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現濤
【摘要】近年來,三本高校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現象普遍,這對保證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產生不良影響。本文重點分析導致三本高校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現象的原因,并探討打破課堂沉默的對策。
【關鍵詞】三本高校 大學英語 課堂沉默 成因 對策
一、引言
近年來,三本高校的英語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既通專業又懂英語的應用型人才。但三本高校的英語教學也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學生課堂沉默問題。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保持沉默、不愿意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現象較為普遍。多數學生沉默不語,缺乏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應用能力難以提高。受此影響,教師的情緒受挫,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受損。大學英語課堂沉默是一個較普遍的現象,這既影響了英語教師教學活動,也阻礙了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課堂沉默使學生沒有機會參與課堂互動活動,這不僅影響了師生交流,同時也阻礙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沉默不僅會導致教師與學生的情緒受挫,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降低,亦不利于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有悖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本質與目標。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而言,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本文重點分析導致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現象的原因,并探討打破課堂沉默的對策。
二、課堂沉默現象的定義
言說是人類日常生活交際活動中使用的最為重要的手段,然而沉默的作用同樣不可低估,同樣能傳達豐富的信息。沉默與言說共同實現了人類的交際。沉默是“交際主體所呈現出來的無聲且無固定語義的非言語交際行為”。課堂沉默可以相應的定義為 “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和學生所呈現出來的無聲且無固定語義的非言語交際行為。”
根據課堂沉默效用的不同,劉向前將其分為積極的課堂沉默和消極的課堂沉默。積極課堂沉默,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教學目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印象的沉默,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陷入積極的思考中的沉默,學生對教師或其他同學的講述或回答認真傾聽思考的沉默等。而消極的課堂沉默,如教師對所講內容把握不熟而出現的卡殼,學生不注意聽講,思想游離的沉默等。很多三本高校的學生英語課堂消極沉默普遍,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活動難于順利進行,并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探討消極課堂沉默的成因和對策,有助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三、課堂沉默現象的成因
三本高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學生英語基礎不牢。此外,很多授課老師是年輕教師,課堂教學經驗相當欠缺。諸多原因導致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產生。導致三本高校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教師因素,學生因素以及文化因素。
1.教師因素。提問策略。教師的提問策略對學生課堂的沉默現象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有時教師的提問太難,學生回答不了。某些老師拋出的問題是遠超過于某些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些學生根本沒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沉默就成了學生給出的唯一答案,學生也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其對老師教學的不滿。另外,學生對相關話題內容知道甚少,只能保持沉默。很多學生不回答問題是因為他們沒有聽懂教師的要求和問題。有時教師的提問又太簡單無趣,學生沒興趣回答。
導致了學生保持沉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老師給學生留出的準備時間不足,使學生不能做充分準備。訪談中學生反映,老師提問后,特別是提出一些需要思考和討論的話題后,等待答問的時間不夠。問卷調查也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所給的等待時間不足。這可能是教師為了趕進度,或是教學習慣問題。
2.評價策略。在學生回答問題后,老師的及時合理反饋即評價對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意義深刻。恰當的評價能夠鼓勵學生,調動其參與話題討論的積極性。而不當的評價會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后導致學生的沉默。例如,學生回答的內容可能是對的,但語言形式或發音可能有錯誤。如果教師不斷地糾錯,學生的自尊就會受到傷害。教師過高的期望會抑制學生的參與,因為學生寧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冒險讓教師失望。教師提問后沒有給學生等待時間,對學生的沉默不容忍,所以學生在課堂上有壓力,害怕回答問題。
3.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好壞很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氛圍,也是決定學生在課堂是否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有的老師的英語課堂上,由于師生交往缺乏感情交流,彼此沒有溫暖感和人情味,這種課堂中,學生常會有“師不親,道不信”的感覺,學生課堂沉默的頻率會大幅度提升。而師生關系融洽,師生彼此親近、信任,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更愿意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氣氛活躍,學生的課堂沉默也相應地比較少。
4.課堂管理。成功的課堂管理會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有效的課堂管理為學生提供明確的組織與結構,可以維持課堂穩定,培養學生學習動機,降低教師的焦慮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教學工作的成效。此外,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最重要的環節是抓好課堂教學;良好的課堂紀律又是成功開展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由此可見,課堂紀律管理的成敗與否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和教學質量的高低。三本高校的教師多是青年教師,教學經驗相對不足,對管理課堂缺乏經驗,很少對所教班級制定系統合理的課堂獎懲制度。在他們的課堂上,對參與課堂活動同學沒有給予制度性的肯定和獎勵;而對不參與或極少參與課堂活動的同學也沒有相應的督促措施。這樣以來,班級逐漸會處于獎懲不很分明的狀態。參與課堂活動和不參與受到的待遇一樣,久而久之,就沒有多少同學愿意參與課堂活動,會很容易產生課堂沉默現象。
