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春
【摘 要】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及整個英語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策略,培養語感,特別強調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但是,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怎樣讓學生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呢?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讓閱讀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呢?
一、在閱讀教學中要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閱讀材料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如果教師用對了教學方法,那么對學生的能力提高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同時使學生能夠發揮閱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使用任務教學法,將一段閱讀的主要學習目標標注出來: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找出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等,然后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組為單位,集體完成任務,最后評出“閱讀最佳小組”。教師將發現,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十分積極,能夠在閱讀任務重找到自己擅長的部分――有些學生重點查單詞,有些學生標出重點句,有些學生負責理解閱讀問題。通過學生的集體合作,一篇閱讀題目很快得到了解決,學生們通過互相交流和學習對閱讀理解的掌握更加深刻,并且,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更符合自己學習習慣的方法。再者,好的閱讀書籍也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一把利器。教師要科學利用英語閱讀材料,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前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花費大量的精力準備材料,但是大部分學生的知識積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因此,教師較高的投入無法得到高效的教學效率,原因在于教師沒有正確的選擇及科學利用英語閱讀材料。為了使學生學會有目的及有針對性地充分利用英語閱讀材料,教師在選擇英語閱讀材料時需注意書本的趣味性、多樣性、相關性和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只有充分做好教學的準備,我相信學生的能力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創設情境教學,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情境教學是在課堂上精心設置一些準真實性或者真實性的模擬的情境來對知識進行學習并且使用,從而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我們在運用了情景教學法的英語教學實踐中,要以英語課堂的教學作為主線,再加上各種方法來創設真實的英語語言情境并且加以運用,努力營造出英語氛圍,進行實踐交際。下面是關于Food and Drink的其中一個教學片段:
Tl(teacher):Look at the food and drink in this picture.They are very nice and delicious.I am very hungry and thirsty now.Are you hungry and thirsty now?
T2(students):We are very hungry and thirsty now.
T3:Do you know where to buy and how to buy these things?
Lets go and buy them together.
T4:Now I will give you about three minutes to prepare,and then you must come to the front and act.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根據對話閱讀,進一步進行自主創造,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校外閱讀淺顯易懂的能夠學習英語的報刊,可以利用模型、圖片、簡筆畫和實物等等作為教學教具,同時利用自己的教學動作、手勢和表情等體態,通過對多媒體的運用進行情境教學,充分在英語課堂中展示情境。從而讓閱讀教學更加的通俗易懂。
三、閱讀教學要注重與整體教學協調發展
英語是語言類學科,它都是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組成的,這四個要素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因而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活動、教學訓練也應將四者有機結合。閱讀能力是初中英語考試中重點考察的語言能力之一,以中考英語為例,閱讀理解題在試卷中所占的分值高達30%,同時,聽力、完形填空、書面表達及單項填空等題型也在直接或間接地考察著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完形填空為例:學生只有在理解短文大意的基礎上才能選擇正確的單詞來填空,可見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做好完形填空的基礎。對此,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必須以聽說讀寫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聽是判斷,說是表達,讀是思考,寫是延伸。這樣一來就使學生形成了以閱讀為中心,以聽、說、寫為輔助的學習模式,在著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四、注重課外閱讀,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局限在課堂閱讀,要注重課外閱讀的延伸,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這對閱讀教學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培養學生利用報紙、電視、圖書館、互聯網等多種渠道、資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僅僅利用課內閱讀資源是不夠的,英語老師要結合閱讀教學的實情,積極利用課外的閱讀資源,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這樣,學生的閱讀量就會有大范圍的提升,學生能夠接觸不同體裁和題材的英語文章,能夠了解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比如風俗人情等方面,會進一步理解英語語言的表達特點,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如今網絡資源可以有效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來,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便利,搜集英語報刊和雜志,選取合適的內容讓學生閱讀地道的英語文章,了解英美人的英語表達習慣和技巧,深化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認知程度,增強語感,以此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這些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資料,能夠讓學生了解異域文化的奇聞異事,感受到一種新奇的體驗,由此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因為通過閱讀的方式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學生會意識到只有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才能夠了解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從而激發了閱讀的動力,這種閱讀的主動性非常有助于閱讀教學的實施,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五、重視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如果注重自己的教學反思,積極的對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有一定的審視與思考,有效地進行反思能夠保障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在實踐過程和經驗積累中需要經常拷問自己:怎么樣的教學才能真正達到有用的效果?哪些教學又是低效甚至無效的表現?哪些教學的細節不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進?怎樣才能避免一些課堂上效果不大的教學方法等。例如,學生在學習了TableManners,Driving這些內容以后,教師就要考慮是否要將這些內容和某些國家的一些文化禮儀相聯系,讓學生不但要學會英語,還要了解某些國家的文化。教師在反思過程中充分認識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發揮的作用,更有效地掌控課堂,不斷完善課堂教學,在反思過程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不斷進步,使自己成為更優秀的教者,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過程,使得他們在日常交際中能夠自如的運用英語,不斷的掌握英語的運用技能和英語知識。所以,我們英語教師要不斷的增加自身的教學素質,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才能有能力去引導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索與體會[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0,15(12):131-132.
[2]海玉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