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術碧
【摘 ? ?要】對于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教學工作者應做到:教案備課,做到精細;教學過程,首重讀圖;課堂講授,身體力行。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地理形象思維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點,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聯系生活實際,活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 ?讀圖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68
隨著教育改革的大力推進,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模式和方法也隨之變得多樣化,各種依賴新技術的教學模式異軍突起,例如當下的線上教學等。那么在信息龐大而又復雜的信息時代,如何開展教學才能夠讓學生較快、較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同時還不厭倦,樂于學習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地理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個體潛在的學習動力,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大部分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個體最大的創造力。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高中地理教學的目的和意義,了解高中地理教材的內容,清楚地圖、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三大部分的內容。并且以我們最為熟悉的環境資源,人口問題為線索,進行組織課堂教學,從而指出地理學科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地理常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根本要求。而作為教師的責任就是把這些知識教給給學生,同時讓他們樂意接受。要做到這一點,實際上是很有難度的,這對教師的要求無形中又增加不少。對此,我對地理教學方案做了如下探究。
一、教案備課,做到精細
一堂有質量的課堂少不了一份詳實的教案。教案就是教師講課的藍本,沒有充分準備好教案,課堂自然就如空中樓閣一般沒有根基。那么教案的設計要注重那些方面才能吸引學生呢?用推銷的觀點來說就是要會忽悠,我們的教學也要學會忽悠,當然這里的忽悠和推銷人員的忽悠自然是不同的,這里所說的忽悠是要把學生吸引到你設置的課堂情景中來,讓學生在愉悅、輕松地學習氛圍中把知識吃透。而這種忽悠的重點就是“精細”二字,化學為什么要弄一個精細化學的分支?其目的就是做到精細,使之更具競爭力。我們的教案做到了精細,也就有了讓學生感興趣的吸引力。
現在的中學生接觸信息比較廣泛,手機、電腦等產品給學生們帶來了許多的東西,這些通過網絡等傳播的信息對學生的吸引是無比強大的,作為一個新形勢下的教師要有能力從駁雜的信息庫中篩選出有利于教學任務的觀點、現象等。例如講到人文地理時,教師就可以截取網絡中房地產、鄱陽湖干涸等一系列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講解,同時深層挖掘這些背景的形成原因有利于課堂的開展。把學生關注的內容與教學內容聯系精密的盡量多的設計進教案,并且多用動畫、圖例來闡釋教學內容。例如學生們喜歡的“火星文”,教師就可以用教案的形式向其模仿。當然,前提還是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
二、教學過程,首重讀圖
高中地理教學中,無論是地球和地圖的基礎知識還是其他的章節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工具:圖例。不管是地形圖、形勢圖還是表格、比例圖,都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圖的學習和認知,學生對地理的理解更直接,更易接受。地圖就是地形的直觀體現,讀懂了地圖也就可以說了解了地形。但現在大部分學生都看不懂地圖,他們普遍對一些新奇的圖形一看就能理解,對地圖卻是看得十分艱難。那么如何讓學生對看不懂的地圖有興趣呢?比如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地理圖冊上進行“軍演對抗”。你占據一片范圍,我占據一片范圍,彼此依據地形你來我往,不僅熟悉了地理地形,還玩的不亦樂乎,所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戲是一個不錯的讀圖方式。
在讀圖的時候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記憶地理名詞。學生在了解一些標志性地理位置后,讀地圖就顯得容易多了。除了地理圖,還有其他的很多圖,像氣候圖、氣溫圖、人口遷徙比例圖等等一系列圖表,這些圖的讀圖方式基本相同,首先了解圖例表示的意義;其次要記特征;最后就是把用生動的故事或游戲將知識講解出來。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案的前提下,要首重各種圖例教學。我認為在有些時候,教師甚至都不用過多的強調文字內容,只需把讀圖的過程為學生講解透徹就行。這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知識灌輸,注重圖的教學會對地理教學起到決定性作用。
三、課堂講授,身體力行
作為老師,在知識點的講授中不能擺譜,特別是教育改革下的教學,不能再有傳統的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形式。老師要將自己下放,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從學生們的心態去揣度教學的重點、力度,用當下學生的態度去理解現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學綱領。嘗試現下的“三、三、六”、“三環二線一核心”、師生共用“講學稿”、“10+35”等課堂形式來提高教學成效,即圍繞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實踐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線,按照學生學習的全程來設計教學方式,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后的發展和聯系,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還給學生。通過和學生的互動,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把快樂帶進地理課堂中。
然而,許多老師忽略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力,探究能力的地方。比如,課本中不起眼的“想一想,考一考,練一練”之類的問題,俗話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同樣,學習也是如此,最不起眼的地方就是最能引發學生獨特見解的。因而處于新形勢下的老師,尤其是地理學科的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開闊自己的思維和眼界。地理學科往往是和生活中的點滴聯系起來的,教師要教會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懂得生活,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經歷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
總的來說,教育體制在改革,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斷更新,這種情況下的教學工作者更要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學術底蘊和廣闊眼界。如果你的知識過于有限,不能全方位的展開,那么在這信息發達的時代你難以做好一個老師,更別提教好一群新時期的學生。因而,作為一個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不斷學習,這樣才能更好融入到學生中去,便于教學。
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逐漸加深,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漸漸的定型,逐漸從理性轉向感性。在這個時候老師的引導至關重要,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探究方法和解決問題等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謂“庸師向人奉送真理,名師則使人發現真理”。一個老師的職責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其發揮出最大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