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鵬 倪世兵 姜禮華 肖婷
【摘要】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光伏專業, 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許多方面值得借鑒和探討。本文介紹了部分高校光伏專業建設的情況,并結合目前光伏崗位需求現狀探討光伏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光伏專業 ?課程建設 ?光伏崗位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225-01
一、光伏專業建設現狀
中國光伏產業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和光伏系統等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中具有了一些自主知識產權,部分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場。中國光伏不缺政策、不缺市場,缺的就是光伏方面的專業人才,如何培養現在發展需要的光伏人才一直都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摸索的課題。
目前很多高校、各中等職業學校都在加快光伏產業人才培養工作,力爭為光伏產業提供全方位、多學科、多層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南昌大學太陽能光伏學院是我國最早在大學設立的光伏學院,為光伏人才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榜樣。隨后,華北電力大學增設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主的“能源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成為了國家級特色專業,側重于太陽電池設計與制造,光伏系統設計與搭建,光伏電站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以及太陽能發電新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能力的培養。合肥工業大學、上海電力學院、南開大學、四川大學等大學都陸續開設了光伏專業。
還有很多職業院校也加入了光伏人才的建設隊伍,江西太陽能科技職業學院(原江西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致力于太陽能光伏和光熱利用、新能源和節能減排等制造業專業發展。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注重光伏產業理論、應用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養,具有從事硅材料及光伏產業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名稱為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側重于生產運行、技術開發、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生產技術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揚州職業大學的專業名稱為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培養具有太陽能光伏產業及光伏材料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能在光伏材料及相關行業從事生產運行、技術開發、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的專業名稱為電氣自動化技術(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針對長三角地區特別是蘇錫常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的新特點,側重培養光伏系統安裝調試、光伏系統運行維護、小型光伏系統集成、光伏產品銷售等方面的能力。樂山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專業名稱為硅材料技術,培養光伏材料加工及應用。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名稱為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光伏系統硬件電路設計,光伏工程現場施工及從事光伏電力系統的調試、維護、運行和管理工作。
二、對光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光伏人才變得非常緊缺,這將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的大力發展。目前還沒有形成非常完整、成熟的光伏技術人才培養體系,人才的后續供給速度趕不上光伏產業發展的速度。因此,建立合理的光伏產業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光伏產業輸送優質專業人才,是我們高校面臨的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光伏專業是一個全新的專業,因此與學校特色相結合的太陽能光伏專業培養方向的研究有利于我校太陽能光伏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太陽能光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和實施。
本文主要針對光伏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幾點見解,以期為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為培養光伏產業發展所需的優秀和創新性人才提供借鑒。
1.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為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光伏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結合目前光伏崗位需求以及高校的辦學條件,需要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現主要崗位群主要有單晶硅棒生產、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光伏電池生產、光伏組件加工和光伏發電系統施工,其中前四個崗位人員需求量大,但對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很多初、高中生經過短時間培訓就能勝任。而在光伏發電系統施工方面由于我國起步較晚,目前國家對光伏電站建設的支持力度較大,此類光伏發電技術施工人才需求非常的急缺,需要系統地掌握儲能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相關的基本理論與技術,能進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制備、性能測試及設備運行與維護,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可以對課程整合和調整。
在課程體系設置中,把重點放在硅棒制備工藝流程及原理、太陽能電池制造工藝流程及工作原理、光伏系統的工作原理和設計、CAD技術、電子線路知識和電氣控制技術知識,加強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技能、光伏材料和光伏系統檢測、PLC、單片機等控制器件基礎知識的培養[1-3]。
2.加強校內外實驗、企業實習基地建設
企業非常看重學生的職業素質,如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求知、學習能力、現場管理和組織生產的能力、團隊合作等,這些素質很難通過一兩門課程來培養,需要通過大量的校內外實驗和實習來進行職業素質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們對光伏這個產業的興趣,認識到光伏行業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其次通過實驗和實習重點加強學生對單晶硅片制造加工流程、光伏電池生產工作流程、晶體硅光伏電池組件制造工藝流程等認知和理解,增強學生對機械設備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吃苦耐勞和敬業精神[4]。
3.構建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作為一門新開的專業需要有一個強大師資隊伍,上海電力學院有光伏行業最知名的教授之一,楊金煥,是中國光伏行業的元老之一。南開大學的光電子所是國家863計劃之一,他們研究的電池專門供給中國的衛星做空間電池。四川大學的材料科學系馮良恒教授也是國內光伏行業領先學者之一,主攻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筆者認為,一個學科要發展,首先要有好的學術帶頭人。因此,要大力引進國內高水平大學師德好、學術造詣深的人才擔任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學術帶頭人。在此基礎上引進相關方向的優秀青年博士,為現有師資隊伍注入一股具有活力與創造力的新鮮力量。采取老教師帶新教師的方法,盡快提升青年博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素質,使青年博士在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創造力的優勢,加快整個專業的發展。
三、總結
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光伏專業人才變得非常緊缺,光伏人才培養要結合目前光伏崗位需求以及高校的辦學條件,凝練出該專業的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光伏產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光伏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文萱. 高職院校光伏專業建設的探索[J].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11(2): 35-37.
[2]肖志剛, 蔣瑤, 尹紹全等.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課程改革研究[J].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28(11):61-64.
[3]張巧杰,白連平,楊秀媛.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課程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學論壇,2014,41:131-132.
[4]杜柯. 以“項目任務驅動法”為核心的光伏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體系與教學設計[J].理論研究,20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