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民
摘 要:手機的出現在為大學生提供便利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手機鈴聲、手機游戲、手機搜索等功能也對大學生課堂造成了消極的負面影響。本文針對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做了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的闡述,相信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消除手機對高校大學生課堂學習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課堂學習;積極作用;消極作用
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手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繼互聯網、廣播、報刊以及電視之后的備受人們矚目的“第五媒體”。手機憑借其隱蔽性以及便捷性等優越的特點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好的促進了人們消息的傳播以及日常的溝通。截止到今日手機已經成為每一個人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一方面來看手機很好的豐富了大學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人際溝通;但是從另一方面而言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學習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以及學習效率,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
1 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的積極作用
往返于各大校園我們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手機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伙伴,手機作為先進科技的產物以其互動性、便捷性、隱蔽性等明顯的優勢成為當今一種時尚的通訊工具。大學生剛剛結束緊張的學習步入自由的環境中具有強烈的人際交往的需求,與此同時手機隱蔽性的特征也很好的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因此手機的出現正在轉變傳統意義上大學生的交流方式,新的改變也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1.1 促進家長、學生、學校三方面的溝通
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其成長發展需要學校、家長以及自身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伴隨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學校與家庭的順暢溝通丟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手機的使用就很好的解決了前期家長與學校交流的障礙,通過手機迅速快捷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校訊通、短信等形式將還自己的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家長,獲得及時的溝通。這種利用互聯網以及手機技術構建起來的新型的學校家庭交流平臺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在家長的大力支持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2 與學生交流互動新平臺的建立
教育要求我們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同學,充分尊重并確保學生的根本權益。手機作為信息傳遞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學生信息反饋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實際情況與時俱進,采用手機進行大學生教育已成了當代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又一有效途徑。學校通過手機管理的方式利用手機與學生建立交流互動的新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雙方能夠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行雙向交流,能夠公平、真實的反饋學生所提出的需求,從而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各種動態,確保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及時性。
1.3 利于師生間情感的交流
通過平臺的建立教師能夠更為便利、快捷的利用手機進行平臺的登錄以便能夠及時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及時給與自己的解答。大學生的思想相對來說還不夠成熟,很多學生尤為敏感,通過手機信息的交流能夠很好的保護學生的隱私,減緩他們的壓力與戒備,以便更好的幫助他們宣泄自身的情感,釋放壓力,確保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 手機對大學生課堂學習的負面作用
2.1 手機鈴聲擾亂課堂秩序
手機的不斷的更新換代中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從最初簡單的通話功能單調的鈴聲演變為了如今可以自己設計來電、短信鈴聲,可以隨時聽音樂看電影等豐富的形式,但是這些平時悅耳的聲音卻為大學生課堂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課堂上雖然老師已經明確要求學生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或者調為靜音狀態,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大學生忽略老師的要求甚至是故意制作惡作劇,所以我們經常能夠在上課期間聽到手機鈴聲唱起來。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更多的同學往往是哄堂大笑,試圖查找罪魁禍首,或者趁機取出自己的手機進行所謂的“檢查”。手機鈴聲的出現嚴重擾亂了課堂的秩序,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授課教師的思路,減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手機游戲轉移學生上課的興趣
伴隨手機功能的多樣化手機游戲已經成為大學生打發日常生活的重要突進之一,而手機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更是增加了游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手機游戲具有刺激、娛樂、新鮮、交互的特點,游戲種類也是又之前單一單機的游戲演變成了多人之間的互動游戲,其獨特的吸引力使得很多大學生樂此不疲。就連在課堂上很多意志力差的同學經常會偷偷的玩游戲,或者遇到不喜歡的課程是學生的注意力就被游戲吸引。很多同學對于課堂玩游戲的情況往往解釋為課堂乏味,但是知識的學習在很多方面是需要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的,很多知識相對而言都是乏味的,這些牽強的理由加上手機游戲的誘惑轉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阻礙了教學活動的開展。
2.3 手機的搜索功能引發大學生思考惰性危機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大學教師普遍認為當今很多的大學生出現了不愿意記憶、不愿意思考、不愿意調研等現象,而追其根源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搜集的搜索功能具有緊密的聯系。手機與互聯網的連接雖然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知識,但是也造成了很多大學生的惰性心理。當老師課堂提問、布置作業時,很多的同學第一個辦法就是利用手機進行答案的搜索,忽略了思考這一重要的過程。手機的直接搜索通常告訴學生的僅僅是一個最終結果,對于為什么是這樣學生根本沒有準確的認知,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大學生思考惰性危機的出現,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總而言之,手機作為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伙伴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夠豐富大學生的生活,增加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但是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課堂秩序的穩定以及教育教學效果。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創新我們將會找到更好的手機管理辦法充分發揮手機的積極作用促進大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蔣建微.手機多媒體對大學生文化的影響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6)
[2] 鄭美紅,郭寶平.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及教育對策[J].新聞知識.2011(2)
[3] 王歡,祝陽.手機媒介互動性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維護的效用分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4] 任秀芹,劉穎,顏士科.手機媒體傳播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分析——以云南財經大學為例[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2)
[5] 周揮輝,黨波濤,蔣永紅.手機對當代大學生發展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