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步新
(寧波市江東區教育局教研室,浙江 寧波 315040)
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項目(PIRLS)認為,閱讀者通過理解及運用策略,獲得和建構文本的意義。已有研究也表明,閱讀策略的運用對閱讀能力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1]
閱讀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本應該是規范科學、明確細致的閱讀理論體系。[2]然而,現實是“閱讀的技能或策略的傳授被忽略,反而是在借助文本進行識字、寫字、聽說、寫作教學,也就是說閱讀教學名存實亡”。[3]盡管“溫故而知新”“由此及彼”“貫穿古今”“牽一發而動全身”等相關閱讀聯系策略的詮釋自古就有,教師們在教學中也早有運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也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其中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就包含著策略的選用,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即希望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學習、運用的指導;國際上也比較認同預測、聯系、提問、聯想、圖像化、推論、找出重點、比較、監控理解、綜合(統整)這十種閱讀策略[4]……可是以上種種,都沒有清晰、明確地闡述閱讀策略的概念、教學目標及具體教學內容,教師對閱讀策略不明就里,對閱讀策略的教學究竟該如何進行不知所以。明確閱讀策略的概念,確定適切的教學目標,結合典型課例對各條閱讀策略做清晰的闡述,以便教師理解、運用,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是當前小學閱讀教學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們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首先選取學生理解接受程度相對較高的閱讀聯系策略進行研究,同時也開始對其余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策略進行探索。
我們憑借查閱資料、網絡搜索工具(主要是百度和中國知網),就現有條件下找到的文獻中涉及閱讀聯系策略的代表性觀點進行分析(參見表1)。
表1中關于閱讀聯系策略的觀點均有各自的立場,對我們厘清閱讀聯系策略概念有所幫助;但他們并非針對聯系這一策略進行闡述,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明確概念內涵。
基于分析思考,結合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研究的經驗,我們認為“聯系”是這樣一種閱讀策略:閱讀時能通過上下文(包括其他補充閱讀材料),憑借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等手段,結合生活實際以及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思考去理解,獲得自己的閱讀感受。例如:在閱讀時能看看插圖,讀讀上下文,想想這個詞語的意思;或回憶教過、學過的方法,想想類似的文章以前是怎樣讀懂的。
這一策略主要包括這樣四個方面的聯系:(1)上下文的聯系;(2)圖文間的聯系;(3)閱讀與生活實際的聯系;(4)閱讀與原有知識、經驗,已有學習背景的聯系。
增強策略意識,明確了聯系策略概念之后,如何正確定位其教學目標,恰當選取教學內容?這對一線語文教師來說無疑是挑戰。
首先,我們細讀《課標》(2011版)中各年段的閱讀教學目標,找到與“聯系”這一策略相關的條文(參見表2)。
可見《課標》的目標制訂考慮到學生的年段、身心特點,做到循序漸進,不斷提升:聯系的方式分別從結合上下文、生活實際、讀物中的圖畫到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生活積累,目標達成從理解詞句的意思到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再提高到辨別感情色彩,體會表達效果。不過,《課標》這三個學段的聯系都限于詞句的范圍。而實際上,閱讀中的“聯系”更多的是對文章內容和意義的把握。因此,我們建議《課標》在目標的制訂上補充相關要求,尤其在第三學段可增加運用閱讀策略把握課文內容和意義這樣的目標,以供教師備課、教學時明確教學目標。
與《課標》配套的語文教材中也有學習運用聯系閱讀策略的內容。以全國選用范圍最廣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為例,我們發現這些實施點主要體現在每一單元前和略讀課文前的學習導語、課文插圖中,以學習伙伴口吻、泡泡文形式出現在課后練習、拓展資料等助讀系統里。限于篇幅,現僅列舉三年級上冊幾個教學點加以說明(參見表3)。
從這樣的梳理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組教材、每一課中都存在著聯系策略的實施點,但這些內容大都是隱含著的,若非表格中這樣的提示與著重凸顯,教師們難以清晰把握。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在修訂教材及配套的教師指導用書、教學參考書等資料時,首先明確閱讀教學應教學的閱讀策略,然后在制訂每個年段每節課目標時可提出需著重落實的相關閱讀方法、閱讀策略、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

