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穩 王軻


摘 要:在我國林木業產品加工與貿易迅速崛起,林木業產品貿易量大幅增加,并且在貿易總量、類別、結構、流向上產生了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基于“中國經濟統計數據庫”中我國1994年至2010年林木業產品進出口統計數據,分析我國林木業產品當前貿易結構、現狀及特點,總結目前林木業產品進出口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態勢,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林木業產品;進出口貿易;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穩定的增長,城鄉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我國林木業產品的市場需求直線上升,國際進出口貿易參與度也越來越高。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林木業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的超級大國之一,林木業產品的國際貿易在我國進出口產品中所占份額逐年增加,世界對中國林木業產品貿易的關注也逐漸提高。
1 我國林木業產品進出口現狀及特點
1.1 概念界定
從國際通用的統計口徑來看,根據FAO的定義,林木業產品包括以森林資源為基礎生產的木材和以木材為原料生產的各種產品,主要包括原木、鋸材、木質人造板、各種木制成品和半成品、木漿、以木材為原料的各種紙及紙制品、林化產品等。我國的統計口徑中,林木業產品不僅包括林木業部門和其他部門生產的上述產品,還包括種苗、花卉、林化機械、園林機械、林區土特產品、林果類產品等。普遍意義上,將林產品界定為林木業產品、林化產品、竹產品、經濟林產品的統稱。
本文主要以林木業產品為研究對象,并選取紙及紙板(未切成形)、紙漿、鋸材、原木等主要林木業產品作為代表,考察林木業產品出口狀況;選取家具、鋸材、紙及紙板(未切成形)等林木業產品作為代表,考察林木業產品進口狀況。
1.2 我國林木業產品進口現狀及特點
1.2.1 林木業產品進口額已躍居全國進口商品之首,進口依存度進一步上升
近幾年,林木業產品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進口商品之一,原木、鋸材、膠合板、紙漿及紙等林木業產品的進口量呈現出持續高速增長的趨勢,1991—1997年中國林產品進口總額由原來的世界第7位上升至世界第3位,其中林木業產品進口總額增長了173.7%,遠超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在我國政府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之后,林木業產品進口總額和進口總量逐年增加,截至2004年我國林木業產品進口總額為163.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7.17%。目前林木業產品進口用匯已經成為我國繼進口石油、初級形態塑料等產品之后的少數幾個用匯大戶之一。
圖一、圖二顯示了我國1994年至2010年幾種主要林木業產品進口量變化趨勢,從圖中可以發現紙漿及原木進口量漲幅巨大,鋸材在2000年后進口量增速加快,紙及紙板的進口量先增后降。
1.2.2 進口林木業產品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紙漿、鋸材、原木成為主要進口產品
其中1994年四類林木業產品進口比重與2010年相比,紙及紙板比重由61%下降到17%,紙漿、鋸材、原木比重由1994年的16%、6%和17%分別上升到39%、17%和27%(見圖三、圖四)。
這說明我國林木業產品進口結構出現了巨大變化,作為基礎性木材資源的紙漿、原木和鋸材持續高速增長,而作為加工型產品的紙及紙板進口量顯著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護森林資源,國內木材產量逐年減少,本土資源的供給量逐漸減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原木和鋸材的進口關稅逐步取消,原木和鋸材的進口出現高速增長。
1.3 我國林木業產品出口現狀
1.3.1 林木業產品貿易具有單向補缺型貿易的特點,出口量較少
由于我國森林資源匱乏,資源稟賦低,人均木材蓄積量僅8.6立方米,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因此我國的林產品貿易主要是補缺型的進口貿易,出口量很小(見圖五)。以1998年為例,我國6大類林產品(原木、鋸材、膠合板、單板、紙漿和廢紙、紙和紙板)進口總額已達63.4億美元,而同年上述產品的出口總額卻僅為3.35億美元,僅相當于進口額的5.3%。
1.3.2 出口量逐年增加,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短期下降
2000年我國林木業產品出口呈上升趨勢,比1999年增長27.28%,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三年是林木業產品出口總額增長最快的三年,環比增長率為26.46%、33.42%和26.68%。2009年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林木業產品需求市場壓縮,其他國家林木業產品需求受到很大影響,進而影響到我林木業產品的出口,出口額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環比下降2.25%。金融危機過后,自2010年起林木出口重新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并呈現出增長趨勢。
1.3.3 林木業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出口產品集中度高。木材制成品是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且出口量不斷增加
林木業產品的出口中,木材制成品的比重顯著增加,出口的林木業產品主要以家具為主(見圖六)。出口結構逐漸由資源型產品向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如家具等產品轉型,林產品出口結構日趨優化。到2010年,家具出口金額急劇增加到330億美元,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產品。
2 我國林木業產品進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2.1 進出口依存度增加,威脅木材產業安全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林木業產品的進出口受國內森林資源稟賦的直接影響較大。我國森林資源雖然總量上具有優勢,但人均水平卻是十分匱乏的。林木產業的發展非常依賴進口,進口依存度日益增加,原料型木材資源越來越依賴進口,這樣長期下去很容易受到國際木材市場波動的影響,使我國木材產業逐漸失去獨立性,進而有可能影響到國內木材的安全。
2.2 林木業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
我國林木業企業受到我國經濟長期受計劃經濟遺留的影響,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存在企業負擔嚴重、員工素質低、技術水平低等缺陷,基于此陷入企業生產效率低下、產品質次檔低的困境,致使我國林木業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此外,林木業企業的領導者普遍缺乏行業專業的管理和營銷經驗,最終導致我國的林木業產品很難進入國際市場的貨架。
