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
【摘 ? ?要】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生物這門課程是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感受美妙自然的一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親自動手實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實驗課。然而,由于課程的緊迫性以及很多學生,老師的錯誤觀點,實驗課的地位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這使不少學生失去了學習生物的興趣。
【關鍵詞】生物 ?實驗 ?現狀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07
相信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對于生物這門學科在初中最大的印象就是可以走進實驗室,與各種標本,各種新奇的儀器等等打交道了。所以進入高中,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抱著這樣的希望:走進更加高大的實驗室,了解更多的新奇生物,懂得更多的生物知識。然而,進入高中不久,很多學生就會發現事實并不是這個樣子的。
既然我們要探討的是高中的生物實驗課,那我們就從最基本的開始談起。什么是高中生物?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中的一個科目。高中生物課程將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尤其是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正是由于生物課程的實驗趣味性,很多高中生對生物這門課程都有較大的偏愛。那么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生物又有什么意義呢?僅僅是為了在高考中取得較好的分數,進入高一級學府嗎?我認為學習生物的意義遠非如此。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在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珍愛生命及環保意識等方面具有直接作用和顯著的優勢。中學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課程,擔負著培養生物人才的使命,只有當其課程誘發了學生對自然的好奇心,激發了探究的興趣和欲望,習得了分析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他們對生物科學的需求才是持久的,才能激發出學生無盡的學習力量。另外,由于生物科學與人及自然界的緊密聯系,它在唯物觀點、辯證統一觀點培養,用動態、變化、發展的觀點觀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綜上所述,生物這門課程占有非常大的地位,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事實卻并非如此。因為對于很多老師來說,生物還是一門所謂的“副科”。
接著我想談談的就是對于生物課來說很重要的一部分——實驗。正是由于實驗所要求的動手能力及探究能力才培養了一大部分生物愛好者。那么什么叫生物實驗呢?簡單的來說,就是進入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實際動手運用顯微鏡等比較尖端的儀器研究生物的分子,組成及其他生物知識。因為生物是一門要求動手能力非常強的科目,所以實驗自然在整個生物課程的無論是學習還是教學過程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既然從理論上來說,生物實驗如此重要,那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會對這一模塊相當重視。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了解到的情況是這樣的:對于文科生來說,即使開設了生物課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很多班主任仍然會打著高考的幌子,占用生物課,也就是說對文科生來說,這門課程只是一個擺設。那么對于理科生來說呢?生物課程應該是必需的吧!但是在所有的理綜課程——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課程中,生物往往是最不受重視的;是在三門課程相沖突的情況下,生物必須讓步的地位。正是因為在如此緊張的時間里,很多生物授課老師必須爭分奪秒,講解書本知識,對于實驗課,自然也就會出現置之不理的狀況。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削弱很多學生學習生物課的學習興趣。
那么現階段我國高中的實驗課的開展實際情況是什么樣子呢?首先,就是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對于中學生物實驗的錯誤觀念,認為做實驗是浪費時間,與其有那個閑工夫還不如讓學生多做幾道題,鞏固一下知識,爭取高考時多得幾分。不得不承認的是,高考作為我國主要進入大學的途徑,所有的高中生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高考取得高分。因此,這也就導致了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擺設”效果。其次,很多老師,甚至是生物老師自身都會忽視實驗課的重要性,會認為生物課實際上只要把知識點記熟,把極少量的定義及公式死死地套住就可以了,所以很多老師就生物課而言存在著照本宣科的現象。所謂的“生物課”就是背誦課,老師上課直接用投影儀投放所學章節所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學生花一半的時間抄寫,剩下的時間背誦就可以了。再者,就是多媒體的應用。不得不承認,多媒體的引進不僅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讓所學的知識動態化,更加方便同學們的記憶。然而,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對于生物教學來說,多媒體確實方便了學生們的記憶,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師在授課之前就會在網上下載相關的實驗的視頻,以供學生們觀影。在未引進多媒體之前,老師必須自己準備實驗在上課演示,并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性,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觀察。所以引進多媒體之后,學生們也就沒有對應的機會,老師也會相應的省去實驗演示。這也是為什么會形成現階段我國高中生實驗課的擺設現象。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既使在每學期期末或檢測的時候會有實驗課的考試,也就像一個約定俗成的一個規矩一樣,老師會根據同學們平時的上課表現大概給一個分數,而且差距并不會很大。因此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實驗課也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一門課程。
面對高中生物實驗課岌岌可危的現狀,我們應該怎么辦呢?首先,當然對癥下藥,無論是授課老師還是學生家長,還是學生自身必須樹立正確的觀念。實驗課并不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其次,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一定的強制措施。無論是教育部、學校領導,必須重視生物實驗課。不僅對于平時的教學還是期末或平時的測驗都必須按流程走。該進行考試測驗的必須進行考試測驗,而且對于摻有水分的現象必須嚴肅處理。最后,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引進多媒體當然有其自身的優勢,提前下載相應的教學視頻當然是一個不錯的讓學生了解記憶相關知識點的方法,但同時,也必須注重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在觀看完畢后,老師也應該親自為學生演示相關實驗,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因為只有這樣,生物課才能吸引更多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老師來說,平時多進行生物實驗大賽,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的記住知識點,也讓學生的乏味煩躁的高中生活多了一絲樂趣。
總之,無論是哪一門課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對于生物實驗課同樣如此。只有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達的要求,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