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容
【摘 ? ?要】新課改的根本要要義在于追求課堂的有效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有多種手段,如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實物創設情境,圖片創設情境等。創設恰當的歷史情境,就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歷史情境 ?學習興趣 ?高效歷史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24
情境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那么怎樣才能設置出恰當的歷史情境呢?對此,筆者曾經做出過多種嘗試,具體歸納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構建生動逼真的歷史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更易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
如《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在講到“海上馬車夫”荷蘭的時候,即使教師用再生動的語言也無法替代《大國崛起》中對“17世紀中葉荷蘭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一段描述,因為它不僅僅運用了豐富的詞匯和充滿激情的解說,同時還配合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和電腦制作的動畫效果,將荷蘭的“觸角”伸向全世界,即刻便讓學生深深體會到17世紀中葉的荷蘭當之無愧的獲得“海上馬車夫”的殊榮,學生不禁議論紛紛,自己便主動提問:曾經的荷蘭為什么如此強大?后來為什么又被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趕超呢?
又如《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在講到“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教師可以先通過課件讓學生觀看大蕭條時代的照片資料,并扮演照片中的人物,再現當時的情境。然后,借助于一個特殊調焦的鏡頭,在大屏幕上放映了一幕關于1933年銀行提款浪潮的場景。再讓學生指出他們所看到的一切:人們的姿勢、穿著打扮、街道店鋪的標牌、建筑物……然后,教師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學生開始討論,學生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上千家銀行倒閉造成千家萬戶分文皆無的災難性后果。試想如果沒有多媒體教學來創設歷史情境,教師用再豐富的語言也難以再現經濟危機時大蕭條的場景,因而難與學生達成共識,進而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二、利用歷史圖片生動再現當時情境
歷史離我們很遙遠,但大量的歷史圖片卻為我們保存了當時的歷史資料。所以我們可以借助這些歷史圖片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引導學生學習。
如講古代史《隋唐璀璨的文學藝術》: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通過《畫中有詩》圖片,設置意境,讓學生“唐詩競猜”;用《飛天》的各種圖片,引導學生欣賞、了解敦煌彩塑。又如古代史《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秧馬”圖片,制成flash動畫,形象逼真演示出運用“秧馬”插秧比人工插秧的優點,讓學生一目了然。
中國現代史《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在講到“大躍進”運動中農業競相放衛星時,出示四幅大躍進時的壁畫:“刻舟稱瓜”、“一個蘿卜千斤重,四頭毛驢拉不動”、“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大麥穗,大玉米,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通過圖片設置情景,引導學生學習,形象地揭示了大躍進時期農業的浮夸風。
歷史上有許多杰出的歷史人物,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相關圖片,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唐太宗、武則天。教師可以收集他們各種形象的圖片,制成課件,引導學生通過圖片了解這兩個歷史人物,講他們的故事,整堂課學生興趣高昂,爭先恐后發言,課堂從始至終氣氛活躍、輕松、有效。
三、為學生展現歷史文物或仿制文物設置文物情境
文物情境具體內容包括展示文物及相關的影視資料,根據有關資料仿制文物,參觀歷史遺址、博物館等。
歷史敘述的是過去社會生活中的現象,教師的敘述無論怎樣形象生動,如果學生沒有視覺上的感受,印象都不深。教師借助直觀教具,再現歷史現象,讓學生從中感知遠去的歷史,觸摸遠去的歷史,以獲得直接體驗。
如學習戰國文化時,教師可以出示編鐘的仿制文物,讓學生紛紛上臺親手敲一敲,親耳聽一聽,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介紹編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參觀了秦兵馬俑坑,學生在腦海中就會再現當年秦滅六國金戈鐵馬的景象,就能認識秦國兵力的強大等。
四、通過精彩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道: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這說明,教師在精心設計課堂、創造氣氛的同時,應對語言進行潤色。生動、形象、幽默、藝術性的語言與情景的展示相結合,隨著歷史進程的繼續,或悲愴感人,或喜悅動情,達到藝術感染教育的效果,使學生頭腦中再現清晰的、真實的歷史。
如:我在講述鄧世昌犧牲時深情地說道:致遠號按照鄧世昌的命令開足馬力向敵艦吉野號撞去,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將士紛紛落水陣亡,鄧世昌也掉入波濤之中,這時,他的愛犬游過去救他。鄧世昌見全艦將士都壯烈犧牲,毅然推開愛犬,被波濤卷去……我在講到高昂處,提高了聲調,加快了節奏,講到悲壯處,降低了聲音,放慢了速度,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精神專注地聽講,深為鄧世昌的英勇行為所感染。
當然,歷史情境教學法的實施辦法很多,例如:故事、音樂、合理想象、懸念式結尾等等,都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但是,要想創設出成功的課堂情境,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情感是歷史教學的靈魂,飽含情感,閃耀著智慧之光的課堂環境,才能稱之為情境。
2.設置情境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3.創設形式應常用常新,避免程序化,否則學生會產生感情上的倦怠。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歷史教師要樹立新課程理念,在歷史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交流、不斷反思,這樣一定會使歷史課上得有聲有色,學生也會對歷史課產生越來越濃的興趣。在歷史教學方法的問題上,我們特別強調要研究學生的學習歷史方法,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將會給歷史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