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
摘 要:《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作者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1835年秋天,馬克思中學畢業前夕寫的一篇論文,本文論述了筆者在講解課文時因材施教使用的三種導入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因材施教;導入方法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作者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1835年秋天,馬克思中學畢業前夕寫的一篇論文,收錄在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拓展模塊)第二單元中,本文主要闡明了關于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考慮的因素,怎樣選擇職業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職業,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相對來課文說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導入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談談這篇課文導入的三種方法。
一、設問探究,切入主題
此種導入方法是指通過巧妙的設問探究,把學生的思路很快引到課文的主旨上來。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當你進入職業學校的大門,相信大家已經考慮過將從事什么職業。經過一年的專業學習,你明確了即將從事的職業嗎?你們選擇職業的標準是什么呢?請三至五名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小結:看來每個人選擇職業都有自己的考慮,那么作為一代革命導師的馬克思在年輕的時候是怎么看待這一問題的呢?他對青年選擇職業提出了哪些建議?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瀏覽全文,并用筆標出文中對你的人生選擇最有啟發的語句。這樣以對比的方式,單刀直入,很自然的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主題的探究上來。這種導入方法適合大多數班級。
二、故事導入,調動情緒
此種導入方法指教師選擇與教材內容密切聯系的故事作為開場導入新課內容的一種方法。例如:有一個年輕人覺得自己很有才華,卻感覺自己沒有用武之地,認為自己懷才不遇。于是,他來到海邊想跳海自殺。這時,一個老人叫住了他,問明原因后,老人揀起一粒沙子,隨后把這粒沙子丟到沙灘上,叫這個年輕人揀起剛才的那粒沙子。年輕人說,這個我怎么會找到呢?全是沙子啊。老人又從懷里拿出了一粒珍珠,珍珠閃閃發亮,他把珍珠又仍到沙灘上。這次,年輕人很快就找到了這粒珍珠。他不僅找到了這粒珍珠,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他不再想自殺了。同學們,你們明白其中的道理嗎?年輕人現在只是粒沙子,所以無人認識,如果他是珍珠,很快就會被人找到的。若要別人發現你,得讓自己卓然出眾,那就要努力使自己變成一顆珍珠。如何從沙子變成珍珠,這是我們每個年輕人都應該思考和行動的事情。同學們,明年你們即將步入工作崗位,那么你們準備好了嗎,一年以后,你的職業是什么?思考成熟的同學可以和我們一起分享,沒有考慮好的同學我們一起來看看馬克思是如何選擇職業的。運用故事導入,所選故事必須與教材有密切關系,同時故事本身必須健康有益,有利于培養學生素質,不能純粹地追求趣味性。這種導入方法適合注意力還沒有回到課堂的班級。
三、影視導入,烘托氣氛
此種導入方法是指在課堂開始播放相關的影視片段,烘托氣氛,增強直觀感受。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十六七歲是編織夢想、播種希望的季節,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相信同學們已開始為自己規劃人生設計未來。這里有當今最熱門的幾種職業:房地產經紀人、注冊會計師、項目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網絡工程師。(投影)其中有的職業恰好和大家所學的專業密切相關,你會選擇什么職業,為什么?教師引導幾個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想法。請學生看視頻(大學生保姆),介紹其情況,教師引導:一樣花開的季節,馬克思和同學們一樣,思考自己的追求,在他十七歲中學畢業考試時,寫下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要考慮哪些因素?馬克思在這篇文章中告訴了我們。分析馬克思的自白,了解其對未來職業的思考(投影《馬克思的自白》)馬克思的自白:您最珍愛的品德,一般——純樸;男人——剛強,女人——柔弱……教師提問:從這份自白中,你能分析馬克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潛在個性特質嗎?參考:馬克思所喜歡的花——“月桂”,原是指女兒勞拉而言;而馬克思認為女人最值得珍愛的品德——“柔弱”,則是指自己的妻子燕妮而言。馬克思所喜愛的顏色——“紅色”,那是象征著生命創造力的顏色,象征著革命火種的顏色,象征著無產階級戰斗的顏色。而馬克思整個一生就更像是一面鮮艷的紅旗,像是永遠燃燒著的火焰。教師請同學們根據上面所分析出的馬克思的諸多個性特點設計一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馬克思可從事的具體職業有哪些?參考:醫生、律師、法官、教師、政治家、新聞工作者等。他最終選擇了怎樣的職業?馬克思的最終目標是什么?他所向往的職業是什么?明確:思想家、革命家。最終目標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馬克思所向往的職業是能為人類的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此種方法,要注意所選影視片段必須與課文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種導入方法適合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班級。
成功的課堂導入不僅體現教師深厚的語言基本功,高超的語言藝術及對學生思維的調動,更反映他的課堂教學設計理念、對教材切入點的選擇。本課的導入方法還有作者導入、背景導入等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迅速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最好的導入方法。
(作者單位: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