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杰
摘要:高職院校注重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由此便相對地降低了對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但是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不容忽視的。鑒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就要以促進就業為前提,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以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本文從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現狀、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途徑和意義等三個方面入手,研究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育;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
因為高職教育的飛速發展,使高職教育下培養的學生得到了社會的重視,從而更加促進了高職教育對于大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視程度,在課程開設方面,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自然減少了語文教學時間,學校對于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高,久而久之,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由于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特殊性,加強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實踐證明,高職院校大學生如果語文能力強,在掌握其他技能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因此,積極開展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運用和提高其他專業技能。
一、當前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
語文課程的教學是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會將大學語文、現代漢語、應用文寫作等課程定為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或公共基礎課,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但是與課程地位產生鮮明對比的是,高職院校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一般,無論的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充分重視語文教學,更談不上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語文能力是學生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但由于語文課程并非專業課,也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很多學生并不重視。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多會將語文課當成“自習課”,在下面學一些其他的知識;從教師方面看,教師照本宣科,只教授課本內容,而并不會拓展相關知識;從學校方面看,語文課的課時比較少,一般一個學期就結束了整個大學期間的語文教育,考試題目也比較簡單,主觀題較多,題目比較隨意。
(二)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僵化
到了大學期間,應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語文教育本身培養的就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從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到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思維等,高職院校大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但是,目前的語文教學活動不多,并且方式方法僵化,多以班級集合的形式,在空間較大的教室進行,教師是課堂主體,以講授法為主,對教材內容進行有選擇的講授。這種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作用很小。
(三)語文教學的內容過于簡單
以普通高等學?!笆晃濉币巹澖滩摹洞髮W語文》為例,有些內容是與高中語文教材重疊的,選取的作品不多,學生并不能通過學習這一門課程而對中外文學建立起全面整體的認識。中國文學部分主要由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節選為主,只選名家名作的一部分,顯然這對于大學生來講,教材的內容不足、難度不大,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加之教師在課上很少引申,相關知識點的擴展不足,使得語文教學內容過于簡單。
二、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途徑
(一)端正思想,加強對語文教學活動的認識
高職院校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一切以促進就業為準繩,因此,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也要服從這一準則。但是,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端正思想,加強對語文教學活動的認識,無論的學校教務部門,還是教師、學生方面,都要從根本上加強對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首先,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并著重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可以為日后就業增添砝碼;其次,雖然語文知識與大多數的專業課程關系不大,但是要通過語文課程的教育來塑造學生的職業操守等思想品德素質;第三,注意語文教材中深刻的思想內涵對于學生相應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和提升也大有裨益,對此決不能放任自流,應當積極加以利用,切實發揮語文教學的價值,提升其教學活動有效性,為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生涯添磚加瓦。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運用在教學中的最顯著作用就是能夠同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了解更多的知識,并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大學語文》的課本里涉及到唐詩的內容,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到更多有關唐代文化的內容,或者播放《百家講壇》的相關內容,可以更加吸引學生,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渴望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實現有效性教學。
(三)啟發學生,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課堂上多發出提問,一步一步帶領學生走入課本知識,并旁征博引,讓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與課本知識有關的內容。例如《項鏈》一課,為讓學生認識瑪蒂爾德的復雜個性和文章主題,可以直接設置問題:你對瑪蒂爾德的認識?學生表達完自己的見解后,再設置問題:瑪蒂爾德能不能避免十年艱辛?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三、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意義
一般的高職院校會設置一個學期的語文課程,如果在課上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無異于浪費時間。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能夠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用的知識;其次,有助于學生日后邁向社會、求職應聘;第三,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語文教育在人的一生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更應該學好語文,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本文從當前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現狀、提高語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途徑和意義三方面研究了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由此得知,雖然目前語文教學活動開展情況不樂觀,但是只要提高了活動有效性,就可以極大程度地改善目前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李琦.淺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現狀及改革創新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2)
[2]于彩芹.談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改革與發展趨勢[J].語文建設,2014(02)
[3]鄭蘇.如何提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