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要:不讓性格活潑愛動的小學生把音樂課當做是讓可以隨意嬉戲打鬧的自由課程,讓他們可以安靜的坐下來學好音樂這門課程,關鍵是要賦予音樂課一定的情趣性,讓他們覺得不枯燥,能主動投入到認知、探索、享受音樂的世界中去,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真正得到成就感,得到快樂,這才是學生們真正需要的、理想中的音樂課,也是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途徑 探索
一、適合小學音樂教學的途徑
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層次和性格特點來說,教師在對小學生教授音樂課程時,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教學途徑,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愛上音樂,對音樂課程充滿期待和持久的興趣。
(一)劃分音樂學習興趣小組,讓學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
音樂老師在教學中可把學生劃分成為音樂興趣小組,讓每個小組自主選擇音樂欣賞素材,學生在搜素、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增強探索性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音樂的自主性,學生在與小組其他成員交流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音樂世界蘊藏的奧妙,不僅豐富了樂理知識,又開拓了視野,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構建學習情境,保障教學效率
在小學音樂的實踐教學中,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音樂教師有必要學會靈活的設置符合音樂教課內容的學習情境,從而讓孩子們保持對音樂課持久的興趣。例如,在教《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老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關于春天的情境,向學生們提問,每個人都可以踴躍發言,說說自己在春天這個季節里所感知到的這個季節的變化有哪些,這就為孩子們在接下來學習歌曲、記憶歌詞做了很好的鋪墊,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歌曲描寫的意境,提高了孩子們在音樂學習中的情趣,讓音樂教學的成效得到最大化。
(三)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
在小學教育階段,音樂這門學科和其他課程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小學課堂上教授音樂課程時,教師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上,老師不要僅僅把自己當成知識的傳播者,更多的是把自己當成孩子們音樂啟蒙的引導者。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鼓勵學生主動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去,對于表現比較好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提高音樂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形成音樂學習的良性循環,進而不斷提高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四)保持音樂課堂的游戲化節奏訓練
音樂教師如果可以通過營造游戲化節奏訓練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的學習氛圍,將抽象的音樂符號轉化為身邊熟悉的事物,這將會很大程度提升教學效率。可以讓學生去嘗試,將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歌試著按照一定的音樂旋律重新演繹出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這樣在音樂學習中加入游戲形化的節奏訓練,不僅增強了音樂學習的新鮮感,而且也更能讓學生學得透、記得牢。
(五)用生活中的故事再現音樂情境
在音樂課程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歌詞的含義,可以嘗試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歌曲蘊含的深意轉換成淺顯易懂的語言講給小朋友聽,例如:在學習《母親》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就這首歌的歌詞,去逐句進行解剖、分析,讓學生認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母親對自己的關心和付出,從而深刻感受到歌曲中表達的母親對兒女深深的愛,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可以更加透徹的理解《母親》這首歌的動人之處。當教師將歌詞的意境融入現實生活中去時,學生才能更快、更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蘊含的內涵,不僅促使學生更認真學習音樂,同時還可以提高音樂學習的效率,更能活躍課堂氛圍,保障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運用多媒體,注重視聽同步
音樂作品是非常注重聽覺感受的。音樂只有真正入耳去聽,才能更好發揮想象,去真正感知每一個樂符、每一句歌詞所表達的意境和內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學習的關鍵在于聽,所以,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音樂授課過程中,要多在“聽”上花心思,促使學生可以被聽覺享受所吸引,這也是音樂欣賞跨越到“美育”的關鍵一步。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采用最新穎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因為多媒體教學方式集視、聽、唱、賞于一體,能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刺激人的感官,能很好的抓住觀眾的心,實現高標準的視聽同步。
(七)現場演奏欣賞
小學生的音樂啟蒙,除了音樂教師的現場授課外,還會受外界音樂氛圍的熏陶和影響,所以音樂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多接觸現場演奏欣賞。在日常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視具體情況進行授課形式的轉換和調整,例如:一個月可以抽出一節課組織學生去欣賞校樂隊或者社會樂隊的現場演奏,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對別人在音樂方面的“厲害”產生崇拜,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如何如何……,使學生產生強烈學好音樂的欲望,這種心理的產生,使學生對自己以后的音樂道路規劃也產生一定的期許,這發自內心的學習動力是不可小覷的。
(八)采取積極性評價
就小學生這一階段的性格特點來說,要讓他們對一件事物保持長久的興趣和熱情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對于音樂這門“副課”來說,教師想籠絡住興趣多變的小學生的心,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每個人都是渴望被認可和表揚的,小學生尤其如此,音樂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這一心理,在音樂教學中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對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肯定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取得的成果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對音樂學習始終保持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使學生保持對音樂學習更持久的熱愛。
二、結語
音樂教師在不斷提高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積極接受新事物,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創造新穎的教學方法,使音樂教學以更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索音符世界的奧妙,感受音樂之美,開闊學生在音樂鑒賞方面的視野,做好學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為小學生的音樂啟蒙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玲.淺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途徑[J].大成美育,2013,(10).
[2]王明月.實現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的途徑探討[J].音樂時空,2014,(17).
[3]楊渠.淺談小學音樂課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