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
小時候,在老家農村看木匠、泥瓦匠、打鐵匠做活兒,他們的一舉一動在我的腦海里打下了深刻的印記。我是搞教育的,聯想到教師的工作,我以為,這些匠人的精神對于我們教師的專業成長而言,不無借鑒之處。
木匠是用木料修房子、打家具的。優秀的木匠了解每一塊木料的質地,在他們眼里,任何一塊木料不管它長短如何,形狀怎樣,都是有用的。一塊木料應該用在哪里,應該通過斧子、鋸子、鑿子、刨子的打磨做成需要的樣子,木匠都能獨具慧眼,量材而用。對于任何一塊木料,木匠首先要看它適合用在什么地方,用其所長,然后再加工,長的可以鋸短,彎的可以裁直,圓的可以修方,厚的可以改薄,最后把它用在房子上或打成器物。
學生們當然并非房子、家具等“器具性存在”,我們教師教書育人,和木匠造房子也有本質的不同,但我們也可以學習木匠那種對木料“獨具慧眼,用其所長”的精神,對學生多一點寬容,努力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讓學生人人成才。
理想的教育就是尊重學生個性、因材施教、讓學生人人成才的教育。“天生我材必有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都是從理想教育的角度來說的,相信每個學生都是能教好的,都是會成才的。那為什么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被教好,也沒有成才呢?那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還有缺憾,還沒有完全提供使每位學生成才的條件,我們教師還缺少教好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還在用應試教育“只看考試分數”這把“尺子”來量每一位學生,還不能因材施教,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長,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教育引導,讓他以特長成才。現時中小學單一的班級授課的狀況,制約了針對每位學生特點的因材施教。但我們教師要盡量關注每位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方面落后的后進生,樹立“多一把尺子就多一個好學生”的觀念,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多加教育引導,使他們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
泥瓦匠是將泥土與水調和成稀泥,用來敷籬壁、墻面或者用稀泥來做磚坯瓦坯燒成磚瓦的匠人。一攤稀泥,泥瓦匠可以用它來把不平的籬壁或墻面抹平,也可以用它來拌成方磚曲瓦。試想,干的泥土能敷上墻壁、做成磚瓦嗎?這肯定不行。泥瓦匠就是“和稀泥”的能手,只有稀泥才能敷上墻壁,做成磚瓦。
我們教師對待同事,也要學習泥瓦匠這種“和稀泥”的精神,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多些潤滑劑,減少摩擦力,為構建學校教師和諧團隊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師對待同事要真誠和氣,團結友愛,多一些圓通,少一些圓滑,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多說些贊美別人的話,少一些自我良好感覺,少說些自我夸耀的話。為人處事有時多“和稀泥”,不違背大的原則也沒什么錯誤,而且還能增進同事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
英國作家薩克雷在他的著名小說《名利場》中,借女主人公愛米麗亞之口說道:“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里面看見自己的影子。你對它皺眉,它還你一副尖酸的嘴臉。你對著它笑,跟著它樂,它就是個高興和善的伴侶。”這話用在對待同事的態度上,不僅是形象的,也是很恰當的。你對待別人是什么態度,別人也會還你什么態度。你挑別人的鼻子,別人就會挑你的眼睛。以和為貴,努力發現同事的優點,謙遜求教,大家才能在良好的團隊、良好的氛圍中共同成長和進步。教師都是知識分子,自我意識都比較強,大家要很好地合作共事,就要克服“文人相輕”的習氣,尊重同事,看重同事,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看重。
教師為人處世要圓通,但不是圓滑。圓通是靈活通達,圓滑則是打馬虎眼。為人處世中的“和稀泥”應該是圓通,而不應該是圓滑。譬如,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如果拿捏得十分合理,當然是圓通,若是只求不得罪人,未必合理,那就是圓滑;說得大家都很愉快,沒有造成什么不良的結果,可以算是圓通,說得大家都不相信,結果并不良好,那就是圓滑;存心要化解問題,便是圓通,存心推卸責任,就是圓滑。我們教師以“和稀泥”的圓通態度去與同事相處,就一定會營造出一種文人相“親”的和諧氣氛,不僅能心情舒暢地做好教育工作,也有利于學校教師團隊建設。
打鐵匠是用鐵錘把鐵打成鐵器或用具的匠人。打鐵時,先把一塊鐵放進爐火中燒紅,然后一手用鐵鉗將燒紅的鐵塊夾起放在鐵砧上,另一手舉起鐵錘用力反復錘打鐵塊,把鐵塊錘打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如鋤、斧、鐮刀等。打鐵匠打鐵是重體力勞動,是非常辛苦的,燒紅了的鐵必須趁熱打,拖延不得。平常人們所說的俗諺,如“話冷了說得,鐵冷了打不得”“趁熱打鐵才能成功”等,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對待教育工作,就要學習鐵匠這種“趁熱打鐵,敢打硬仗”的精神,不拈輕怕重,不懶惰拖沓,無論任務多重,困難多大,都要盡力把工作做好。
教師工作也是極其繁雜而辛苦的,要當一名好教師,必須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能夠吃苦耐勞,勇于擔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有什么不良習慣,或者有什么不當的學習方法,教師就必須及時予以糾正。一次不行就再次,再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多次,直至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為止。這個糾正的過程肯定很繁雜而辛苦,但不能視而不見,懶惰拖沓不作為,一定要趁熱打鐵,才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教師還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承擔教書育人的重擔,不畏困難,任勞任怨,教育好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教師必須自身師德高尚,練就自己教書育人的過硬本領,搞好教育工作,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才不至于誤人子弟。
總之,一名優秀教師,對待學生要有木匠的慧眼和寬容,因材施教;對待同事要有泥瓦匠的圓通,和諧共處;對待工作要有鐵匠的擔當,迎難而上。教師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和真才實學去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優秀教師。
(作者單位:四川南充市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