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尤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我國高校的思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搞好高校的思政工作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因此為了能夠將高校思政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就需要相關的思政人員樹立全心的工作意識,更好的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內心。明確思政工作的發展方向,開展以人為本的思政工作,從而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高校在思政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優化思政工作的建議和對策,對今后我國高校思政工作的發展方向也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對相關的思政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校管理;思政工作;發展方向
在當前新的教育形勢之下,高校思政工作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從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深入健康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在整個高校的教育工作當中,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對學生可以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需要將家庭以及社會等方面的資源加以整合,從而更好的明確思政工作的發展方向。
一、當前我國高校在思政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很多高校對于思政工作沒有給予突出的重視。在高校開展工作的每一個過程和環節當中,都強調了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具體的工作實踐當中,卻沒有將思政工作真正的落到實處。這就使得我國一些個別的高校在思政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對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也有所忽視。如果學校的相關思政人員在這個方面存在認識上的缺陷,那么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全面提升。此外還有一些思政教師沒有拿出自己的熱情,沒有對這些工作的開展方式和手段等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沒有將這項工作作為自身的事業來加以追求。
(二)思政工作的相關機制也不夠完善和健全。在我國高校開展具體的思想工作的過程當中,一些工作人員和教師的行為還缺乏統一的規范,在具體的工作當中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工作標準,這樣就會造成相關機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難以形成管理上的合力。此外,高校思政工作相關機制和體系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到整個思政工作的正常開展以及每一個環節的運行。
(三)思政工作在結構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高校的思政教育人員應該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開展具體的思政教育時應該使得整個的教育過程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但是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思政工作在結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因素,整個的教學過程也缺乏必要的規劃性。這就會造成思政人員世界觀和工作觀的錯位,此外還可能造成人員調配方面的問題。一些個別的思政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質也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二、提升我國高校思政工作水平的建議和對策
(一)將思政人員的能動性充分的發揮出來。在高校眾多的工作當中,思政工作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要想確保思政工作的正常開展,將思政工作在教育方面的意義和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首先就需要將思政人員的能動性充分的發揮出來。近幾年來,高校學術自身在知識經驗以及閱歷等方面都日漸的豐富,這就使得他們在接受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呈現出了不會盲目相信和服從的現象。這就需要高校的思政人員充分的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從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將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激發出來,從而更好的為學生搭建一個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平臺,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思政人員教育的能動性被調動起來之后,就可以更好的激發出學生的靈感,促進學生們自控能力的不斷提升。此外高校還需要通過定期的培訓來提升思政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從而將思政教育進行內在的轉化,提升整個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二)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在傳統的思政工作當中,普遍都強調了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控制,而正是這樣一種工作理念造成了我國很多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不高,此外也使得思政工作難以真正的得到學生們的接受和理解。這就需要思政人員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將管理轉變為對學生進行服務,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思政工作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也可以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 提升整個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為了適應當前新的教育形勢的發展需要,高校思政工作在發展的方向上,還應該提升整個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完善思政工作的相關機制,真正的做到與時俱進,提升思政人員的創新意識。此外思政人員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將理論同實際更好的加以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思政工作的效率。
結語:綜上所述,高校的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思政人員對當前新的教育形勢和背景加以分析,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革和優化手段,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育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國高校思政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朱小茼,杜君,楊紹清.愛心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與創新[J].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9(03).
[2] 吳瑾菁,曹騰覺.透視網絡化條件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新緯度[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