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歷翔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教育教學中的一些理念都在發生著變化。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學活動圍繞著學生來開展,以此促進整個教學活動的推進。本文主要以人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為內容,通過分析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構建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學習主體性;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人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體,無論是與他人相處還是與事物相對都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我們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進行實踐活動都需要激發自己的主體性,這樣才能發揮作為個體的智慧、思維、才能等等。從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來看,因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學習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我們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才能有效地進行數學教學,推進教學活動的進行,讓學生在自己的信念、欲望、記憶方式以及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情感下去追求自己的學習目標和進行自己的學習活動,真正地讓學生參與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一、主體性的內容
主體性是人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質,又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據。主體性的內容形成了人作為主體而進行活動時候的行為。
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其主體性,首先是對其自律性特質的引導和發揮,讓他們學會去發現和整合自己的學習活動,并按照一定的規律和計劃去進行,這樣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來說才是有效的。其次,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必須要發揮自身的能動性才能有效地掌握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最后,小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他們更好地去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自己的創造。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1.有效進行課堂設計,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在我們的教學之中,要想積極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需要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保持教師與學生之間融洽、積極的師生關系。教學研究表明,一個好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營造出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大部分學生都能被教師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主動地加入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之中,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也需要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認識時間》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下,這樣來引導學生。學生對于時間都會有自己的想象和概念,有的學生認為鐘表上展示的就是時間,有的認為太陽出來到太陽落下就是時間,有的認為每天上下課的鈴聲就提示的是時間,那么在課堂開始之前,我們就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去自行討論,通過自有討論學生都表現出十分積極的情緒,這樣一來整堂課的學習氣氛就變得很融洽了,再來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就表現出了更加活躍,大大地提高了這節課的教學效率。
2.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鼓勵小組合作學習,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的具體措施之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學生的主體性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合作學習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主體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之中,我們可以通過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進行交流、學習。
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乘法口訣》的時候,對于小學生而言,乘法口訣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這節課教學的時候,可以設計一個競賽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參與,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乘法口訣的競賽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以5-6人為一個小組,以每組小組為一個單位,通過設計競賽的搶答題、必答題、淘汰題等等來進行比賽,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有效地構建了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3.優化教學作業設計,激發學生的主體性
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正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形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探究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讓學生感受具有聲音、圖片、影像、視頻等因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
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圓柱、圓錐和球》這一章內容的時候,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教具來讓學生了解圓柱、圓錐和球的不同特征,還可以通過PPT課件展示動態或者靜態的相關圖形的圖片,讓學生仔細地觀察,并且還可以收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圓柱、圓錐和球等物體,激發學生去觀察身邊的事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新形式的教學作業來讓學生主動參與,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到課下去進行圓柱、圓錐和球體等相關的生活中的物體的搜集,通過搜集、整理生活中相關的立體圖形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以這樣的作業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生活進行教學也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程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對于課堂教學活動而言十分重要,我們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就應該積極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等形式來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通過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來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以師生之間的良好的關系來維護學生的主體性的發展和發揮,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陳敏.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有效途徑分析[J].都市家教,2014(4)
[2]林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展[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0(10)
[3]黃穎,崔桂林.創建數學生態教學模式[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作者單位: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檀木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