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迎
【摘 要】對于閱讀文章來講,朗讀是其基礎,教學中學生整齊、洪亮的讀書聲可以稱之為校園中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就是應用標準的普通話,聲音響亮、清晰的將教材中的文字語言轉變成有聲語言的行為。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講,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簡要論述了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質量的方法,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漫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边@句話說明了閱讀在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自己始終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陪養,并著力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晰等。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
1.重視語感的培養
語感的培養重在引導學生去感受。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多種策略,指導學生領悟語言內涵,增強語感。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動人場景。這些環節的設置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使他們聽與說能力同時得到訓練。
2.引導學生學會針對語言提問題
在閱讀教學中,語言問題只限于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并且多數在學習課文之前進行。學習課文中,學生提的問題往往是偏向內容性知識的,教師把握不好,就會使教學陷入單一的內容理解中去。
3.在課文的語言留白處訓練
好的作品往往是一個空框結構或召喚結構,給讀者留有廣闊的思考空間和補白天地,這種“留白”,正是我們可以細細咀嚼、細細品味的精妙之處。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把阿玲的這些指令變換成我們的語言,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后,邊做動作,邊用語言說清指令,這樣做既達到了訓練思維與語言的目的,又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實現對語言的感悟、理解與運用。
4.規范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
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糾正學生回答問題中的錯誤,會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符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的新課改精神,所以對學生回答問題中的錯病句默然置之,一味用激勵性評語:你說的真好!你真行!你真棒!只是有明顯發音錯誤,才給予糾正。在學生說的訓練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準確客觀指出學生語言表達上的錯誤,抓住契機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總目標》指出“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迸囵B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抓住兩方面進行。一是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文章的方法;二是讓學生學會精讀文章的方法,準確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具體我是這么做的:
1.快速閱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平時,在我們生活、學習中,需要閱讀的書報雜志非常多,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閱讀的速度,就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閱讀較多的材料,獲得較多的知識和信息,這是很有好處的。那么怎樣做到閱讀有一定的速度呢?訓練學生,首先要眼睛看得快,要擴大視覺的范圍,學會“速讀”也就是有原來的一字一句的看書變為一句一行的看書。第二由眼入腦想的快,腦子要跟著眼睛的看進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的文字說的是什么。俗話說,熟能生巧,經過長期的訓練,現在大部分同學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腦子想得快,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得到了同步提高。
2.精讀課文,了解的思想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我還注重學生精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精讀品味,體會文章所含的思內容。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充分挖掘材料,創造有趣的情景,使用各種形式的有趣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下去,不僅能熟練的掌握語言知識,還掌握了學習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的發展。這樣激趣教學,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把閱讀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參考文獻:
[1]燕敦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幾點新探討[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12)
[2]汪涓.小學中高你啊弩機學生朗讀能力退化現象的研究與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