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曙光+王葉
摘 要:針對現代食品質量安全的保障與提升問題,研究食品供應鏈成員企業的企業價值與敗德行為之間的關系。運用社會關系型企業價值來調整食品供應鏈成員的利益獲得方式,由此減少食品產銷者的敗德依賴;運用關系型企業價值的微觀、中觀、宏觀層面的結構分析,研究食品供應鏈成員內部的相互監督行動和連帶責任機制;運用經濟理論和模型通過企業價值的引導性構建,促進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保障的內生機制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企業價值;食品安全;供應鏈;內生機制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2-0016-02
引言
筆者從企業價值出發,進行較長時期的企業社會資本和企業家(經營者)社會資本的研究,將企業社會資本歸入到關系型企業價值范疇。引導企業在長期尺度上利益增長性與食品安全性共生、同向發展,增加食品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從長期的資本收益和企業家永續經營的角度來抑制食品安全的敗德行為。拋開短時期尺度上企業進行產品銷售獲取利潤的產品觀念,從而營造有利于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提升的良好企業生態環境和促進機制。目前學界還沒有從企業社會資本、企業家社會資本與關系型企業價值等概念與角度開展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研究的論述。該空白領域的本課題組的研究,將會對提升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提供好的思路和方法。給食品相關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戰略調整提供思路;改變以政府監管食品安全為主的局面,強化食品供應鏈成員的連帶責任與互相監管效應,多種社會資本成為產業集群和社會的激勵內容之一。
一、基于企業價值視角的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機制分析
(一)企業價值對企業社會資本概念的引入
普特南將社會資本具體定義為“指社會組織的特征,例如信任、規范和網絡,他們能夠通過推動協調的行動來提高效率。”美國杜克大學著名華裔教授林南將其定義為“期望在市場中得到回報的社會關系投資。”林南的貢獻是架通了社會資本在社會結構與行動之間的橋梁。劉少杰(2004)、陳傳明(2001)等國內知名學者都對社會資本或其在企業、企業家、產業集群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拓展了社會資本理論在國內企業治理、產業發展、企業家發展等方面的應用。
(二)企業社會資本方法引入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分析的路徑創新
1.研究思路的創新。通過我國局部地區和行業的食品供應鏈的社會資本的構建于強化,促使食品的多個生產銷售環節的企業和生產經營者重視和遵循社會資本的價值規律,克服企業和經營者的利益短視行為。統籌考慮研究企業短期利潤和長期價值利益,將企業的產品銷售利潤定義為短期尺度利潤或短期尺度利益,將企業的企業(整體)價值增加和無形資產增加定義為企業的長期尺度利益增加。引導企業突破單一的產品銷售利益來源思想,逐步轉變為企業和企業家(經營者)的社會資本增值和由此帶來的企業整體價值增值。
2.研究的基本路徑分析。首先對企業和企業家(經營者)的關系型社會資本進行分析,將企業的經營關系的存在狀態作為企業價值的一部分,特別是企業美譽度、原產地美譽度等廣義的客戶關系價值的存續、供應鏈伙伴關系的價值、政府監管服務的價值等方面進行分別研究。分別從企業價值和企業家個人社會價值進行分析。并且按照宏觀、中觀、微觀的三個層面進行社會價值應用的分成研究。
二、企業價值引入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的分層研究
(一)企業價值的微觀應用
通過微觀的食品供應鏈的企業價值構建研究,讓企業與企業家的企業價值較強的受企業的食品安全敗德行為侵蝕,建立相應的企業價值的獎懲形成機制。
首先,企業和企業家個人要樹立企業價值理念,建立企業價值形成的分析機制,企業和企業家在做決策時,要充分考慮企業價值的效用。變企業遵守食品安全的外部壓力為企業和企業家的自我要求。讓企業家重視客戶價值,變客戶關系為企業的社會資本和關系型企業價值的重要來源。企業和企業家的資本不僅來源于資金、設備、廠房等實物型資本,更依賴于形成企業盈利能力的社會關系,特別是良好的客戶關系和業務伙伴關系。食品質量安全與社會資本之間通過質量安全的信息傳遞機制來實現。
有的企業和企業家在經營中積累了較好的關系型資本,產生了一定的價值,包括客戶價值,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價值、政府和社會的美譽價值,為企業家今后的發展和再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臺。可以說是企業價值或企業家價值的提升。美國的可口可樂就提出過如果該公司化為烏有,但就這些人還能白手起家再造一個可口可樂;相反,一些企業或企業家在經營中的敗德行為讓企業家在未來的發展和創業設置了障礙。三鹿奶粉及其董事長即使再想重振雄風也是不可能了,多年投入的品牌和宣傳所形成的企業價值和企業家品牌完全毀掉,多年投入的政商關系也隨之消亡,直接導致企業無形資產的滅失。
(二)企業價值的宏觀應用
