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中
【摘 要】小學生習作中雖然學校和社會在不斷地呼吁學生寫真情實感的作文,但是受到功利主義和社會造假之風的影響,小學生的習作也普遍存在造假個人主義傾向、造假傾向、成人化傾向、暴力化傾向。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習作;不良傾向
一、問題的提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小學習作的]要求是:“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但是在閱讀學生的習作過程中,所折射出的一些傾向不得不令人擔憂。
二、問題的表現(xiàn)
1.暴力化傾向
例如:習作《童年趣事》中,學生無意間寫到的一些話語:“把那顆毒蘑菇踩了個稀巴爛,想想還不解恨,又狠狠地踩了幾腳”,有的學生還用細致的筆調(diào)描寫了“活烤癩蛤蟆”的過程,還有的寫了“鞭炮炸小魚”的過程,讓我看得毛骨悚然。我無法想象,放手讓學生寫趣事居然寫出了這樣的“趣”,學生把如此殘忍的行為視為樂趣,實在是應該引起我們教育者的警覺。
2.成人化傾向
許多孩子的文章顯得很深沉,一個孩子在她的文章中慎重而痛苦地說“這個社會太黑暗,我對世界都失望了,我的生活沒有樂趣,我的童年在三年級時便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這么成人化的語言折射出孩子心靈的過早成熟,在這些語句中,很難看到稚嫩的童心,很難找到童心,“早熟”現(xiàn)象——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讓人憂心忡忡。
3.造假傾向
有的學生在習作時,喜歡東摘一段,西抄一節(jié),或把所得材料統(tǒng)統(tǒng)寫進作文,不顧材料是否能表情達意,更有的把老師的指導,其他學生出于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讀給同學聽的習作,合為一體,拼湊成文。有的學生用司空見慣的題材套在自己身上,仿照結(jié)構(gòu),填充材料,制造出一個個相同的成品,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有的學生在習作時抄題材,不顧城鄉(xiāng)不同,南國北疆有差別;抄詞句、抄結(jié)構(gòu)、抄感情、哪管個性特點,認識有別。有的學生習作言過其實,無中生有。敘假事,編造假經(jīng)歷、離奇事物;抒假情,無病呻吟,生搬硬套“豪言壯語”。
4.個人主義傾向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謂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疼著,愛著,可這些孩子呢,不僅不認為這是父母的辛苦,反而認為是應該的,父母哪里做的不“到位”,反而還嫌棄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不能為他們安排更好的生活,我就親眼看到一個孩子對他的母親大聲吼道:“我就要買這種玩具玩,你必須給我買!拿錢!”媽媽好言相勸“今天沒帶錢,下次買。”“你真沒用,我同學都有的!”學生在日記中還抱怨“我怎么有這么蹩腳的父母!你不對我好,看你老了我怎么對你”。我真為這些孩子的父母感到悲哀。但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孩子這樣的傾向?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去深深思考的!
三、問題的成因探究
首先受現(xiàn)代社會浮夸現(xiàn)象的影響。①虛假廣告之風。目前,由于中國新聞媒體對廣告的真實性缺乏監(jiān)督和審核。造就了廣告鋪天蓋地,胡吹濫夸的風氣。如某電視臺在為一家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播放廣告時,竟用什么“首家國際化醫(yī)院”“中國×××醫(yī)院”等廣告詞。這樣的虛假廣告讓學生看了對他們的認知判斷的影響力可想而知。②成人的圓滑世故。現(xiàn)在的孩子很難能生活在一個純凈真誠的環(huán)境中。成人的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弄虛作假等行徑在孩子面前展露無遺。孩子們在家庭社會乃至學校中耳聞目染,漸漸接受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銘志”認知觀念。
其次受到考試及教師指導方向的影響。在許多學生、家長甚至教師的眼里,作文無非是一種考試的工具,是一種得分的手段。因此,考試能否得高分就成了寫作的唯一目的,也是評判作文好壞的唯一標準。
再次是目前學生自身的原因。現(xiàn)在的小學生雖然視野更廣闊,頭腦更聰明,但是與以往的小學生相比,生活的空間更狹小了,實踐活動更少了。他們蝸居于家中與學校,只會在電腦、電視、書本中尋求樂趣。
四、問題的解決
1.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保持一顆童心
要指導作文的材料是存在于學生的頭腦中,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腦袋中裝了些什么,而憑空指導是很難從學生的頭腦中挖掘出真實豐富的題材的。如在寫人的習作指導時,教師就不應該把重點放在自己不熟悉的學生的父母身上,而轉(zhuǎn)向班中的同學及老師身上。
2.作文前的指導以談話為主
對于小學生而言習作前老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但是絕對不應該老師的個人講解,應該以談話為主。在談話中,老師更了解學生所寫的題材,在對話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引導學生學寫“小作文”
對于小學生而言,有價值的作文大多是寫一些生活中細膩的小事。很多學生提筆寫作時不知道寫些什么,其實是不懂得如何從生活中挖掘小題材。教師適當引導后產(chǎn)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樣,細細地把一些小環(huán)節(jié)刻畫生動,這種作文比矯揉造作的抒情,比暴力的打殺更易感人。
4.堅持多批少改的原則
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文時,不應該想當然對學生作文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添加和刪改。應該多在作文中給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針對沒有寫具體的地方應該批上如何將之具體化的建議,而不是包辦幫他寫具體。教師的想法不應該強加給學生,要通過教師的經(jīng)驗把學生心中的可貴的東西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