2.3 國外貿易壁壘和反傾銷力度日益加大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打響貿易反傾銷的槍聲,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盛行,所采取的形式也從過去傳統的以關稅、配額、許可證為主的貿易壁壘發展為新型的以反傾銷、保障措施、技術標準等為主要代表的貿易壁壘。我國出口的林木業產品僅靠傳統的價格手段很難打入國際市場,還很容易招來進口方國家的反傾銷調查。世貿組織曾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是受到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許多國家處于對林木業具有的重要戰略意義的考慮,對林木業產品的價格加以嚴格保護,從宏觀上阻礙了林木業產品的貿易自由,對我國林木業產品的出口產生較大障礙。
2.4 我國國際貿易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林木業生產部門較之其他生產部門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體現在林木業生產不僅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同時還關系著間接的環境效益,因此需要借助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制定對其進行保護的法律法規。然而,事實是目前林木業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只有部分聯合其他部門制定的以通知形式出現的條例,這些條例缺乏專業性與強制性,在實際操作中陷入困境。
3 結論與對策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我國林木業產品進出口貿易量逐年增加,呈現出長期增長趨勢。同時林木業產品的依存度和進出口集中度較高,雖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林木業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但面對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我國林木業產品依然缺乏強勁的競爭優勢,面對國際上重重的貿易壁壘,國內相關法律的不完善與漏洞,也給林木業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爭取優勢增添了一分困難。
基于以上分析和結論,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3.1 加大人工木材資源培育力度
面對日益增長的林木業產品進口量和進口依存度,木材產業獨立性的喪失逐漸成為產業安全的最大威脅。要從根本上解決國內林木業產品的供需缺口,我們必須從過度依賴國外林木業產品進口轉向發展國內森林資源上來,重視發展人工培育的森林資源是解決林木業產品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應通過政策調整,引導人工用林的建設,如提供資金保障、解決貸款擔保問題、明確產權和經營主體、進行補貼等方式,鼓勵人工用林基地的建設,緩解國內林木業產品的需求壓力。
3.2 優化林木業產品的出口結構,加大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
基于我國林木業產品具有貿易單向補缺型的特點,綜合我國林木資源豐富和勞動力充裕的現狀,我國應增加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通過進口原木、鋸材等加工程度的原材料型林木業產品,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稟賦開發深加工產品,生產具有競爭優勢的制成品如家具、人造板等林木業產品并出口,獲取高額的附加值。不僅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同時能夠增加我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鞏固和開拓市場。
3.3 充分利用海外資源,依照我國林木產業發展導向,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
林木業產品生產企業應積極結合我國林木產業“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產業發展導向,吸引外資及國外先進科學技術,采取投資與合作并重的戰略,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帶動自身發展。我國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安排計劃,為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提供了機遇,特別是對于森林資源豐富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以及我國林木業產品主要輸出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應加大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充分利用海外有利資源,進行有力的貿易政策安排計劃,從而獲取貿易主動權。
3.4 提高林木業技術水平,增強林木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提高科技水平對于提升林木業產品的貿易競爭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林木業生產企業的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許多具有價格優勢的產品沒有將這一優勢轉化為國際市場上實際的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林木業產品質次檔低,缺乏規模化、標準化,在出口貿易中易遭受進口國家利用技術貿易壁壘進行阻攔。因此必須通過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林木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3.5 積極適應貿易規則,重視貿易政策和法律的運用
在林木業產品的國際貿易中,我們要熟悉各國的貿易規則,積極適應不同國家的貿易規則,合理避開貿易壁壘。同時完善本國的貿易政策、法規,通過貿易政策、法規的協調和干預作用,規范促進我國林木業產品貿易的發展,最大限度的爭取國際市場,同時對自身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顧曉燕,聶影.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貿易結構與林業經濟增長[J].經濟問題,2011(8):34-37.
[2]陳立橋,陳立俊.林產品貿易政策對林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41-46.
[3]管玉濤,吳微.中國林產品貿易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09(2):79-81.
作者簡介:
王志穩,男,1974年出生,北京人,海淀區地稅局,經濟師,學士學位,主要從事經濟方面研究。
王軻,女,海淀區地稅局,經濟師,碩士,主要從事經濟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