學 能力 創新
素質教育是注重開發人的智慧和潛能、重視人個性發展的教育。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集中體現了自主的教育思想。因此,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自然需要使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能力,采用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根本目的的開放型、自主化的教學模式。
一、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認識。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離不開學生的動手操作,這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這方面,我很重視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領會計算方法。比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這節內容時,我讓學生認識一個數后,通過圖畫或實物圖片分析數的組成和分解,然后讓學生動手組成和分解實物,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計算能力。再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讓學生進行湊十,然后相加。這樣很自然地就將“湊十法”傳授給了學生。學生掌握了這種計算方法,也為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奠定了基礎。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實例說明數學在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成就動機,運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所有的數學成就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的創新,都源于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源于強烈的創新意識。具體而言,一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古人亦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如果一個學生只會按書本知識定向思考和處理問題,是無法形成創新能力的。二是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求異和富有創造性地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三是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品質,發展學生鮮明的個性。美國學者阿瑞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指出:“盡管創造者要具有一定的能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可見,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態為動力,以良好的個性品質作后盾。四是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動手操作,注意觀察,通過動手、觀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五是學生對待同一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師不要局限于一種標準答案,應該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提出新奇的想法,使他們思維靈活,讓他們有自由自在思考的空間,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后,我讓學生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把它折出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4份。學生興趣濃厚,都積極地動起手來,很快大家得出4種折法。這時,我又啟發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折法?學生都冥思苦想,甚至有的同桌竊竊私語,小聲討論,最終大家共同思考又得出了3種折法。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的發展直接影響思維的發展。由于數學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再加上小學生詞匯量有限,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為欠缺。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一有機會就讓學生說,即使說錯了自己糾正也可,學生補充也可。通過這樣的練習能夠使培學生慢慢學會說話。在課堂中,教師還應給學生討論的機會,使學生互相借鑒地去說。如在學習“時分的認識”一課時,學生對“時針指在11、12之間,分針指在11”時,是11時55分還是12時55分出現了不同意見。于是我自制鐘表模型讓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并在全班學生面前說明理由,學生最終明白了分歧所在,找到了正確答案。與此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鍛煉。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們到講臺上給大家做示范講解,說說為什么這么計算,應該怎么理解,傳達出自己的思路。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此,教師要加強學習方法指導,還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聯系,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
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總結,多探索,注重教學結構的設計與調節,使學生的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中抽象概念較多,雖然在低年級教材里直觀的知識較多,但進入中高年級之后,教材中線段圖較多、平面幾何、立體內容知識較多。這就需要教師從低年級開始就注意使學生學會比較、觀察,做出正確的判斷、推理,培養他們良好的觀察能力與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用心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