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素質教育實施的背景下,毽技課的開設對于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鍛煉學生舞蹈思維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作為教與學的主要手段,講解示范是毽技課教學中常用的基本教學途徑,根據實際教學實踐,對毽技課教學中的講解示范過程加以總結,以推進教學手段更加完善科學。
【關鍵詞】毽技課;講解;示范;運用
在毽技課的教學過程中,較為常用的兩種方法是講解和示范,但根據同樣的教材,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示范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教學中應注重講解示范動作的規范,并加強兩者的結合運用。
一、講解
毽技課的教學主要依靠教師進行語言法和直觀法對學生加以指導,兩種方法又互相配合使用,其中的語言法就是進行講解。講解是教師運用語言明確教學目標,動作名稱,動作方法要領和動作要求,同時使學生掌握基本動作技術的過程。在進行講解時,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抓關鍵,突出重難點
這也是毽技課教學中運用講解方法的首要原則。首先,教師要依據項目的不同內容及要求進行講解,先做到對教材的精研,找出相應項目的動作關鍵點。其次,講解的語言使用上,要追求精煉化,把握住該技術動作的重點部分,從而抓住教學環節的關鍵。對重點的講解,應遵循透徹化,準確化,讓學生第一時間明確動作的技術要點,以便牢固掌握。此外,對于動作中的難點,要按步驟分層次進行講解,合理引用案例,圖表及數據,幫助學生理解消化。
2.生動形象,科學準確
講解要做到生動形象與科學準確的有機統一。一方面,講解的內容要具備科學性,準確性,另一方面,講解用語應簡短精煉傳神,力求在短時間內將毽技技術動作的內容,要領簡單直觀加以表述,表述中注重層次感,各層次做到交代清楚,從而第一時間讓學生加以領會、記憶。
3.形式多樣,方法多變
毽技課的教學,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進行講解,對于動作較為簡單的,可用語言直陳表述,對于動作較為復雜的,就應視情況采用分段法進行講解。根據動作的難度,可以將容易產生錯誤的動過加以歸納,集中講解,講解時把握正確要領,分析常犯的出錯點,總結出錯原因,通過這種正反對比,加深學生印象,幫助理解正確技術動作。
此外,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以采用提問及對比的方法開展教學,如通過對某一技術動作要點的提問,啟發學生進行分析思考,辨別動作完成的正確與否。還可挑選使用頻率較高的技術動作,如“起跳騰空”,讓學生自己進行動作練習及示范,通過對比,深化學生對這一動作的理解認識。根據教學實踐的結果證明,形式多變的講解方式和靈活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啟發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及判斷能力。
二、示范
毽技課教學中的示范,就是教師將整套技術動作加以示范,從而使學生對動作的認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觀察示范的過程中,將動作的順序、形象、要領及結構加以明晰,最終在對示范的模仿中,獲得動作的完整表象。示范有著生動直觀的特點。
1.注重目的的正確
示范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把握動作的整體結構,因此,教師在進行示范教學時,要把具體教學任務和學生具備的實際情況加以結合。對于初學教材的學生來說,應先對整套技術動作做完整示范,讓學生的動作概念趨于完整,之后根據教學具體要求,進行分解示范,注重對關鍵動作的重復示范,突出重點和難點。
2.注重位置和方向的正確
示范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消化吸收,因此,要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保證動作示范能夠覆蓋到全體學生。可在示范時,讓學生排成視線開闊的隊形,根據動作的性質和動作的安全程度選取最佳位置開展示范及練習。
3.注重示范形式的多樣
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合理運用重點示范、分段示范、勻速示范、慢速示范等各種示范形式。對于重點,要相應的減慢示范頻率,讓學生把握動作結構。此外,示范時可借助較為直觀的教具予以輔助配合,彌補示范講解的不足。在練習時,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可安排兩組進行示范對比,由教師學生共同觀察分析,找出錯誤之處,加以更正,從而加深正確動作的印象。
三、講解與示范的綜合
在毽技課的教學中,兩種教學方法往往是予以結合運用的,從而縮短學生的掌握過程。如對側手翻這一技術動作,教師可先行示范,使學生體會整個動作的整體結構,然后,對技術動作中的重點加以講解,如應特別強調空中的動作在翻轉時要形成平面,手腳落地時要呈現出一條線。實踐教學證明,將講解和示范加以有效結合,可以大大縮短學生對動作的感知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夠迅速的建立起完整的動作概念體系,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系統,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毽技課中的講解與示范是兩種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動作的難易程度,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兩者加以綜合運用,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兩種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本著精講勤練的原則,讓學生做到直觀與領悟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毽技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顏保志.舞蹈毯技課教學淺談[J].大眾文藝,2013,(12):262
[2]于春杰.淺談舞蹈毯技學的重要作用和訓練內容[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7):117
作者簡介:
孫玉潔,工作單位:沈陽市藝術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