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豫西++司嵬
摘 要: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旅游業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經濟增長點。如何將旅游業的帶動作用引入新一輪的城鎮化建設中,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旅游業互動融合的發展模式,找到二者的結合點,文章就此提出了相應的路徑。
關鍵詞:城鎮化;旅游業;互動
一、城鎮化與旅游業發展的互動關系
(一)城鎮化為旅游業發展提高良好的環境基礎。城鎮化的有序推進能夠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平臺。因為城鎮化的建設對于一個地區而言實際上只有一次機會。因為城鎮化的過程就是區域的重新布局和規劃,包括基礎設施的配備、城鎮的功能布局等等,關系面非常的廣,一旦布局確定就很難更改。因此我們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一定不能照搬城市建設的格局,千篇一律,大拆大搬,毫無特點。在規劃和建設中應該彰顯當地的特色,傳承當地的文化,有文化底蘊和特色的東西才能經久不衰。這樣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麗城鎮本來就可以作為旅游景區來打造,對于游客的吸引力也會大大增加。城鎮化建設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護地方文化設施和人文景觀,這會對我國傳統的觀光型旅游產生積極的影響,提升旅游活動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層次,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城鎮化建設的有力推進也能使當地的系統功能日趨完善。比如和旅游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等等的配套設施都能得到有益的發展。同時也包括和旅游發展密切相關的一些行業,比如餐飲、酒店、娛樂等行業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二)城鎮化能帶來旅游業的黃金發展期。當前,人們的收入水較提高,為出行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公民旅游數量大幅增長,中國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市場需求持續旺盛。2013年,國內游客32.6億人次,比上年度增長10.3%。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旅游人口多集中在城鎮,農村人口較少,城鎮居民人均旅游消費幾乎是農村居民的兩倍,這個差距是巨大的。如何帶動農村居民旅游的數量,實現消費升級,這就需要依靠我們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的進程不光能夠帶來當地產業升級、系統功能完善,而且未來還將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實現城鎮化,消費數量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必將為旅游業帶來更加多的發展機遇。
(三)旅游業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旅游業作為典型的第三產業,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需要。旅游業的發展能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城鎮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梢钥吹剑F代旅游已經交叉滲透到很多交叉行業中,形成了一個泛旅游產業群。比如包括:交通運輸、酒店餐飲、房地產等等,具有綜合性強,產業關聯度大,產業鏈長的特點。據相關數據顯示: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110個行業的發展,是典型的龍頭產業。比如:旅游業的發展對于餐飲業的貢獻率達到40%,對住宿業的貢獻率達到90%。此外還包括產品供應商、客戶、銷售渠道和專業化的基礎設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專業的培訓、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機構、組織。因此,旅游業能為城鎮集聚產業、集聚資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鎮經濟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徑。
(四)旅游業促進城鎮化可持續發展。旅游業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產業,與資源環境和人文生態系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梢钥吹?,旅游業的發展本來就是依賴于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特色,是一個能源消耗低,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發展旅游業能夠帶動城鎮化發展的可持續化,減少高能耗和高污染。另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也能有效帶動城鎮化過程中居民的幸福指數提高。旅游產業不僅能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而且美麗的景區還能使人身心更加愉悅。
二、城鎮化與旅游業互動發展路徑
(一)科學制定城鎮旅游發展規劃。一方面,在城鎮化進程中應該堅持旅游發展差異化,充分挖掘本地旅游特色資源包括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打造特色,不要盲目追求現代化的元素,景區的規劃應該盡可能的保護當地的自然風貌,歷史文化,用當地原滋原味的風俗民情和特色來吸引游客,從而增加旅游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再次,在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的基礎上,可以結合當地特色和風土人情打造與景區類型相一致的特色城鎮,使城鎮本身可以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進而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并逐漸形成一、二、三產業的互動。
(二)有效規范旅游市場。當前,雖然居民外出旅游的數量和熱情都在逐年增長,但是總體而言,旅游消費環境卻不盡人意,進而制約了旅游業的發展,也大大削弱了旅游業推動城鎮發展的作用,因此有效規范旅游市場顯得至關重要。比如,在旅游法頒布以后依然有強制游客購物、零負團費、虛假旅游廣告等侵犯游客權益的事情頻繁發生,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加強旅游市場次序的監管,為游客營造一個舒心安全的旅游環境,增加游客的滿意度。可以考慮利用政府和行業協會、社會媒體的合力一起打擊旅游中的違法侵權行為,鼓勵行業協會加強旅游企業的自我管理的自覺性,充分利用大眾媒體的社會監督功能,對侵犯游客權益,破壞旅游市場秩序的不良企業和旅游從業者進行有效曝光,健全和完善游客投訴機制,做到有投訴有反饋,提高處理效率,第一時間把處理結果告知游客。
(三)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大力發展旅游業能有效的吸納本地農村人口從事旅游服務,緩解當地的就業壓力。一方面,我國作為旅游大國,2014年年初各旅游企業紛紛出現用工荒,說明旅游業已經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人才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然而,促進農業人口向旅游業轉移就業,可以豐富旅游業的人才資源供給,提高旅游業發展基礎。但目前由于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普遍較低,不能滿足現代旅游業市場多元化需求,故農業轉移人口進入旅游業市場就業并不充分,特別是一些中高端的旅游職業崗位存在空缺,而農村轉移人口由于相關專業技能的缺失卻無法勝任??梢钥吹剑訌娐殬I教育培訓事在必行。比如增加政府投入,開辦遠程教育;深入農村基層進行現場培訓;在流動人口集中的城市建立若干社區培訓學習中心,向農業轉移人口免費提供信息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同時鼓勵農村當地居民參加職業資格認證培訓,進入旅游行業發展。
總之,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近十幾年來,雖然我國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城鎮化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也凸顯了很多問題,尤其是相同職能類型的城鎮重復建設,城鎮化速度與產業結構演進不協調、產業與居住配套不合理,新城鎮配套服務設施不健全等。這些矛盾阻礙了我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新一輪的城鎮化建設中,必須走一條符合國情、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發展旅游業為導向的城鎮化發展模式,雙方互為依存,相互促進,但在二者良性互動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切實考慮各地區旅游開發和城鎮化建設的現實狀況和客觀條件,找到二者的結合點,積極有效推動城鎮化進程與旅游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 蒙睿,劉嘉緯. 鄉村旅游發展與西部城鎮化的互動關系初探[J].人文地理,2002,(2).
[2] 劉云. 休閑旅游與區域城鎮化互動融合實證研究[J].江淮論壇,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