5.學生因素。三本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英語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基礎不夠牢固、學習動機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太好。這些問題是決定他們能否順利參與課堂的重要因素。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導致課堂沉默的學生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6.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外語學習中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大學生有較強烈的學習動機,明確的學習目標,認真的學習態度,那么他們就會努力積極為自己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會認真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并能在英語學習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大學英語課堂里的學生大多屬于工具型動機,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四、六級英語考試、找工作等。持工具型動機的學習者把外語看作是一種工具,希望通過外語的學習給自己帶來實際的好處,其學習目的帶有很濃的功利性。由于四六級考試不考口語能力,所以多數學生不重視正常的課堂學習、課堂討論等,這不僅影響了正常有序的課堂教學,也造成了課堂上的沉默現象。
7.性格。性格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重要影響。性格外向的學習者比內向的學習者更可能參與口語交流。內向性格的人一般在公眾場合說話時比較靦腆,害羞。當老師讓他們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甚至還會因為害怕而什么也說不出來。性格內向很容易造成課堂上的一言不發。
8.英語水平。學生英語水平也是影響課堂沉默的要素之一。有些三本學生由于英語基礎不好,對上課內容難以理解,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加之言語表達能力薄弱,對上課還有恐懼心理,所以多數情況下選擇沉默。根據儲春艷等人對大學生的調查,有82.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擅長使用英語交流,相關技能很低,不能做到準確的表述自己的觀點,他們只能用沉默的方式來面對課堂。
9.文化因素。學生課堂沉默的另一原因是由于我國特有的文化傳統造成的。受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觀念影響,在課堂上,很少有學生會挑戰教師的權威。即使有問題,很多學生寧愿保持沉默來保證課堂氣氛融洽以及對教師的尊重。其次,傳統文化的“槍打出頭鳥”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同學不愿積極發言是害怕其他同學認為自己“愛出風頭”或“愛顯示自己”。面子這一問題在中國或許會顯得特別重要。課堂上,學生不僅極力使自己不丟面子,同時也幫助別人避免丟面子。當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或討論可能導致自己、同學、老師丟面子,因此在不知自己怎么回答的時候,他們往往用沉默來保全面子。
四、打破課堂沉默的對策
通過分析了以上導致課堂沉默的原因,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基礎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出發來打破課堂沉默現象:改進教師提問、評價策略;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1.改進教師提問、評價策略。教師要提高課堂提問水平,就要為提問提前做好充足的規劃,包括提問的目的、對象、內容、所用的語言、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擬定解決方案。其次課堂教學中所提問題要把握以下原則:一是問題要難易適中。二是所提問題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有效控制問題回答的時間。提出問題后,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等待時間應答問題。
教師還應注重提問的有效性,有效地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有效地提問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強化學習的成就動機,有助于減低學生的課堂沉默現象。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做出適當、中肯的評價和反饋。
2.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寬松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在輕松而沒有脅迫感的課堂環境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增強自信[8]。教師應注意關愛學生,尊重他們,耐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并培養他們的外語學習興趣,努力建立好師生關系。在課堂上,老師要盡量營造和諧、寬松的氛圍。
3.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動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成績等。因此,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當充分地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學習英語興趣濃厚,愿意參與課堂活動,那么英語課堂上的學生沉默現象也會隨之逐漸消失。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對提高其英語水平的重要性。
五、結語
三本高校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現象普遍,這對保證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課堂沉默不僅會使教師與學生的情緒受挫,教學效果降低,也不利于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對這一問題足夠重視,認真分析研究,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采取有效措施來打破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這一問題的解決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而言,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慧琴,張琨.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探究[J].中國外語,2009(3):78-84.
[2]金小梅.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解析[J].海外英語,2011 (12):82-83.
[3]龐小峰.大學英語課堂沉默探究[D].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0.
[4]張磊.中國大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現象及其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1.
[5]劉向前.論課堂沉默[D].曲阜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6]王健,張靜.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解析與對策[J].中國大學教學,2008(1):81-84.
[7]儲春艷,王丹.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及解決策略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6):148-149.
[8]唐明鳳.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分析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