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國
【摘 要】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作業在這中間擔任了重要角色。是對課程教學的反饋。筆者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從四個方面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作業設計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作業設計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24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的作業和其他學科的作業有些不同。作業設計要求教師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結構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尋求創新,并設計多樣化、多元化、多層次的作業,從而致力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促進學生素質的個性化發展。
一、課堂作業形式要多樣,具有創新精神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應該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或問題情境,誘發、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這種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幾種課堂作業方式:
(一)寓教于樂,設計游戲式課堂作業
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在教學中如果能因勢利導,把“游戲”導入課堂作業,將所學的知識蘊涵于游戲中,就能把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轉化為動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設計開放式課堂作業
新課改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放式課堂作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學生在探索與創新中品嘗到喜悅。實施開放式課堂作業,首先教師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時候做,應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三)理論聯系實際,設計實踐式課堂作業
實踐性作業是“學以致用”的最好注解,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四)學科整合,設計學科整合式課堂作業
新課改很注重學科間的整合,不同的學科可以相互溝通、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作業的布置中,教師可以將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有機結合起來,設計一些跨學科的綜合性作業,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將各門學科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合理利用。
二、關注個體差異,設計分層性作業
從學情上看,高中學生在都學習過信息技術,基本掌握了計算機常用操作方法,但由于各中小學授課程度和硬件條件的差異,學生之間個體認知和實踐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形成了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層次和個體差異。在作業設計中融入“以人為本”的思想,因材施教的原則,讓作業多一點彈性,讓作業被更多學生接受、喜愛。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教材內容可以將課堂作業分成A、B、C三個等級:A級:基礎作業(人人必做);B級:選擇性作業(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進行選擇,可全做、或部分做);C級:挑戰性作業(難度較高,主要針對“吃不飽”的學生)。A級基礎作業以會考要求為標準;B級選擇性作業在會考要求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可根據練習內容或題型設置多個題目;C級挑戰性作業主要將相關知識點的提高中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三、開放式作業
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是新課改中所提倡的,因此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的開放式作業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新課改要探索的內容之一。學生的優秀作品是新課程的重要資源,在學生的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中,都能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新意識,這一過程既是一種啟發,又是一種提高。對于開放式作業,要求轉化教師與學生的作業觀念,認識到信息技術課堂無差生,不同學生有不同的作業內涵,只要是體現學生性情的,有真情實感的,并能圍繞一定的課堂知識點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在《多媒體設計》教學中,對于一些Flash和Photoshop作業,我們就應該以這種開放式作業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做的不是作業,而是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作品。比如在講Photoshop文字效果處理的時候,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制作賀卡、制作對聯、個人簽名的設計等,將自己的想法結合所學的知識,創作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拘泥于一些形式,不囿于束縛。像這些既可鞏固所學知識,又可基于理論進行創造性思維的作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課堂作業評價要有激勵
經心理學研究表明:來自學習結果的種種反饋信息,不僅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進具有調節功能,而且對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具有刺激作用。
1.通過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發展。對信息技術課堂作業的評價,可采用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要放手讓學生自學、自練、自批、自評,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放開手讓學生去做、去說、去論,只有在實踐中能力才會受到鍛煉和發展。
2.課堂作業的評價要人性化,堅持表揚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堅持表揚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作業評價后,給予學生自查自改的時間;進而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剖析、自我評價、自我改進方法、自我明確努力方向,幫助學生認真分析原因,查漏補缺、樹立信心。對于那些完成相對次佳的學生,應仔細研究他們的作業,了解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在講解時有意識提及,給他們帶來希望和信心。
3.課堂作業評價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水平、學習風格和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很大,信息技術課程作業的評價要正視這種個別差異。要尊重學生在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和創造性,對同一作品的不同設計思路和不同設計風格、對同一問題的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等,都應給予恰當的認可與鼓勵。
總之,新課改下,信息技術課堂作業的設計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對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不斷探索和發現新方法去更好地實施新課改。以共同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的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