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學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大,同時教學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主要是對于目前多數幼兒園對于美術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簡單介紹,同時也對于美術教學方式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可以對于以后的學前美術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學前美術教學;教學改革;創造力;教學方式
一、前言
隨著教學計劃的調整,我國關于學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學前美術教學也成為了一門非常有意義的教學課程。在孩子開始接觸美術的時候,腦子里沒有關于美術的統一認識,這個時候也就能夠塑造成不同類型的美術性格,因此作為幼兒園美術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注意盡量的發揮孩子的自主創新能力,激發出孩子內在的各種潛能,同時也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此外,學前美術教學也能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自我肯定程度,樹立起對于自己正確的認識觀念,加強與人交流的能力。正是由于學前美術教學有這些作用,我們才要更加重視這一教學內容,而首要的工作就是培養孩子對于美的正確認識,加強孩子對于美術的興趣,讓孩子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感受到快樂。
二、學前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對于我國目前各個地方的幼兒園美術教學進行細致研究,不難發現我國的學前美術教學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忽略了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只是注重技能學習
學前美術教學是孩子對于外在世界進行了解、表達的一種手段以及途徑,特別是這個時候的幼兒頭腦中沒有關于美學的半點認識,在像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之下,因此學前美術教學也帶著很強的啟發色彩。不過現在有些幼兒園的美術教學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一味的注重對于幼兒畫畫技能的提高,讓孩子對照著已有的圖畫來進行畫畫然后上色,而忽視了對于孩子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不但會扼殺孩子的想象能力,而且也會使得孩子在以后對于其他各科的學習中缺乏創新性。
(二)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內容過于枯燥
由于受到傳統環境的影響,學前美術教學的內容非常單調,而且教學手段也比較單一。幼兒園美術老師通常會認為美術教學只是教會孩子們如何進行畫畫,如何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的美術品等等,教學形式也比較統一,不能因地適宜,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同時也沒有把課堂中的美術教學和具體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從生活出發來進行繪畫,這樣也就無法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同時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也得不到有效的激發。
(三)不注重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學前美術教學中的教學形式多數為老師找到一副圖畫當做典范,然后學生照著進行繪畫,各個學生之間都是在獨自進行繪畫,這樣在美術課堂中就無法培養孩子的交流溝通能力以及與別人一起協作來完成一副圖畫的能力,在繪畫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之間也缺少一定的互動。
三、學前美術教學的改進思路
(一)注意發掘孩子的美術潛力
學前美術教學可以有助于孩子從小就樹立起良好的自己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于孩子的創新能力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像在美術課上如果要讓孩子畫一只孔雀出來,首先就需要帶著幼兒園學生到動物園或者是孔雀飼養地進行參觀,讓孩子通過獨立的觀察來進行繪畫,這樣不但可以加深他們對于孔雀的認識,而且也能夠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
(二)實行鼓勵式的美術教學方式
小孩子因為還沒有發育完全,比較調皮好動,而且自己的想象力也和成人有所不同,觀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這樣我們就不能再按照一個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對于孩子的繪畫作品也應該給與更多的鼓勵而不是責罵。如果孩子完成了一副繪畫,學校老師以及家長發現這幅繪畫有點不合常理也不能直觀的將其看做是小孩子在故意調皮搗蛋,比如在美術課上,老師要求孩子畫自己的媽媽,而有的孩子則華麗很多密密麻麻的小黑點,老師看到后不解的問為什么要這樣畫,這個學生回答說想畫在風中的媽媽。這個時候如果老師只是從一個成年人的正常思維出發,發現這樣的作品就是一頓責罵,那學生的自信心必然會受到嚴重打擊,甚至還會對畫畫產生厭惡心里,失去興趣。因此在具體的學前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并且誘導他們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三)增加學前美術的教學內容
由于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因此我們在學前美術教學中應該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顏色鮮艷的彩筆進行繪畫,這樣也能提高孩子的創新能力。而如果在繪畫過程中,有的學生因為不小心弄臟教室或者衣服,這個時候老師也不能盲目的進行責罵,而是要正確的加以引導,告訴他們以后盡量要小心。同時在通過多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進行學前美術授課時,也要注意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不能扼殺學生的創新天性。
(四)加強孩子相互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
現在很多家里都只有一個小孩,這些小孩被父母視作是掌上明珠,同時也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而來到幼兒園之后,好多小孩子聚到一起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出現。這個時候老師就要注意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或者小活動來加強孩子的合作能力,讓他們在與別的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某個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同時也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相互幫助、共同成長。
四、結語
現在,隨著教學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對于幼兒園的學前美術教育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同時教學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調整,顯得更為人性化。我們需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出發,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思維,通過良好的教學手段來使得孩子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快樂,使得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越.游戲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現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吳麗芳.中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基本問題的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3]鄧琳.學前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218-219.
[4]張婷婷.就美術行為的整體價值看幼師美術教育[D].新疆師范大學,2012.
[5]高杰.學前美術教育的創新思路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222+158.
[6]李靜.美術教師專業化發展圖景:知識與行動的質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孫丹丹,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