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寧華
【摘 ? ?要】為構建適合21世紀國際競爭力和本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新的教育體系,我國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音樂課程改革也取得了新進展。音樂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 ?多元教育 ?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20
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是明確中學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全面實施以德智體美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戰線的一項全局性任務,而音樂教育則是美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正視音樂課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充分發揮音樂學科在學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學校音樂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更好的實施音樂教學,作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新式教學方法。
一、實施多元教育
音樂教學是中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音樂課不同于其他專業課,沒有外界的壓力。因此,很多學生只是把音樂課當作是放松的學科,并不認真聽課。在課堂上,如果沒有學生的配合,老師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之所以對音樂課沒有學習興趣,是因為音樂課本中有許多專業的知識,這些知識和學生的審美并不相投。因此,想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以音樂教學為主,以課外拓展為輔的教學手段。比如,在學習嶺南春色時,由于這是一節京劇欣賞,很多學生根本不感興趣。因此,如果直接切入主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如果運用導入式教學,老師通過形象有趣的方式向學生介紹京劇的來源,發展過程,以及創作背景,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創作目的,只有學生對作品的背景有了解,才會真正想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在進行拓展延伸時,老師的語言要盡量生動形象,通過講一些有趣的人和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達到一箭雙雕的教學效果。
另外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去,也是實施音樂多元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旋律優美,演唱形式豐富,如果老師能加以正確的應用,定能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在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音樂欣賞水平的基礎上,使學生從音樂中感悟人生,感受生活,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例如,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時,老師應予以高度重視,以身作則,告訴學生這首歌的神圣內涵:在戰爭年代,千千萬萬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為了民族的存亡,勇敢的奔赴戰場,流血犧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構筑成了解放的新中國。這首歌體現了我國人民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的精神,也充分表達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學習國歌,老師應幫助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應告訴學生在聽到國歌時必須肅然起敬,不能嬉笑打鬧。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去是一項重要的育人工作,是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教育與教學的關系,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育形式,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質修養。
二、改進教學方法
音樂學科的學習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老師的教學方法合適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不斷反思,在反復實踐中摸索得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藝術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盡量貼近生活,貼近中學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選擇音樂時,要多選擇一些感性生動,有深刻寓意的作品。
中學階段是學生情緒和情感突變的時期,中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她們精力充沛,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好奇。因此,音樂教學不能只拘泥于室內學習,更應該走出教室,面向自然,在生活中感受音樂,讓音樂融入到生活中去。貼近生活的音樂教學方法包括,在教材選擇時選擇通俗易懂,情感價值高的作品。在授課時,盡量將專業的語言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吸收。
另外,運用情景教學也是音樂教學中行效明顯的教學方法之一。情景教學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創立情景,置身其中,進行情景交融的教學方法。音樂課上運用情景教學的機會有很多,在學習歌曲時,可以根據不同歌曲的內容,氣氛,創設不同的情景。如,在學習《渴望春天》時,我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自己心中春天的樣子。然后開始播放鳥語泉鳴的錄音,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發學生對春的渴望,最后,讓學生睜開眼睛,觀看幻燈片中播放的鳥語花香滿眼綠意的景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歌曲的掌握和理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大部分學生對民族音樂比較抵觸,覺得民族音樂復雜難懂,且枯燥無味,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要想方設法使民族音樂的學習更生動有趣,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比賽競爭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教材《瑤族舞曲》時,老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自主搜集和瑤族有關的各種資料。上課時,老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提問搶答,評選出回答問題最多的小組,予以表揚和適當獎勵。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搜集材料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學生對瑤族風情及文化的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進行情感教育
音樂是一種傳達情感的媒介,需要心靈與心靈間的碰撞交流,需要投入感情用心感受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將自己的積極情感投入到教學中去,為學生營造寬容愉快的教學環境。
首先,老師應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徹到教學中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運用引導啟發的方式進行教學,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中單純由老師講授,學生麻木機械接受的灌輸式教學。而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如,小組合作,情景模擬,音樂劇,課外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這門課充滿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便不再是難事。
中學生天性好動,定力不強,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老師從學生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學生喜歡的課堂,運用現代多媒體進行教學,是音樂課堂繪聲繪色,使音樂在學生們心中開花結果,科學研究表明,只有在輕松自主的課堂中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因此,老師的教學形式一定要是學生喜歡的。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把自己當作是學生們的朋友而不是師長,現在平等的位置上和他們溝通交流,多聆聽學生們的想法,在學習過程中,多予以學生們表揚和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呵護,感受到音樂帶給她們的精神慰藉和提升。
音樂課是中學生美育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課程。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經驗,讓課堂更生動,更受學生喜歡,同時,更高效的發揮音樂課的作用,更多元的體現音樂的多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