表1 文獻中涉及閱讀“聯系”策略的代表性觀點及評析

表2 各年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與“聯系”策略相關的條文
我們認為聯系等閱讀策略的學習可在第二學段集中進行,這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比如PIRLS項目將9歲左右的學生確定為測試對象,這相當于大部分國家的小學四年級學生。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群體,是因為9-10歲是兒童作為閱讀者的發展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大多數國家都要求四年級末的學生能夠知道如何閱讀,并且可以通過閱讀來進行學習。[5]
同時,聯系策略的教學也要符合規律,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適時點撥、鼓勵運用,在學生自主嘗試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加強遷移,促進掌握。這樣針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學情,經歷先行學習,師生互動,教師在關鍵處進行點撥,然后拓展閱讀的過程,是比較合宜的。例如,我們通過觀察采用不同方式進行教學的兩個班級學生在學習、運用聯系策略方面的不同情況,發現采用“先學后教,拓展運用”教學方式的班級,其學生在“詞語理解”“句子理解”“課文理解”等方面明顯優于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班級。
可見,方法的習得、策略的掌握都需要經歷“感知——理解——運用——掌握”等階段,學習過程離不開舉一反三,遷移鞏固。
下面結合具體課例加以說明:
課例:聯系上下文及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含義深刻的語段
例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全神貫注》時,我們主要通過三個板塊落實聯系策略的教學:
(1)聯系已有經驗說清課文主要內容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吧,讀了幾遍課文?
(生各自伸出手指表示,大多讀了三遍,部分的讀了五六遍)
師:不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大家已經養成了預習時先讀課文的好習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了幾遍課文你們一定能說出課文主要內容了吧,誰先來?
生: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被邀請到法國大雕塑家羅丹家做客,結果羅丹只顧全神貫注地修改雕塑卻忘了這事,茨威格對此深有感觸。
師:你的語言很簡潔,抓住了事情的起因、經過與結果,尤其能聯系課文題目說清主要內容,很好。不過請想想,課文主要寫哪位人物,主人公究竟是茨威格還是羅丹?

表3 三年級上冊幾個教學點中關于“聯系”策略學習運用說明
生:羅丹。
師:當文章不止一個人物的時候,我們可從主要人物的角度來說清主要內容,請再試試看。
(略)
師:這樣說就更明白了。誰還有不同的說法?
(略)
師:大家通過預習自讀課文能說出主要內容了,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評評,注意把握主要人物,可以選用課題補充法、“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串聯法等簡要地說清楚。
(2)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感受體會羅丹的全神貫注
師:剛才我們完成了這篇略讀課文學習的第一個要求,說清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在這樣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課文重點、具體寫了——(生接答)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雕塑,這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完成學習提示中的第二個要求——(生再次接答)把自己認為最能寫出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
師:就讓我們趕快行動吧!請大家邊讀邊想,可以將自己的想法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地寫在劃出的句子邊上做簡單的批注。
(學生先個體自主學習,然后小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匯總大家的意見進行匯報,教師適時補充羅丹的畫作等資料,豐富、提升學生的感受。)
(3)聯系上下文和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師:同學們能夠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如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感受來理解課文,交流得真精彩,我為你們這樣善于學習深感驕傲!讀著讀著,有的同學自然而然地也到了課文最后一句話(投影相關語段),請大家再讀一讀,像剛才那樣運用學到的方法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吧!
……
在三年級學習的基礎上,四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有了聯系策略的學習經驗,因此教師便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合作學習,自主運用策略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深刻含義。
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后,我們的調查問卷也證實了小學生能夠接受理解并學習運用聯系這一閱讀策略。
為保證實驗的信度、效度,我們選用PIRLS測試中《南極洲:冰雪之地》(說明文)和《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記敘文)這兩篇文章,對四年級第一學期末是否教學閱讀策略的實驗班與對照班各兩個班級學生進行檢測,運用SPSS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對這4個班學生答題成績進行統計比較分析,得出結果:
實驗班1學生在直接提取信息、直接推論等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班1學生,存在極顯著性差異(sig.=.000),在詮釋和整合信息及觀點,檢驗及評估文章特性方面的得分也較高,存在顯著性差異(sig.=.013)、(sig.=.019),這兩個班級總體閱讀水平存在極顯著性差異(sig.=.000)(參見表4)。

表4 PIRLS閱讀水平測試差異量表
綜上所述,教師確立了閱讀教學要進行策略教學的意識,明晰了閱讀策略的概念,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質量、學習能力的提升,這樣的閱讀教學也更為有效。當然,小學生閱讀策略的習得在符合學習規律的同時,有其特殊的模式與機制;除了聯系策略,其他的閱讀策略的概念又該如何厘清、進行適切的教學?這些均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索。▲
[1]曾祥敏.國外近十年閱讀策略訓練研究述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87-93.
[2]魏小娜.反思與聚焦:探尋我國閱讀教學的本體[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3-48.
[3]張心科,鄭國民.20世紀前期語文課程分合論——兼說“閱讀教學”的含義[J].教育學報,2009(12):45-54.
[4]沈大安.閱讀教學要選好教學內容[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1(3):9-10,19.
[5]百度百科.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項目[EB/OL].[2014-03-0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Saw1LSw8l5_Ls6dthuhBoF FEg1DInfg1R1za82OZGvMFWoT6e1BNpkVYzYgE 8HADzgREygJ-I2kXT-fqj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