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杰?石永貴
摘 要:如何降低產業集群的風險和對集群風險突圍,同時也降低由集群風險引發的區域經濟衰退,唯一的路徑選擇就是走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本文首先定義了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內涵,在此基礎上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實證研究方式,選取了河北省有代表性的38個產業集群進行調查,并運用統計綜合評價方法,對其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借助統計軟件SPSS進行聚類分析,最后依據評價結果分析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優勢與不足。
關鍵詞: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聚類分析
基金項目:石家莊學院“縣域產業集群與小城鎮發展軟科學基地”科研平臺資助項目。
1 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根據產業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論,產業集群存在從產生、成長、成熟直至失去競爭力逐漸衰退的過程,我們認為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就是在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中,尤其是當其步入成熟期后,通過關注產業集群的風險,防范和控制其內生性和外生性風險,或者通過集群創新實現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保持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延長其生命周期,使集群效應持續得到發揮。根據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第一,識別產業集群所處的生命周期;第二,識別產業集群面臨的風險;第三,集群創新是實現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2 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構建了4個模塊(一級指標);9個要素(二級指標)和21個三級指標組成的評價指標體系,詳細內容見表1。
3 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的內容和步驟
(一)評價樣本的選取
為了對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深入分析,本研究選擇有代表性的樣本采用實證分析的方式。樣本的選取應遵循如下幾點:一是具有覆蓋性,二是具有典型性,三是具備可操作性。本研究選取了38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并擬定了《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調查問卷》,通過為期四個月的實地調研搜集資料,搜集到了38個產業集群2010年的數據資料,通過對問卷進行檢查分析,排除無效問卷,最終確定33個為本次研究的樣本。
根據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的目的、任務和評價對象的特點,確定其評價的步驟,包括3個方面。
1、確定評價指標的無量綱化方法
要解決指標的同質化,就需要對評價指標進行轉換,即運用指標的無量綱化方法[3]。本文中,將功效系數的初始數值變形為40。
計算公式為
fij=×60+40
式中:
fij——第i個產業集群第j項指標的評價分值,也稱為功效系數
xij——第i個產業集群第j項指標的實際數值
xjmax——第j項評價指標的最大值
xjmin——第j項評價指標的最小值
i——被評價產業集群的序號(i=1,2,…,m)
j——評價指標的項號(j=1,2,…,n)
這樣變形的特點是,把指標最大值的樣本產業集群的得分定為100分,最小值的樣本產業集群得分定為40分,通過將指標的評價分值值域適當拉大,使各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分值之間有較明顯差異。
2、確定評價指標的權數
權數的確定與分配直接影響著綜合評價的結果,對于能否客觀、真實地反映各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基于指標體系的復雜性和研究問題的專業性,決定采用專家評判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確定河北省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指標的權數。結果見表1。
3、綜合評價方法的確定
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屬于多層次、多指標的綜合評價,考慮各種因素本文采用線性綜合法進行評價。
線性綜合法是對各指標評價值加權求和獲得綜合評價值的一種方法。在評價指標無量綱化后,利用各指標的權重系數就可以計算指標的綜合評價值。計算公式為
式中:
Zi——第i個產業集群的綜合得分值
wj——第j項指標的權重系數
t——評價指標體系擁有的指標個數
Aij——第i個產業集群的第j項指標的得分值
4 評價結果及分析
1、河北省33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綜合評價結果見下表2。
利用社會經濟大型統計軟件包SPSS按照以上評價結果將33個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見表3。
2、評價結果總體分析
(1)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產業集群分析
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張家口礦山裝備、孟村彎頭管件、辛集皮革產業、泊頭鑄造、霸州金屬玻璃家具、鹽山管道等6個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強。但是分析四個模塊的得分及排名,可以看出,辛集皮革產業在各個模塊的排名均比較靠前,綜合優勢明顯,其次是霸州金屬玻璃家具產業集群,該集群各個模塊排名也比較靠前。而其他4個產業集群雖然綜合結果排名靠前,但四個模塊不均衡,在某一項優勢突出,而在其他項上沒有優勢甚至比較落后,例如泊頭鑄造產業集群,該集群在集群創新平臺建設上優勢突出,排在第1位,但是在集群發展基礎上僅排在第19位,在創新投入上則排在第22位。孟村彎頭管件產業集群在創新投入能力和創新產出能力上非常強,分別排在第2、3位,但是在集群發展基礎、集群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上則并無優勢,排在第15、16位,處于所調研樣本的中間水平。
(2)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產業集群分析
該類處于聚類結果的第二層,也即可持續發展能力相對較強的產業集群。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對比各模塊的得分情況,可以看出該類中廊坊信息產業、南皮縣五金機電、河間電線電纜、承德釩鈦新材料、冀州采暖散熱器、寧晉太陽能硅材料等6個產業集群的創新基礎、創新投入、創新產出能力均較強,但是產業集群規模基礎較弱,例如河間電線電纜產業集群,產業集群規模基礎僅排在第27位,而在其他三項中的排名分別為第6、第6、第10。河間電線電纜產業集群擁有各類國家級、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申請專利數達到了78項,獲準專利65項,是河北省首批認定的15家特色產業基地之一,但是該集群規模基礎較弱,例如僅擁有143家企業,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數53家,從業人員1.35萬人。
(3)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的產業集群分析
處于該層次的產業集群在各個模塊發展不均衡,而且有些模塊排名比較靠后直接影響了其整體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例如無極裝飾木線產業集群,各模塊排名分別為10、17、31、15位。雖然在集群發展基礎、創新基礎、創新產出上排名還可以,但是在創新投入上排在倒數第3位,直接影響了其整體評價結果。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清河羊絨產業集群,該集群在河北省影響力較大,是河北省首批認定的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清河羊絨具有企業8725個,占縣域民營企業個數的61.85%,企業規模較大,營業收入達1622500萬元,占縣域民營經濟營業收入的50.64%,其產業發展基礎排在第二位,但是該集群在創新基礎、創新投入、創新產出能力較弱,應值得關注。
(4)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的產業集群分析
根據聚類分析的結果涿鹿太陽能光伏、黃驊模具、永清玻璃制品、固安汽車零部件等4個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能力最弱,該類產業集群在各模塊得分均比較靠后,基本處于20名之后,說明整體競爭力均欠缺,在各個層面都亟需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明龍. 中國區域經濟前沿研究.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2] 蔡寧, 吳結兵. 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基于“資源——結構”觀的分析.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 張崇甫, 陳述云, 胡希鈴. 統計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 1995
作者簡介
宋萬杰,男,(1982-),碩士,現為石家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企業管理。
石永貴,男,(1972-),博士,石家莊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