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高國
【摘 ? ?要】初中階段,學生正式開始接觸幾何數學,學習幾何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能力、思考能力。這些能力也是許多學生所欠缺的,同時也總對幾何題目感到迷茫、畏懼。作為數學老師就應該針對學生的重點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因此,本文的研究重點就是如何在課內快速提高學生的幾何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新課改 ?幾何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89
在我看來幾何問題,不僅是考驗學生的數學技巧,更是考驗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現如今,學生學習數學總是使用“題海戰術”這項戰術,雖然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獲得高分,但是枯燥頻繁的練習,也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厭倦。作為數學老師,我們的任務不僅是提高學生的成績,也是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從而讓他們喜歡數學,以學習數學為樂。如果學生以這樣的學習狀態,拿高分也自然不在話下。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就需要老師正確引導,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一、培養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學習幾何的重要基礎。在我看來,學生首先要認識幾何物體。因此教師可以從身邊的物體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籃球是球體,黑板擦是長方體,我們上課常用的三角板等。當學生了解什么是幾何物體之后,再讓他們手工制作幾何物體,并將他們所做的幾何物體進行集體展示。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這些與數學有關的東西,并且自己制作出這些東西,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作為數學老師,看到學生愉快的沉浸在幾何的數學海洋中時,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專業上的指點。比如:怎樣計算籃球,黑板擦的體積大小、表面積大小?為什么從他們的座位走到教室門口,直線走距離最短?這樣的學習方法,會比直接教給他們公式、定理來得更有效。
二、獎懲制度分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略顯叛逆的他們,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教師正好可以從學生的這點心理著手,通過嚴格分明的獎懲制度,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比如:組織幾何物體做得好的同學上臺演講,分享他們的技巧;選擇做對幾何題目的同學代替教師講課……上臺講課對初中生來講是一種榮耀,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我們也要對不按照要求學習的學生進行懲罰,這種懲罰制度教師要得控制好度,不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三、打好學生學習幾何的理論根基
當學生對學習幾何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教師就應該認真教好幾何的理論基礎,按照相關要求給學生講解他們所需要了解的理論基礎。切記不能直接板書或直接以念書的形式來講課,因為理論的學習是枯燥的,學生很容易感到厭倦,所以我們要活躍課堂氣氛,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互動形式可以多樣,比如互相提問、角色交換等等。在學習理論的時候,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比如自行組隊,在老師未講課之間,集體自行預習相關理論,不懂的地方小組之間可以先自行討論,然后由老師進行最后的講解與指導。
四、邏輯能力與思考能力的鍛煉
邏輯能力與思考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需要教師進行長時間的引導。比如在公布答案之前,或是做作業的時候,不允許同學們進行交流討論,學生應該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只有經過他們自己思考,才會留下強烈的印象。在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時候,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將解題步驟寫清楚,每一步都需要有理論的支持。這一切都建立在老師自己有完整的思想體系上。
五、關注學生對幾何問題的情感變化
學生在學習幾何的時候,情緒可能會有所波動。他們可能會因為手工能力不好,制作幾何物體不好感到沮喪;也可能因為付出了努力卻在成績上沒有取得成功而感到憂傷;也可能因為有點小進步沾沾自喜等等。學生的一系列感情變化,教師都應該看在眼里,在合適的時候為他們解決這些心理上的問題。這也要求教師不能只是做一個嚴格的老師,更應該做學生的知心好朋友,當然教師自身也應該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學的理論研究。作為老師,我們有義務去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讓他們以更加快樂的方式學習。
六、做好幾何的基礎練習
當學生對幾何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也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后,就需要學生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習內容,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只有通過不斷練習,反思解題技巧,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除了書上的練習題以外,教師應該為學生挑選合適的課外練習資料,從中挑選經典題目,練習題目不宜多,否則容易讓學生產生厭惡心理,開始排斥學習幾何。同時,教師也應該定時準備測試,給學生一定的緊張感,讓他們更有動力去學習。
七、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很多學生成績不理想并不是因為不夠努力、不夠用心,而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以下我將簡單的提出四種學習方法。
(一)結合書本,抓好基礎
書本上講的主要是理論,看起來十分枯燥,學生們往往會忽視,并不仔細對這些理論進行分析,因為他們不知道只有打好了理論基礎,今后的幾何學習才會變得有跡可循。所以教師應該從書本上的理論開始講起,衍生出練習題鞏固。比如說在講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不僅應該講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即“勾”,“股”)邊長平方和等于斜邊(即“弦”)邊長的平方,應該畫出具體的直角三角形,給出任意兩邊的數值,讓同學們算出另一邊的數值。
(二)針對題目,進行講解
在學生做完教師布置的作業和考完試,教師批改完畢后,不能置之不理,要將學生錯誤頻率較高的題目拿出來具體講解,分析為什么大多數人錯在同一個地方。講解的方式可多樣,可以是老師講解,同學代表講解,或者小組討論得出正確答案等等。
(三)對錯題進行反思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發現,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總是會重蹈覆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這就要求學生要經常拿出錯題進行反思。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本,收集錯誤題目,寫出錯誤理由和正確答案,方便進一步的學習。
(四)做題要有細心、耐心的態度
從學生的作業、考試中,我常常發現,學生做錯、扣分,并不是因為某個知識點沒有掌握,而是因為他們做題不夠仔細。還是拿勾股定理進行舉例,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4,求出斜邊的值。代公式很簡單,直接三的平方加四的平方等于五的平方,最后結果卻有學生直接寫25,令人哭笑不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做題更加細心,可以要求他們做題時畫出重點部分,提高注意力。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幾何將貫穿學生學習數學生涯的始終。初中打好基礎才能更有效的學習好高中、大學的幾何,教師有義務幫學生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