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丁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藝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對于音樂來說,其不單單是音樂旋律的演奏,而是通過音響、節奏和旋律等元素將音樂藝術中蘊含的深層次內容展現在觀眾面前,實現音樂演奏者與聽眾精神上的共鳴與交流。在音樂藝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音樂藝術的追求也在不斷地發展提升。本文將通過對低音提琴技巧運用的教學的研究,來進一步探討低音提琴藝術在現代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文化藝術 新時期 低音提琴 發展探望
低音提琴藝術是一種旋律,只有將作品中蘊含的深層次精神含義展示出來,才能夠將低音提琴藝術生動地表現給廣大聽眾。在作品演奏中,不但要實現音符和節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時也能夠運用豐富多彩的表現技法將樂曲內涵表現出來,給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因此對于低音提琴教學來說,不僅僅要將曲目教授給學生,同時也要將各種技巧傳授給學生。
一、正確持琴和持弓
現在很多低音提琴教師以及學生在教學中認為只要把琴和弓拿穩就是正確持琴和持弓,在這基礎上就可以開始各種低音提琴的曲目演奏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正確持琴和持弓姿勢以及把位,可以有助于減輕演奏者演奏過程中的身體疲憊感,使得演奏者不用消耗大量的體能去維持身體的平衡與樂曲演奏的平穩性。同時正確的姿勢不但有助于演奏者各種演奏技巧的發揮,同時也能夠保持演奏者處于極佳的演奏狀態。
(一)正確持琴
站立式演奏和坐立式演奏是低音提琴演奏中最常用的姿勢,盡管這兩種姿勢下演奏者的身體狀態不相同,但是其都要求演奏者能夠保持身體平衡。站立式演奏是指演奏者手持低音提琴,將琴身稍微與身體相接觸,依靠人體的力學平衡將琴固定住,同時演奏者的雙腿要自然分開,人體的重力要平均分布在兩只腳上。坐立式演奏中演奏者身體應該略微前傾,用肩胛部抵住琴身,這樣就可以使得演奏者的手臂解放出來,從而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一個極佳的演奏狀態。
(二)正確持弓
對于學生來說,由于其對于低音提琴的掌控力度不夠,不能夠隨心所欲地演奏出自己想要演奏的曲子,那么就需要保持正確的持弓姿勢,合理的運用弓子,這樣才能夠逐漸提升學生的樂感,為學生以后學好低音提琴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低音提琴的發聲部件,琴弓不斷承受了琴身施加的發作用力,同時也要保持一定的彈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演奏出來的曲子鏗鏘有力同時又富有活力。低音提琴有兩種持弓方式,一種是“小弓”,又稱為“法國弓”,另外一種是“大弓”,又稱為“德國弓”。小弓持弓方式較大弓靈活,多用于節奏較快或者是音調變化頻繁的曲目中;大弓持弓方式靈活度不高,但是表現力較強,多用于感情豐富的曲目表演中。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這兩種持弓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二、低音提琴的訓練以及演奏技巧
(一)掌握好低音提琴演奏的節奏感
節奏是音樂演奏的生命力,正是通過一定的節奏實現樂曲基調的平穩過渡以及感情升華,從而使得樂曲的演奏更加富有生動性與傳神性。樂曲的演奏者通過有規律的音節以及音符的排列組合,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演奏中,實現與廣大聽眾精神上的交流以及心靈上的共鳴。因此對于低音提琴教學來說,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能夠熟練掌握音樂作品中音調的銜接、樂曲基調的變化、思想感情的轉變等內容,從而使得自己對于低音提琴的認識更上一層樓。同時該階段的學生們音樂發展潛能尚未被完全開發出來,通過加強節奏訓練,促進學生們身體與情感的統一,使得學生們能夠對于低音提琴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通過對學生們節奏感進行培養,讓學生們真正的喜歡上低音提琴,愛上低音提琴,讓學生們在理解低音提琴的同時享受低音提琴帶來的藝術享受,并且將低音提琴作為學生們以后人生路上的一個愛好,在日后堅持的學習下去,訓練下去。
(二)樹立牢固的把位概念
對于低音提琴來說,其不同的把位代表著不同的音調以及音節,因此學生要對于低音提琴指板上不同音調以及音節對應的把位概念有著清晰的認識。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學生對于把位的掌握不清楚的時候,要求學生采用尺子測量或者是計算的方法對于不同音節所對應的位置有著較為清楚的認識,對于把位相近的音節,學生要掌控好自己的手指間距以及演奏彈性,要求學生學習時候能夠靈活控制自己的手指,發音要準確清晰。為了達到以上效果,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嚴格規范演奏,要求所有的學生按照低音提琴的演奏標準進行學習,學生在按琴弦要講究彈性,不能夠為了發音而撥弦,演奏出來的音色要圓潤、清晰,不應該演奏出一個個相互獨立的音符來。
(三)掌握幾種“弓弦”的演奏技巧
對于低音提琴的演奏來說,其實質上就是通過掌控弓弦的演奏方式以及演奏特點,根據不同的曲目演奏要求,靈活多變地調整這幾種技法的運用,從而使得樂曲的表現力更強,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在低音提琴的演奏中,要重點掌握了平弓、連弓以及揉弦的演奏技巧,針對這幾種技法的演奏特點、把位控制,才能夠實現低音提琴教學發展。平弓顧名思義即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要保持低音提琴的穩定,在演奏任何類型的曲目的時候都要保證弓尖的動作不會出現間斷或起伏。連弓又稱為連音,是指在同一弓弦下演奏出不同的音符,不同把位的音節。為了避免不同把位弓弦交換帶來的音節中斷而造成的音色損傷,應該使弓毛完全與琴弦貼連在一起,換把、換弦不要有重音與間斷,保證弓子與換弦、換把都暢通。揉弦屬于特殊的演奏技巧,其目的是將演奏者的內心世界通過弓弦表達出來,為作品賦予精神意義,因此缺乏揉弦的作品是不完美的。揉弦正確方法應該是演奏者手指牢牢把握著位音的中心位置,保持身體的放松,在小臂的力量帶動下進行有頻率的演奏。
三、結語
音樂的表現力是音樂生命力的體現,而各種音樂演奏技巧則為音樂的演奏添彩,對于低音提琴來說,沒有各種豐富多彩的演奏技巧以及節奏控制,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生動傳神的音樂作品。同時作為西洋樂器中較為經典的管弦樂器,具有洞穿力強、情感豐富等藝術特點,因此在低音提琴音樂教學中要注重把握其藝術特點以及技巧運用方式,結合其他先進的變現手法來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提升低音提琴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慧君.低音提琴技巧運用的教學感悟[J].集寧師專學報,2007,(01).
[2]王慧君,米東.關于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J].赤峰學院學報,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