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葳 周楊
摘要: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在國內外專業院校的鋼琴課程里一直都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視,而且在各地的音樂會上也經常聽到他的作品。本文試圖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簡明闡述在演奏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時應注意到的問題及演奏風格把握,為正在學習他的作品的演奏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 問題 演奏風格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音樂界,有兩位重量級的音樂家發揮著巨大影響,那就是拉赫瑪尼諾夫和斯克里亞賓。前者代表了俄羅斯后期浪漫派音樂,后者則代表了俄羅斯的早期現代派音樂。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作品,無一不繼承了俄羅斯音樂文化的傳統,保持著19世紀浪漫主義的藝術觀。在作品中他力圖以普通人易懂的方式,表現一個普通人真摯忠實的思想與情感。與斯克里亞賓不同的是,他抗拒著西方現代派的影響,繼承和發揚了柴可夫斯基深刻的抒情性和戲劇性,動人且詩意地表現著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中人們的思想面貌。
我們在觀察拉赫瑪尼諾夫同時代的鋼琴樂譜中可以發現,在這些樂譜中作曲家輕松的強調出隱藏的聲部進行,因而鋼琴家們不僅要注意基本的線條,同樣還應該注意次要的成分。如拉赫瑪尼諾夫自己曾這樣說明自己的降A大調前奏曲:“我們可以找到重復的旋律材料,那些用四分音符寫成的,但是實際上只是和聲的聲音”。
上聲部的織體描畫出旋律,而在這首前奏曲的結束部分,拉赫瑪尼諾夫亦用和弦寫成了基本旋律的成分。
但是,作曲家非常注意強調補充的和聲聲音,因為這些跳出上聲部的基本的旋律的聲音甚至獨立于演奏者的意圖。這給演奏者提出了艱巨的任務,既要聽到旋律,又要著重其中專用的語氣并付出回應的熱情。同時代鋼琴作品音符的寫法有時都有每個作者不同于別人的特點,這種內涵和結構都考驗著演奏者的敏感度。
筆者在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前奏曲的教學中發現,只有在未成熟的演奏中可以見到學生會使用違背方便性的指法。
在中間部分的左手織體中使用5-2-1-5-3-2-1來代替方便的合乎邏輯的指法5-2-1-4-2-1-2。
另外在演奏此前奏曲以及其它作品出現連續和弦段落時,筆者建議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練習:
1.將和弦拆開,像練習單音一樣練習每一個音,直至每個音都能聽到悅耳的泛音時再組合成完整的和弦。
2.將重音輪流放在和弦的各音上,理清每個手指的觸鍵,這對演奏具有隱藏旋律的和弦有很大幫助。
3.運用不同的和弦彈法來練習和弦段落,即人們常說的“推”和“拉(抓)”,這樣可以獲得不一樣的音色,對于演奏拉赫瑪尼諾夫色彩斑斕的和弦來說這幾乎是一項基本任務了。
4.在彈奏連奏的和弦時,要求理清手指、手腕、手臂的運動方向,在不踩踏板的情況的下,力求做到聲音和氣息上的連貫。
5.最后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力度下彈奏和弦,并用耳朵檢查每個和弦是否彈整齊。
找到自己在琴鍵上歌唱的發聲方法,演奏者自然地追求在旋律的音列中使梯形的線條變得柔和,在句子開頭凝聚足夠的力量,節約地使用在旋律片段之內。
在樂句一開始類似歌手的準備呼吸,帶來連續的聲音的能量。如果因為沒規律地帶入新的呼吸將破壞樂句的平穩進行,演奏者演奏出只會是強迫的、不合邏輯的聲音。
如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39號之5:
練習曲一開頭便是帶著激烈情緒的和弦及長的旋律線條,如果在開始之前沒有呼吸的準備,很容易把這些樂句彈得有壓迫感,甚至變成雞飛狗跳的樣貌。
鋼琴家中沒有任何一個像拉赫瑪尼諾夫擁有如此寬廣的、連綿的句法。關于他的演奏的歌唱性,可以這樣說,像高超一流的歌唱家擁有共鳴、力量和呼吸的旋律,在旋律中蘊含生動的豐滿的聲音。他的幻想能力、安排聲音力量的手法,無一不體現出他特別的意味深長的分句法。
同時,拉赫瑪尼諾夫的diminuendo在不少的樂譜中提到了很高的程度,有些甚至看起來是無法做到的,很難體現出自己少有的克制力,邏輯和聲音的節制,在一句逐漸平靜下來的上樂句里聰明地、合情合理地做出,而不丟失任何一個意味深長的細微差異。
正如拉赫瑪尼諾夫著名的升c小調前奏曲的結束句,在同低音上構成的不同和弦營造出來的和聲效果提示我們,即使到最后結束的所有音符,還要有明顯的發聲,并自然持續的聲音衰減。這也要求我們要提前進行呼吸,不能因為連續的和聲變化而擾亂呼吸及走向。因此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中,演奏的技巧和分句里深的呼吸顯然是牢不可破地關聯著的。
最后,拉赫瑪尼諾夫特殊的分行符號,如第三鋼琴協奏曲中a小調那段小節后,它的寫法表達了他分句的特有的內容。
拉赫瑪尼諾夫與眾不同的方法使聲音在松弛的詩意的部分融合,在其中不造成任何一個脫離和違反旋律進行的趨勢。這種接近聲樂的方法,為鋼琴發聲和演奏風格打開了演奏者使用內部感知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