在食品供應鏈上較強的體現共生的企業價值的效用,通過研究分析供應鏈成員間相互監督、連帶責任的效用,實現行業或企業集群的企業價值效應;有的原產地地區或行業具有良好的美譽度,具有很好的社會溝通與融資、資源整合能力,可以認定為企業價值充足。做得較好的有鎮江香醋產業集群,社會各方面的聲譽較好,對當地眾多的香醋企業的企業價值有較好的提升作用。而以前山東的阿膠企業集群、龍口毒粉絲群體性事件以及有毒膠囊事件群體性曝光,導致很多類似企業受到社會各界的懷疑,導致企業外部相關單位的信心缺失,融資更難、賒賬更難、政策扶持流失、人員信心降低,給某些合格的企業也帶來了經營環境的劣化,可以認為是宏觀社會資本的作用發揮了效應。
(三)關系型資本與企業價值的中觀分析
通過研究食品供應鏈成員的關系型資本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聯程度,研究企業家(經營者)關系型資本對其的重要意義。企業價值理論與資產評估實務,均認為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對企業整體價值的最好判斷。而企業之間的供應鏈關系的建立與運行狀況,對企業原有資源的發揮具有很強的影響和干擾作用。供應鏈之間的關系良好與否,可以看作社會資本和企業價值的中觀效用。
筆者認為中觀層面的分析主要是企業間合作便捷性和友好性。企業間聲譽良好有利于合作,有利于信息交流,有利于融資型賒賬,最終有利于企業盈利,導致企業價值增值。老干媽辣醬的快速發展就與良好的企業間合作聲譽有較大關聯。老干媽公司賣東西給批發商質量可靠規則透明,一律用現金提貨,得到社會合作企業伙伴的認可,直接導致該公司現金流十分充足,迅速擴大經營規模,成為業界的翹楚。
三、基于企業價值的應用對策分析
(一)外部策略
在宏觀的企業價值構建的分析中,提出區域政府的引導和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的參與模式,共同構建良好的食品供應鏈的企業價值存在環境,為本區域的食品質量安全提供聲譽傳導、慣例宣教和政策法規方面的支持;構筑行業企業群體或地域產業的美譽度,形成行業或地域企業的宏觀社會資本的增長。通過眾多企業對宏觀社會資本增長的渴求,變這種需求力為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共同壓力,形成行業或地域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約束強化機制。
(二)內生機制對策
通過研究企業價值與食品供應鏈質量安全形成良好互動的內生機制,產生更有效的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約束強化機制。因為很多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的鑒別需要很專業的行業背景知識和設備,所以供應鏈間企業的相互監督與控制顯得更為有效。供應鏈之間的共生的社會資本的增長需求,會對企業的質量安全形成倒逼機制;同樣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質量安全的控制,對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資本的形成具有直接效用。同樣,企業的社會資本的形成與發展同樣會增強企業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能力,有助于食品質量安全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Zuurbier,1996.Using Benefit and Cost Informantion to Evaluate a Food Safety Regulation:HACCP for MEAT and Poulty [J].American
Jou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78).
[2] Starbird,2005,Supply chain Contracts and Food Safety.[J].Choices,(2):123-128.
[3] Marian Garcia,Martinez.Co-regulation as a Possible Model for food safety govermance:Opportunties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J].
Food Policy,(32):299-314.
[4] 葉成利,蒙少東.農產品(食品)供應鏈風險管理文獻綜述[J].農業經濟問題(增刊),2007,(3):200-202.
[5] 劉暢,安玉發,張潔.中國食品質量安全薄弱環節、本質原因及關鍵控制點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1,(1):24-26.
[6] 吳林海,等.中國食品安全監督機制改革的思考:安全信息不對稱的視角[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0):116-118.
[7] 陶海飛,楊性民,鞠芳輝.企業社會責任視角的食品供應鏈安全機制的構建[J].消費經濟,2010,(26):77-78.
[8] 鄭朝明,姚佐文.基于產業集群的社會資本治理機制[J].現代經濟,2008,(2):197-198.
[9] 林南.社會資本:關于社會結構域行動的理論[M].張磊,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4-25.
[10] 張文江,陳傳明.企業社會資本與企業家社會資本的貫通性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2):190.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