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彬
日前,江西師范大學劉一儒老師發明了一種二維碼簽到的考勤系統,給12級傳播學院每位同學一個對應學號、姓名的二維碼,學生上課前掃一下,簽到名單就會導入電腦,老師能與原名單比對。以后幫人簽到、一人簽多人的現象將很難出現了。
看得出,該教師在“點名”這個細節上著實花了不少心思,自己的創新發明或許能提高點名效率,節省不少時間。但它真能讓當今大學生們坦然接受嗎?答案不言而喻,它一經出現,就遭到了諸多吐槽和謾罵,就連不少網友看后也紛紛直呼“喪心病狂”。
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并不可取,是教育者抓錯了方向,該抓的不應該是出勤率,而應是教育質量和教學方法。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學生自然會趨之若鶩,主動按時上課。對于那種照本宣科、不知變通的教學方式,教師磨的是洋工,學生耗的是青春。“二維碼點名”折射出“頭痛醫腳”的可笑一面,是高校教師錯開的藥方。真正的教育者根本不必在點名問題上大作文章,而應在教學藝術方面多研究,多創新。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