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學校德育不僅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德育內容,而且要求學校德育要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學校德育不斷向家庭和社會延伸,又要求德育活動社會化,同時德育管理要科學化。
【關鍵詞】德育工作;陣地;閱讀;整體優化
德育目標是實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德育內容的確定,德育方法的選擇,學生品德的評定以及德育工作領導和管理等都要為實現目標服務。學校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及思維方式上出現的新特點,從培養跨世紀人才著眼,從抓實基礎項目入手,分階段分層次制定德育目標,形成目標系列。
一、要了解、研究現階段青少年思想發展的時代特點,從實際出發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對策
國家教委歷來十分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充實德育的內容。學校德育工作者要針對社會上的敏感熱點問題設計出符合學生道德要求的德育內容,解決思想實際問題。學校的德育目標應能較好地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代特征,變僵化的教育模式為靈活的教育模式,變封閉型教育為開放型教育。體現層次性和階段性,培養學生主動性、進取性,創造性個性品質,使學生能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范要求,能自覺將各項規范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需要和行為,引導小學生善于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對自己的行為作出準確的道德評價,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德育內容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務,當前的形勢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確定的。現階段,我國中、小學德育內容主要包括黨的基本路線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教育。小學生尚未成年,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重視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要以學校和社會生活中的事實力基礎,形成他們的道德觀念、概念,使他們理解行為的標準,明確對個人同集體、國家的關系,形成一定的道德概念,開始具備自我教育的基礎。在對小學生提出行為標準時,應該深刻說明其廣泛的社會意義。
二、課外閱讀是小學德育工作優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廣大中小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獲取豐富課外知識的主要渠道
搞好中小學課外閱讀對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中小學課外閱讀工作有較大進展,特別是“全國紅領巾讀書活動”和“我所喜愛的書”等活動搞得豐富多彩,在讀書活動中創造和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之一應放在為學生閱讀推薦圖書提供便利,加強和改善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和圖書配備,將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的閱讀活動與校、班會和團隊活動有機結合,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朗誦會以及書評、演講等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在活動中要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及價值觀、世界觀教育的主題。開展讀書活動要把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情感,提高他們的社會主義覺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觀、價值觀放在第一位,牢固樹立“讀書育人”的指導思想,這無疑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優化。
三、教材是德育的載體,課堂是德育的實戰地
小學德育工作者不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學內容與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還要善于設計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對其進行啟發、誘導、滲透、感染和熏陶,進行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德育滲透。既然教材是德育的載體,那么從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是課堂德育的前提。小學學科教學是一個人學習的起始階段,教學中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小學教材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有的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的是人類所共同關心的問題。具有時代感,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啟發性和創造性。如:小學教材涉及學校、家庭、動物、購物、時間、文具和飲食等多方面,這些教學內容都滲透著德育因素,對于這些內容,教師要善于挖掘知識本身的德育因素,同時選準語言知識和德育滲透的最佳結合點,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一。以知識為載體,抓住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于學科課堂教學之中。德育離不開課堂,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當中。
四、進行學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組織機構
學校需建立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德育管理的職責。由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從校長到最基層的班,可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系并溝通教導處、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系,這就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系密切,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從組織上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和優化。
隨著《教育法》和中央、地方有關文件的進一步貫徹和實施,遵循“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學校德育工作者精心謀劃,扎實工作,在新形勢、新背景下,將學校德育工作整體優化,以少年兒童為重點的德育教育一定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建國主筆:《學校德育工作案例解析》集錦,2014.11出版.
[2]《新形勢下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系統》系列叢書,2014.0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