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堂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的教育理念被提出,而如何踐行上述教育理念,則成為眾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物課堂游戲教學法”的思路,并以人教版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教學為例,探究了游戲教學法思想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教育理念的實施策略,以期為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的創新給出一些思路。
【關鍵詞】分子與細胞;高中生物;游戲教學法
一、游戲教學法的概念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理念,在具體的實施中,它倡導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尋求游戲與教學中想通的地方,并加以充分利用,將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滲透進行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生趣的游戲過程中,掌握看似紛繁復雜的理論知識,從而幫助他們高效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以下,我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游戲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二、引入角色扮演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親自體驗到參與知識獲取的快樂,能夠有效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他的話闡述了一個哲理,即:創設一種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教學的課堂情景,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將角色扮演游戲引入生物課堂教學中,不失為一種讓學生親自參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學方法。
【案例1】《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角色扮演教學實例
上述教學內容為高一《分子與細胞》教案中,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由于高一學生并沒有有機化學的相關知識的儲備,因此,在講解上述內容中有關“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過程時,學生大多難以理解,為此,我設計了如下游戲教學環節:
首先,我邀請兩位同學走上講臺,分別扮演甘氨酸和丙氨酸的角色,站在講臺上面對全班同學,表演握手擰濕毛巾的過程;其次,在他們表演過程中,我邀請另一位同學在一旁進行講解:“我們的握手,實際上就是氨基與羧基互相結合的過程,擰一次毛巾,流出的水分就相當于脫去1個水分子,這樣一個過程,就能夠形成一個二肽。”2位同學趣味十足的表演,加之一旁同學詳細的講解,頓時將全班同學的興趣點燃,大家紛紛舉手要求上臺表演。
接下來,我采用分組教學的思想,要求多組同學上臺,分別扮演不同種類的氨基酸,表演肽鏈形成的過程,我則在一旁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N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一條肽鏈,需要脫去幾分子水?”、“形成一個環肽,由要脫去多少水分子呢?”
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教學形式,激起了全班同學參與課堂實踐的興趣,從而使課堂的氣氛達到頂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提問的形式進行適時點撥,讓大家在感受愉悅的同時,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如此一來,同學們既體驗到參與課堂游戲的快樂,又輕松掌握了復雜的知識,一舉兩得!
三、引入猜謎競賽游戲,調動學生競爭意識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亦可通過競賽游戲的形式,燃起全班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競爭互動,激起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在日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情,采用形式多樣的游戲策略,例如,口頭競賽游戲、計算機輔助競賽游戲、猜謎競賽游戲等。以下,我將以猜謎競賽游戲課例教學作為引子,闡述游戲競賽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應用。
【案例2】《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猜謎競賽游戲教學實例
教師:如今,廣告充斥著我們日常生活,大家在平時也應該聽過或看過各種保健養生產品的廣告吧?老師現在來說幾則廣告詞,大家來猜一下其中涉及了哪幾種元素?猜中有獎品哦!
(一聽到有獎品,大家的興趣被激發,精神也被瞬間集中起來)
教師:“補血口服液”、“健康的體魄,來自于點點滴滴”、“萬丈高樓平地起,層層都是蓋起來”……
學生1:老師,我知道第一則廣告里涉及的元素是鐵,第二則是…是….
學生2(立馬打斷生1):老師,第二則廣告里說的是碘!(說完,十分得意地看了看生1)
學生3:老師,第三則廣告里說的應該是鈣吧!
……
教師:大家說的非常好!看來今天我的獎品是要發光了!那么,有沒有同學能夠運用所學生物的知識,來說明一下這些廣告詞中蘊含的元素與化合物內涵呢?
(學生陷入沉思……)
教師:簡單總結,引入新課……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以猜謎競賽游戲的形式,激起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以游戲獎品這一設計環節,燃氣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真個課堂實施環節中,教師影劇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雪情,精心設計競賽題目,難易適中,從而使教學環節即具有娛樂性,又具有學習性。此外,猜謎競賽的題目與日常生活中的廣告詞有關,也使得教學過程更具生活化,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物知識的實用性、生活性。
四、結束語
游戲教學的實施,能夠讓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融娛樂性與知識性于一體,促使學生自覺、積極、主動地接受生物知識,培養他們寓教于樂的情操,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物知識,享受生物學科給予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陳吉莉.游戲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嘗試[J].中學教學參考,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