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瓊


【摘 要】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會計電算化是中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實訓課程一直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困境,而翻轉課堂可以讓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走出困境。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翻轉課堂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8-0163-03
會計電算化作為中職院校會計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結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實訓教學目標重在傳遞知識,更側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崗前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術應用能力的關鍵環節。而傳統教學普遍采用“課上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操作”的模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高,難以學以致用。翻轉課堂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微視頻資源為載體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習效果。本文以中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崗前實訓課程為例,研究在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一 會計電算化專業崗前實訓教學的現狀
當前中職教學突出以教師為中心,實訓教學中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會計電算化崗前實訓教學也因此產生了一些問題。
1.教學內容滯后,教學目標不合理,與用人企業需求相脫節
會計軟件涵蓋財務、采購、銷售、庫存、生產制造、質量監控等各種業務的ERP軟件,涉及知識面很廣。但目前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大多只講授財務部分的知識及其應用,知識落后于企業實際應用,無法體現ERP軟件的核心管理理念,與企業的人才需求脫節。
2.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果不佳
目前,教學中教師流暢講授案例以及演示某會計軟件的操作,學生模仿練習。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因案例數據是前后關聯的一套完整的企業賬務數據,遇到問題時,首先是尋求教師的幫助而不是獨立尋找解決的辦法,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3.實訓課程課時有限,方法單一,難以提升專業能力
目前會計電算化一般只設置36學時或54學時,很多實訓任務教師布置后,課后學生應付完成作業,做作業時條件一旦改變,就會問題百出,這種訓練的模式讓學生缺少想象力和創新精神,難以升華所學知識。
二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
在翻轉課堂(inverted classroom)下,教師使用錄屏軟件來錄制課堂上播放的PPT及講解聲音,形成的微視頻、微課件等課程資源。教學視屏短小易懂,每個視頻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10分鐘左右,視頻中只出現一只手在紙上書寫教學內容,就像師生同坐一桌,在一張紙上講解,供學生觀看并可以在不同時間多次進行學習。在云平臺教師及時匯總、點評和總結。課堂上,在教師輔導下同學們展開個性化的學習,使得課堂變成一個解決問題、相互探究、合作學習的地方,教學結構實現了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的新模式。
目前,會計電算化崗前實訓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有:ERP沙盤模擬實驗和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等。ERP沙盤模擬實驗模擬生產性企業運營,通過學生分組合作進行企業戰略規劃、預算、ERP流程管理等一系列活動。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模擬真實企業的工作環境與崗位、政府機構和服務公司,讓學生體驗身臨其境的會計工作及其相關內外部企業單位實務的崗前實訓。
為了更好地應對當前會計電算化崗前實訓課程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會計人才,該課程需要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互動平臺、課程評價模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結合翻轉課堂這種新穎的教學理念為崗前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三 翻轉課堂下的會計電算化崗前實訓課程教學模式
會計電算化崗前實訓課程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案設計(以采購結算模塊教學為例)。
1.教師完成課前準備工作制作好教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采購結算模塊教學教案,見表1。
2.開展在線教學、搭建互動交流平臺
教師在課前采用微視頻、微課等形式將教材中的理論和實踐操作形象化為音頻、視頻等數字化的資源開展在線教學,提升學生會計實驗學習的持續性。精心設計教學資源,完成采購結算業務的碎片化,如“5分鐘學會普通采購業務處理流程”“8分鐘學會從請購單到入庫單的業務操作”“5分鐘學會采購運費處理”等微視頻,通過會計實驗教學課程網站和ACOD點播系統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會計實驗的預習與復習并在線答疑。將采購與結算的關鍵理論和實踐知識碎片化、模塊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更好更快地接收和內化相關知識。
學生觀看視頻后協作完成采購管理模塊實驗,以某組7名學生代表運營的明達筆業有限公司案例進行介紹,該公司2014年1月份發生的部分采購業務有:
1月1日,根據生產計劃,生產部提出采購申請,要求采購20盒。采購部李明向供應商詢價認為嘉禾公司的報價最合理。1月2日,上級領導批準同意向嘉禾公司訂購筆殼并簽訂采購合同。1月3日,收到嘉禾公司發來的筆殼20盒并驗收入庫,同時隨貨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運費發票。1月3日財務部據業務部交來的發票開出轉賬支票付清貨款。
學生分6組(每組負責一個企業),每小組7人,組內定角色,各角色崗位分工如下所述(見表2)。
在處理業務時若遇到問題怎么辦,經小組討論或組間交流后得到解決辦法,確認正確后重新審核、結算。各小組各司其職完成系統業務處理后,演繹業務處理流程(見下圖)。如情境演繹“采購結算業務流程演繹”“采購系統中普通采購結算業務處理”“采購退貨業務處理”等問題探究,各小組內討論形成結論后,向班級闡述小組觀點,其他學生指出問題并為其打分,再由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綜合點評,回答學生問題、為各小組打分。
在處理業務時若遇到問題時,經小組討論或組間交流得以解決。各小組各司其職完成系統業務處理后,演繹業務處理流程如“采購管理系統的審批手續與票據的填開”“采購結算業務流程演繹”“采購退貨業務處理”等問題探究,組內討論后闡述結論,其他學生提問并打分,最后由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綜合點評,回答學生問題、為各小組打分。
教師課下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如QQ、微博等與學生進行隨時隨地的溝通和交流。向班級成員發布專題討論如“采購運費如何處理”“各單據的傳遞順序、傳遞聯次有哪些”等追加問題,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在線探討,使教學內容得以延伸。教師通過在線互動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態,收集和歸納學生的問題,以備課堂輔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創建評價考核模式
課程考核是課程教學的關鍵環節,是檢驗課程教與學效果的有效方式。翻轉課堂的微課程知識和能力體系能夠提供足夠多教學資源,學生可按需進行學習,實現了個性化的分層次教學,需創建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多元化的課程考核模式。
第一,考核方式多樣化。翻轉課堂理念下的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考核,除了無紙化的考核方式之外,還應結合在線平臺來檢測學生的學習過程。比如,教師可以定期將會計電算化的考核內容通過網絡發布給學生,學生在線完成考核任務,教師根據反饋的信息給予評價。第二,考核內容綜合化。翻轉課堂理念下的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考核內容不僅包括理論與財務軟件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還應注重對學生參與度的考核,教師通過參與的過程,去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更有效地監控實訓教學過程和評價學生實踐效果。
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中等職業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崗前實訓尤其重要,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它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和協作學習的能力。然而,要想將該理念進一步應用于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中,
還有一些問題亟須解決。如微視頻、微課的制作,這些數字化的教學資源是實施翻轉課堂的前提條件。學生要在課下自己觀看視頻,做習題,達到教師課上傳授知識一樣的效果,這就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自律性和意志力,如何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及時糾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耐心?因此,持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翻轉課堂實施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金雷、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2]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3]張國榮.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新思路[J].大學教育,2013(13):135~137
[4]張新明、何文濤、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PC 的翻轉課堂[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