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金
【摘 要】小學英語學習主要是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主要任務是初步了解這門語言,學習字母、單詞等基礎知識。而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習最重要的階段,此階段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可以用承上啟下來概括初中階段的學習,這就需要我們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英語 綜合能力 英語基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26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學英語的學習只是入門級的學習,多數學生在小學畢業之后只能掌握字母、單詞和一些簡單句子。高中階段,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要求就比較嚴格了,要求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都能達到較高水平。但是,高中階段教學并不會從最初步的聽說讀寫知識教起,而是對這四方面能力的鞏固加強,那么教學的重點就落在了初中階段,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連接小學和高中的橋梁。語言的學習具有延續性,它不像其他科目的學習。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每一階段學習的有效性甚至可以一直延續到大學??梢姵踔杏⒄Z教學任重而道遠,那么我們就要探究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助力。
一、對英語教學環境的分析
(一)教學中的“弊”
小學階段,英語并不占據主要地位,教學重點主要在語文、數學上,同學們的學習時間和精力也花在了這兩門課程的學習上。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英語成績所占比例降低,教學時間大大縮短,教師的教學任務減輕了,教學熱情大不如前。而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學生和家長更愿意把時間花在國學的學習上,報名各類國學班,導致英語興趣班的衰落,這是英語教學中所面臨的“人心”困境。總體來說,學生剛進入初中,英語基礎還比較薄弱,值得慶幸的是有些同學能掌握字母、簡單的單詞,會簡單的聽力和對話;不容樂觀的是有些學生連基礎的字母拼寫都一知半解。語言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基礎沒有打好,進一步的學習就成了空談,這是英語教學面臨的知識困境。
(二)教學中的“利”
此階段同學們的學習態度還比較積極,大多數同學都表示愿意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了解一種不同的文化。初中階段的同學對新鮮實物的熱情和好奇心都很大,他們愿意去探索和發現,去接納和了解,這種精神正是學習一門語言所需要具備的。這是英語教學中面臨的“人心”優勢。
隨著時代變遷,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在中國的普及,英語在我國的普及度也不斷提高。同學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音樂、電視電影、文學作品等英語文化產品,甚至大街上都有各種各樣的英語標語,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這是英語教學中面臨的文化優勢。
二、探索英語教學新思路
(一)發現語言的魅力
作為教師,不能把英語教學當作是一門考試科目、一種任務,要明白,我們是在傳授一門語言,一種文化,我們要以這種態度教學,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生才會以一種積極、敬畏的態度學習。雖然當今社會已經很開明,對文化的多樣性也采取一種包容的態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偏激的看法,把文化與愛國主義掛鉤。學習一門語言,是了解一種文化的魅力,正如漢語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一樣,英語是西方文化的結晶,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就要從這個國家的語言開始學習。
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英語仍然是國際通用語言,要成為一個綜合型的人才,英語是一門必須掌握的語言,已經具有出色的能力,英語可以為這種能力添彩,助力一個人走的更遠。語言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交流,聽、說、讀、寫四方面都是交流的基礎技能,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我們必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教書育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二)腳踏實地,立足教材
初中英語教材中綜合涵蓋了聽、說、讀、寫各方面材料,基礎知識的學習,教材是最有效的資源。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使用率卻遠遠不足,教材只起到了講義的作用。能有效地使用教材,教學效果和效率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學可以說成功了一半。
經過多年的改版新編,初中英語教材始終緊跟時代的腳步,與生活實際和新課標相適應,實用性大大增強。經過創新改變后的教材具有如下特點:內容貼近生活,包括日常人際交流,小至個人學習,大至家庭和社會,都通過對話形式生動形象的展現在我們眼前,具有很強的帶入性;教材充分考慮了初中生的個性和思想特點,內容豐富有趣,圖文并茂,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融入大量有實際意義的活動,使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使學生在游戲、娛樂中學到知識。
(三)基礎訓練,牢固根基
初中階段學習英語,基礎的訓練必不可少,學習知識是了解的過程,知識訓練則是運用的過程,讓學生能學以致用,才是我們教學的目標。正如之前總結的,英語的基礎技能包括了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我們對學生的訓練就從這四方面著手。
1.聽力訓練,重在勤。耳朵要養成一種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讓學生養成自己對英語的敏感度,學會自己辨別、判斷和區分。純正的英語發音和我們平時接觸的中式發音存在很大的差別,這就容易導致聽力的誤差。例如,學生最容易聽錯的單詞中的“十幾”和“幾十”,以13和30為例,學生很容易把thirty和thirteen的發音混淆,造成整體意思的理解偏差,能糾正這種情況的方法就是反復的聽。
2.口語訓練,要讓學生張開嘴。語言最大的意義就在于交流,學習任何語言口語都是很重。而目前我們對口語訓練的重視程度并不夠,這是我們要注意的。我們發現,許多學生都有著強烈的想說英語的欲望,但是敢張嘴說的人又很少,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張嘴,口語能力才能在交流中進步。
3.閱讀訓練,寬泛而不失精煉。我們給學生的閱讀訓練,不僅要利用教材內容,各種來源的英語材料都要利用起來,興趣閱讀是最可取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讓學生讀自己感興趣的,無論是文學、娛樂、還是時尚雜志,多看多理解,在樂趣中有所收獲。
4.寫作訓練,充分發揮自主性。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存在一個誤區:一定要寫作固定題型。實際上,固定的題型在考試中才會做要求,平時寫作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想和創造力。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可以放開題材,讓同學們自由創作,或者提出一些新穎的,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雖然同學們在語言的使用上會存在錯誤,但是糾正后,得到的思想和能力是不可復制的。
在本文中,淺談了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些發現,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學海無涯,教育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