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摘 要】高中政治課一直采用教師占據課堂教學主導地位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講”為主,這種教學模式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改變課堂教學面貌。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31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高中教育階段的必修性基礎課程,是一門智育與德育并兼的課程,并且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在新課程改革進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作為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探索和實踐,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要積極找到解決方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導學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政治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政治學習,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
導學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大差別,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模式,有固定的教學環節和教學程序,并且每個環節和程序都有具體的目的和方法。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正確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導學式教學,發揮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兩方面作用,并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把每個教學環節都做到最好,使導學式教學模式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導學式教學模式做了以下探究。
一、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主導課堂,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弊端,特別是對于高中政治這種理論性強的學科來說,學生容易陷入“讀”“寫”“背”的學習怪圈。導學式教學是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能夠使政治課堂更加有活力。導學式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鼓勵學生自學教材。這是導學式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前提和基礎。要求學生在課前自學教材,根據認知能力獨立閱讀教材,根據理解能力獲取教材知識。自學教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在高中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自學教材也要求教師參與其中,學生的知識水平畢竟有限,并且學生都有惰性,教師要做好指導和督促工作。在政治課堂上,教師要利用課前的十幾分鐘,對學生的自學效果進行檢測,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提出幾個相關的思考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課堂教學的下一階段做準備。
2.討論交流。這是最能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環節,也是活躍課堂氛圍的需要。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導學式教學中,更加注重課堂的互動性。因此,教師要做好討論交流。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問題的討論和交流,為學生創造表達自我的機會。討論和交流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問題的價值性。
一般來說,政治課堂討論的問題來源有兩個途徑。一是學生在自學教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二是由教師提出,教師在備課工作中,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和課程標準,從教學重點和難點中,精心提出問題,并且,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趣味性,要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正確的消費觀時,可以從實際生活入手,詢問學生日常消費情況,了解學生的消費觀等,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
3.教師的引導作用。導學式教學強調教師引導和學生學習相結合,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討論交流環節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例如在學生無法充分理解一個概念時,教師要適時進行集中的精講,幫助學生掃清學習障礙。由于學生水平有限,教師還要把握問題的價值性、思路的清晰性、邏輯性的準確性等因素。
4.評價總結。評價總結是導學式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整理和歸納。在每個討論和交流環節過后,都要及時進行總結,明確問題的答案。不僅要為問題進行總結,也要對課堂教學的過程進行總結。導學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斷的進行反思和總結,揚長避短、查漏補缺,使導學式教學模式順利進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導學式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導學式教學有其固定的教學程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政治課程有大量的知識點需要記憶,理論性較強,因此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政治課程缺乏興趣,教師要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政治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提問題時,要考慮問題的趣味性,要能夠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在討論交流環節,也要為學生創造發表獨立見解的機會,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傳統政治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氣氛是沉悶枯燥的,不抑制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在導學式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教師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與學生做師生,更要與學生做朋友,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的地位高高在上,已經不符合現代教學的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優缺點,才能幫助學生取得進步。教師還要注意教態,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總之,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程的熱情和信心。
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導學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例如,教師要給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和表達空間,讓學生主動感悟、主動獲取知識和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導學式教學順利進行,并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在實踐一種教學新模式時,要積極進行思考和總結。在導學式教學中,要精心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并且隨時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切實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和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