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摘要:拉赫瑪尼諾夫作為俄羅斯著名的作曲家,其代表作品以復雜的旋律、動人的情感得到世界音樂領域的高度贊賞。本文對拉赫瑪尼諾夫練習曲的創作特點和《音畫練習曲Op39No1》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其教學方法和演奏技巧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39之1;教學和演奏
中圖分類號:G623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071-01
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練習曲以這首《音畫練習曲》中的39之1最具特點,本文筆者結合拉赫瑪尼諾夫的生活背景,對他這首鋼琴曲進行了分析和探究,意在通過這首獨特的曲目,不斷加深自身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和領悟。在教學的過程結合他的作品特質和作品情感,來完善對這個小調的詮釋,更好地完成鋼琴教學和演奏。
一、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的創作特點概括
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吸收了古典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的精華,以其大氣的旋律、飛快的演奏速度和宏偉的音量備受各國作曲家的仰慕。在這部練習曲中拉赫瑪尼諾夫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情感上都賦予了高度的熱情,使人們對練習曲有了嶄新的認識。這種新穎的嘗試和讓人耳目一新的聽覺享受都讓拉赫瑪尼諾夫在世界鋼琴技術史上獲得了非同凡響的地位。
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超越了簡單的鋼琴練習曲,他的練習曲通過音樂的表達將“作畫”結合起來,有一種極富感情的意境美,同時也是對練習曲在技巧上和樂曲標題上的一種豐富。拉赫瑪尼諾夫在練習曲上的革新和嘗試為20世紀鋼琴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二、對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Op39No1》的分析
音畫練習曲39之1是拉赫瑪尼諾夫在1916—1917年創作的。這部練習曲分三部曲式,ABA結構的。所以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注意每段的區分和每段的感情表達。練習曲不僅考查演奏者對作曲家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情感體會,更是在技巧和音樂感染力上的一個考查。而練習曲其演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在這部練習曲的A段,前面的一部分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好左右手的配合工作,注意演奏力氣要適度,要結合音樂的旋律做情緒波動。在進入樂曲之后要注意演奏的激情,在這部練習曲中演奏到中間階段一定要激情飽滿,并且音要彈準彈穩,這樣才能更加具有吸引力。到A段要結束時,不要著急也不要刻意,彈得要柔和,這樣為B段的開始做準備。
在練習曲的B段,進入B段初期要彈奏稍慢一些,再慢慢與A段做出鮮明的對比,要保持情緒和速度不變,身體放松。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借助手指的巧勁兒和指尖力量,這樣才能讓曲調顯得生動、有力,提高演奏技巧。
在最后重復A段時,一定要富有高昂的情緒和放松和精神,并且在演奏的過程中要集中精神,充滿力量,這樣整個作品才能演奏出氣勢洶涌的感覺,充分感受作品中作曲家的情感表達。
三、音畫練習曲39之1的教學建議
(一)注意把握作品的創作風格
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是結合了俄羅斯的人文和地理以及宗教背景進行創作的。在創作的過程中賦予了作曲家豐富情感和演奏技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俄羅斯的文化背景和俄羅斯鋼琴藝術的演奏手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將作品的技巧和作品中賦予的情感表達得更加準確。這首39之1并不同于浪漫主義作曲的歡快,而是作品中蘊含了強烈的情感宣泄,所以教師要充分把握好這一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不能將作品表達過于歡快,這樣就偏離了作品的創作意義了。
這首曲子的風格獨特、沉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注意思想情感的表達。要注意彈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要注意左右手的合作練習,不能脫離曲子的創作風格,這樣才能使作品更加的富有魅力和感染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
(二)演奏技巧的訓練
拉赫瑪尼諾夫的這首音畫練習曲以氣勢磅礴、音響宏大著稱。所以在演奏上一定要注意演奏技巧的運用。在這樣一首曲子下,音響效果的表達不能只依靠單純的彈奏力度,而是要借助整個身體的力量,將整個身體的力量都傳送到手指上來,這樣樂曲才能聽起來更加宏偉有力,更加富有感染力。最后要注意延音踏板的正確使用。在鋼琴曲中,延音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延音是對情緒和氣氛的一種烘托,是音樂感染力的一種表達。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對延音踏板的使用,不能在抒情段落隨意使用,這樣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讓曲子聽起來特別的混亂。
四、結語
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是在傳統的音樂領域的一次革新,他的音畫練習曲是傳承肖邦的傳統練習曲上的一次浪漫主義的創新和嘗試,是當時浪漫主義作品的必然產物。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把握作品的創作風格和創作特點,在提高學生演奏技巧的基礎上,感知作曲家的創作意圖,讓其在演奏的過程中體會音樂的樂趣和美好。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