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孝洋
【摘 要】現代技術教育是當今社會發展最迅猛的技術,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具備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處理、運用以及傳播信息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把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是時代賦予學校教育教學的新命題。本文筆者就小學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教學效果
現代技術教育是當今社會發展最迅猛的技術,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就應具備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處理、運用以及傳播信息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把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是時代賦予學校教育教學的新命題。
一、運用現代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強調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語文課的任務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敢于參與、樂于參與、善于參與。做到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了搜集、整理、利用資料的內容。我會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制作課件,然后在課堂上當小老師,配合著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件或是視頻給全班同學介紹本課的內容。同學們的積極性非常高,課下搜集資料,然后請家長幫助制作,再到課上給同學講解。如在教學《太陽》、《鯨》、《仙人掌》等科普短文的時候,大膽讓學生們上網搜集關于這些事物的資料,并制作知識小報,制作語文課的課件。同學們感到非常高興,并且有榮譽感和自豪感,于是各顯身手。有的做成了統計表的形式;有的則采取貼貼畫畫的形式。給那些電腦小天才一個用武之地、施展才華的空間,他們制作的電子小報、宣傳畫,版面設計新穎活潑、圖片材料色彩絢麗,真可謂巧奪天工、獨巨匠心,連我這個當老師的有時都自愧不如,不得不佩服他們。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可以為老師所用,同時也可以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幫手,使學生能夠充滿個性地學習,成就學生的個性。語文課上運用現代技術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課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同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可以踢好學生閱讀的能力,提高學生高效率地閱讀和檢索大量信息資料的能力。如通過網絡進行課外閱讀檢索、閱讀電子讀物。在我的教學經驗中,多媒體教學,不是教師的專利,要發揮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在讓學生預習時,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預習的好習慣,同時又鍛煉了他們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好習慣和能力,又會培養他們在課上的那種學習小主人的能力。所以我的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運用現代技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入情入境,使課堂教學鮮活、生動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尤其是中、低段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東西。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使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了。如在講授二年級課文《曹沖稱象》這一課時,如果只通過課本上的描述,這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不足以理解曹沖稱象的這個過程,而這一段恰好就是本課的重難點。所以我采用了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可愛的動畫圖像、條理清楚的過程、簡單易懂的語言使很多孩子在這一難點上有了更好的突破。巧用多媒體,不但可以使抽象的過程具體,也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生動。如《望廬山瀑布》一詩中所描繪的廬山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教學時,可根據各個教學重點環節,利用錄像分別再現定格畫面。像這樣運用錄像資料來展現其真實畫面,學生才能真切地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美麗和壯觀,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才有破竹之勢,學生的能力才能有更進一步的提高。我常有這樣的閱讀體驗:當讀到文章感人的地方,往往會鼻子一酸,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原始的感動。我想,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閱讀時我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體驗,我已經與文本進行了深入的心靈交流。這樣的閱讀才是全身心投入的閱讀,才會讓人感受到閱讀是愜意美妙的,是幸福溫馨的。但學生缺乏閱讀語感的積淀,對一些閱讀材料往往感悟能力不強,影響自主式閱讀的進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促成學生與文本心靈交流、喚起鮮明的“內心現象”,使學生也深得文章旨趣。又如《廬山的云霧》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廬山云霧的變化萬千,奇美幽靜,我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在圖中注上形容云霧的詞語,然后再讀課文,劃出描寫廬山云霧特點的詞語。為了讓學生完全入情入境,感受廬山的幽靜,感悟云霧的神秘,我運用多媒體,讓學生閉目聆聽描寫“廬山云霧”的錄音。錄音中悠揚的音樂,夾雜著清晨山中鳥叫的聲音,還有動情的描述。音樂的強弱,語調的高低讓學生眼前展現出了廬山云霧的美:時而如白云從身邊撫過,時而又如傾瀉而下的九天瀑布.學生投入地聽了,身臨其境。在談感受時,有的學生發自內心的說:“我仿佛置身于那神秘的云霧中。”還有學生說:“我一定要到廬山去,親眼看看那神奇多變的云霧!”至此,學生的感情體驗、心靈交流可謂是水到渠成。
三、結語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讓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形象、更生動,更有活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升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雷.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