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靈
【摘 ? ?要】初中是英語學習最關鍵的時期,這期間對英語基礎的學習能為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鋪打下重要的基石。如今,許多學生卻是對英語的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比較厭煩。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
【關鍵詞】初中英語 ?興趣培養 ?方法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53
當今社會,英語不僅僅作為一種語言和交流的工具,它更是上升到了一種作為必備技能的地位。且不說在現下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英語成為了人類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單從應試方面看,英語作為必考的學科,從中考到高考,從四六級到托福雅思,無不顯示著它的重要性。而很顯然,初中階段學生才剛剛把英語作為學習的重點,這階段學習的英語基礎能為日后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所以初中是英語學習最為重要的階段。但是很多學生初中剛剛接觸一門新的語言,覺得英語深奧難以理解,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給予學生自信,培養學習興趣是必不可少的。
一、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生動趣味的課堂才能讓學生被英語所吸引,從而產生對英語的興趣。這就對教師的授課技巧有了較大的挑戰。
1.教師不可讓課堂過于枯燥無味。可以根據書本進行一系列的衍生,給學生多進行拓展,例如故事背景,文化底蘊,以及中美差異等等,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并開拓學生的眼界,讓部分對英語這門語言有抵觸的學生初步消除對英語的偏見。
2.將課堂重點分成幾個部分。如單詞,語法,寫作等等,但是不要用很長時間一直講解一個部分,尤其是語法,這樣會讓學生覺得愈發枯燥無味,甚至對其深惡痛絕。作為教師,應該將不同的部分交叉講解,并注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銜接,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不覺乏味,而且能更好地加深知識點印象,并讓不同知識點融會貫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對學生課堂積極性的調動也是極為重要。教師不停講解,并不見得學生可以對知識完全掌握吸收,且英語知識點多而雜亂,容易造成學生因需要一次性掌握的知識點太多而知識點混淆的現象。因此,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來調節課堂氣氛,并給學生留下一個對知識點吸收的緩沖時間,從而使課堂效率最大化。
二、給學生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學習的氛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十分重大,教師應當明白這一點,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而據教學觀察,初中生交際圈普遍較小,往往大部分的人際交往都是同學,所以營造學習氛圍,便可從學生之間入手。而給學生分英語學習小組無疑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方法。分小組時注意每個小組都需要有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筆者發現往往興趣和成績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成正比關系,所以小組內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英語興趣皆不相同,這樣有助于興趣強的學生用他們對英語的熱愛和興趣去感染興趣較為薄弱的學生,且不僅僅是興趣,成績方面也可以有一定提高。
同時為了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認識到英語的必要性,可在課堂上增設口語練習。讓小組內使用英語進行相互間的交流,亦或是在課堂上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相互交談中發現英語的趣味,讓學生樂在其中,感受英語獨有的韻味和美。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日常中和同學使用英語進行實打實的交流,從而增加學生對英語真正的使用,切實體會英語的便利,并完全消除學生內心對于英語這門外來語言的偏見,逐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學生課后對英語相關作品進行閱讀
經過筆者長時間對學生進行的觀察,發現學生對于課外東西的興趣比課內的興趣大得多,所以教師可以從課外方面入手,著重培養課后初中生對英語的興趣。
大多數初中生都無法抗拒電影、音樂、小說對他們的吸引力,而學生喜歡這些本質上并無不可,只要不是在課堂上看或是影響學習,都無可厚非。相反,只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學生未嘗不可把這些轉化為對英語的熱愛。例如,給學生推薦精彩的英文原聲電影,并鼓勵學生慢慢嘗試不看字幕。或者讓學生聽英文歌,并跟著一起唱。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在原汁原味的英文里培養出良好的語感,百利而無一害。除了以上兩種,還可以讓學生閱讀簡單的英文原著,以故事性強為最佳,讓學生在愉快的閱讀中對英語產生感情,遇見不明白的單詞或句子語法,他們也就會有興趣去查,去弄明白,這樣對詞匯量的積累和語法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四、給學生學習英語的自由,提倡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是需要一個自由的空間的,教師對學生過分管束反而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英語的教學也是如此。初中生正值叛逆期,過度的約束未必是件好事,所以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學生學習英語的自由。比如,不以強制性的手段來壓迫學生,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然后慢慢引導學生。同時提倡自主學習的方法,以自學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方式,來提高學生自覺性和自學能力,從而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再如莫用課后作業的“量”來迫使學生學習英語。這樣學生可能由于任務過重壓力過大反而放棄對英語的學習。所以教師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應當盡可能的精簡,不在乎多,而在乎精,這樣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并給學生留下自由學習的時間。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空余的時間,鼓勵學生寫英語日記等等,若學生愿意,教師可以對英語日記進行批改,修正學生語法上的錯誤。這樣不僅給了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也可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給教學帶來更好的效果。
五、注重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對于學習方面,并不是每一套教育方法都同樣的適用于每一個學生,也不是適用于同一類學生的教育方法對每個學生都能起到相同的功效,對于英語的教學亦是如此。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英語成績,性格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類,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學生的個體不同,對教師所講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這樣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可以最大化吸收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點,最重要的是,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付出的感情與厚望,從而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英語興趣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并且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所以作為教師,需要耐心的引導,并持之以恒,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從而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只有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才能讓學生能夠真正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