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鐵群
摘 要:音樂教學在學校教育中起著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就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情趣培養;作用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它對學生當前進行的學習活動有著準備、推動作用,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發展學生個性起著促進作用。著名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說:“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先決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然成為他們熱愛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長劑。”在這里,他特別提到了“音樂興趣”與“音樂學習興趣”及其作用。
音樂是一門藝術,如何讓學生接受這門藝術,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則是藝術中的藝術。《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它要求“音樂課應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沒有了“興趣”這個動力,始終根據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進行教學,重技輕藝、重知識輕感性體驗,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這便使得音樂教學就無法實現其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音樂審美能力的教育目標。因此,教師在設計音樂教學方案、組織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對每個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以最大的興趣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中來,使他們對學習有一種成就感與自豪感,從而實現音樂教學的成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音樂教學中“激趣”的方法
要想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從“基點”出發,結合有效的“激趣”的方法,這樣才能實現有效課堂教學。而音樂教學中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常用且有效的有以下幾種:
1.創新導入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中,導入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別是對于小學生,導入更加是引發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的一個重要步驟。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現實情況,采用貼切的導入方式,如,多媒體音像畫面導入、聲情并茂的故事導入、語言創設情境導入等新穎的導入方式,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音樂課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有時也可將幾種形式組合起來,穿插進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只要用法得當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會使音樂課變得更加完美而魅力無窮。
2.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高成效。當學生學習的情境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學習欲望才有所被激發。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創設科學、合適的音樂情境,來激發學生聽課興趣,如教師可以創設相符語境,在教學中可以用優美動聽、自然流暢的語言,富有感情的語調向學生描繪歌曲中的情境,使學生的感受進入情境之中,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尋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發想象。
3.發揮學生的音樂想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接受言語能力差,感受音樂能力不強,給音樂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由此可見,教師必須在逐步擴大學生音樂視野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歌曲中詞與曲的聯系,做好抽象感受與形象感受之間的過渡,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
二、創設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中,教學形式的單一、教學方法的單一,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減退。師生關系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產生和發展有直接的影響。課堂上老師心境良好,學生的情緒也穩定,鼓勵學生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大膽地去表現自我,促進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要增設唱歌內容。學生最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適當的表揚、鼓勵能在學生的心里產生成功感,而這種感覺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音樂有著久遠的歷史,音樂課就是為了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和熏陶,情感是體驗美感的最基本的特征,在音樂課中注意了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而它貫穿于美感心理的全過程。我們可以及時、恰當地啟發學生根據音樂即興表演,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縮短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因各種原因,一堂音樂課下來,在音樂的語言中,情趣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音樂課真有趣。教師講得引人入勝,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都保持高水平,學習效果必然提高。讓同學們多實踐,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展開音樂想像的翅膀,另一方面則是藝術家通過對某種社會現實或感人之事的情感抒寫,進行再創造。
三、改變學習方式,發展創造能力
音樂作為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在人的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最大優勢是培養人的創造精神。音樂本身是一種情感語言,教師要讓學生懂得這種情感語言,正確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就需要又生動精煉的語言,改變過去在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主體的方式,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像磁鐵一樣吸住學生的心。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使原本單調的內容變得更為生動有趣,滿足學生的好動心理,從而更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而音樂有凈化心靈、提升內涵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具,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視小學音樂教育,重視多元化模式,創新音樂教育方法,活躍課堂氛圍,發掘孩子對音樂興趣,才能更好的展開小學音樂教育工作,同時要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對待教育工作的熱情,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共同感受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史錫鈞.小學生培養音樂興趣的探究[J].華章.
[2]張靜.如何提高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
(作者單位:吉林省永吉縣萬昌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