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壬戌 李艷麗
【摘要】高職學生的素質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如何通過體育教育平臺,最大限度發揮體育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通過對學生籃球參與的調查,結合體育教育教學理論,分析影響高職籃球教學優化的因素,為提升高職籃球教學效果提出實踐性依據。
【關鍵詞】籃球 認知 優化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92-01
1.高職學生參與籃球現狀調查
共向我院2013級學生發放問卷32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為90.3%,其中有效問卷267份,有效回收率為83.4%,具體為男生192人,女生75人。通過對學生的問卷整理,得出主要結果并進行相關分析。
1.1關于運動量的調查
通過調查,男女學生存在明顯差異。男生一般每次參與籃球活動時間在半個小時以上,而女生則是在半個小時以內。一方面說明由于本身性別差異產生的運動參與程度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籃球活動的整體特點是:男生的專注性與女生的隨意性。
1.2關于參與態度的調查
在關于籃球運動參與過程中,對待輸贏的問題上,男生和女生表現出一致態度。有45.8%的男生認為比賽贏比較重要,有43.2%認為重在參與;女生中有高達69.3%的學生認為籃球參與更加重要。整體來看,學生普遍認為重要的在于籃球參與、娛樂、體驗。這是一種好的運動參與態度,在實際教學中要把握住學生的這一籃球參與認知,指導學生的籃球教學與活動。
在參與籃球運動的感受調查中,分別有41.1%的男生和44%的女生認為在參與籃球運動后,心情相當放松。這說明學生對于籃球活動的主觀體驗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他們總體上認為籃球運動后,心情相當放松,運動熱情得以彰顯,自己主觀體驗良好。
在針對籃球運動參與動因的調查結果表明,男生最主要的動因來自自己本身興趣愛好,女生則比較隨意。這一調查結果告誡我們在高職籃球教學中,男生和女生學習出發點不同,要具體分析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材施教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
1.3關于參與場地的調查
在關于參與籃球運動場地選擇的問卷調查中,學生普遍選擇在學校活動,這一方面說明了學校體育場地是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主要場地,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在校外參與籃球運動的主動性不夠。
在對學生關于學校活動場地滿意度的調查中,整體滿意度為56.9%,不滿意的比例高達35.2%。發現學生對學校的場地滿意度欠佳。如何在現有場地設施基礎上,完善運動場地條件,發揮運動場館效用,這應該是提升高職學生籃球參與興趣,發展學生體育活動的主要突破口。
1.4關于參與途徑的調查
在獲取籃球知識途徑這一問題上,學生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他們普遍認為自己獲取籃球知識最主要的途徑是在電視和報紙,其次才是課堂,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出人預料。按照學習的一般規律,課堂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有近一半的學生卻對此予以否認,這一方面說明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學生籃球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前籃球教學模式的問題存在,警示我們轉變籃球教學方式迫在眉睫。
1.5關于參與形式的調查
調查顯示:男生和女生均有超過九成的比例認為,自己參與籃球活動主要和同學一起。這充分反映了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結伴意識。在關于參與籃球活動形式選擇上的調查中,學生有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主要是通過打半場的形式來參與籃球活動;而女生則主要選擇自由活動。這一方面是由于性別差異產生的參與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男生的好動性和女生的好靜性。這對籃球教學內容的制定和教學方式的選擇提供了一定的指導。
2.高職籃球教學優化對策與建議
2.1對策
(1)大力加強學生對籃球教學的認知教育。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向學生做籃球教學方法和教學練習手段的引導教育,提升學生的籃球教學認知,為改善體育教學課堂效果從組織教法上做大膽嘗試。
(2)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和場地器材的建設完善,不斷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知識能力水平,促進體育課堂學習效果優化;充分發揮現有場地器材設施的作用,及時修補壞置體育場地和設施器材,為體育教學和活動開展提供充分保障。
(3)大力倡導體育教學的性別、專業差異化觀念。通過調查,參與籃球活動的動因、形式上學生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這足以說明,在體育教學中,應該考慮性別因素對體育效果的直接影響。同時,應注意各個專業學生今后可能就業的職業崗位群體的需求,認識到體育教學的專業差異,服務學生的專業學習、發展。
2.2建議
本研究是針對我院學生的籃球認知調查,對問題的研究還欠深入和全面。建議今后可以針對更多院校學生樣本和體育教學項目開展更廣泛的調查研究,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不斷優化高職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 體育學院通用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社,2003年6月:24.
[2]唐曉嘉.認知的邏輯分析[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
[3]高靜美.基于認知學習的架構解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5.
作者簡介:
李壬戌(1982.05.22-),男,湖北十堰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職體育教學、體育教育。
李艷麗(1980.04.12-),女,湖北十堰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