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月紅
【摘要】近年來對小學科學的教學研究很多,但是沒有找到較為合適的突破口,很多教師一味的將關注點放在教學上,忽略了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即使花費了大量時間,其效果還是不明顯。基礎教育課改之后大力提倡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對小學生有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合作交流式學習是基礎教育課改推行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近年來在國際教育領域這種學習方式也非常活躍,對于增強小學生課堂的參與率、積極性都有著正向的意義。本文將對小學科學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的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探究性;小組合作學習;小學科學;教學研究
前言: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小學生科學課的一種主要教學方式,這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深受小學生的喜愛,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然而在真正實踐中,整個課堂卻一度失去控制,學生一聚到一起就會開始嬉笑打鬧,并不探究討論內容,當老師詢問討論結果時,都是固定幾位學生去回答,課堂氣氛過度活躍問題屢見不鮮,學生搶著說,說什么的都有,誰也不聽誰的,常此以往小組合作學習將失去實際意義。如果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掌控,就會充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做到教師輕松教學、學生快樂學習,課堂也會不斷呈現積極學習的活力,而不是過分的活躍。所以,小學科學課程中如何正確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一、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分析
小學的科學課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教學當中實驗是科學學科的關鍵所在,要通過實驗的探索和驗證,建立科學的概念、發現科學的規律。要在實驗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操作能力,構建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小學科學課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存在諸多問題。
(一)形式大于實質
當教師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時,由于學生的基礎程度、性格差異,學習能力都有差別,很難使全部學生都融入到討論中,這時候學生按照教師要求進行討論,發表自己對問題看法時,說閑話、打鬧、每人說一句話就不再說話的現象幾乎都會存在,這樣沒有在明確目標指引下的討論,分工不明確,崗位意識薄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效果并不明顯。
(二)合作討論的內容不合適
討論內容過難、學生過多、教師指導不夠及時都會造成合作學習的效率較低,教師經常會從一個組又被叫到另一個組,巡視時間長,個別小組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整個課程的規劃會被打亂,最后就會是下課鈴聲響了,科學實驗還沒完成的結果。
(三)教師忽視整體
當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通常會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性的匯報交流,但是很多時候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常常停留在對個別學生評價上,反而忽略了對小組整體的評價,也就會有很多學生渾水摸魚,根本沒有參與思考和討論。
(四)部分人的合作
討論中少數人參與思考和討論,多數人心不在焉,學習成績好的小學生和性格外向的小學生一人控制了小組的合作過程,小組匯報時,真正發言的還是這一少部分學生,呈現出少數人學習多數人跟著蒙混過去現象。
二、針對小組學習現狀的對策
(一)分工明確,合理建組
將組內學生合理分工,設立小組長、操作記錄員、討論匯報員各一名,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小組長應選用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較強的學生擔任,對組內學生進行分工,能夠組織學生有序的進行討論,保證科學實驗的操作每位成員都能參與其中。操作記錄員要將小組中探究的重點內容記錄下來。匯報員要將本組討論內容加以總結之后進行全班形式的匯報交流。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合作主題設立不同角色,嚴格要求學生懂得承擔責任、互相協作、有團隊精神,并且有效的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教師在分組時也要注意小組的合理性,要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率,盡量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保證學生整體的進步,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效率。
(二)構建有效地小組學習模式
激勵學生提出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建立強烈的求知心理,為接下來學生能夠良好地進入小組學習氛圍做鋪墊,教師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問題。為學生創造充分操作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組調節。在推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之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隨學生的特長而定,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三)教師做適當疏導和點評
教師要在小組合作適當的環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思路,加深認識。不斷給予正確疏導,使學生討論更有目的性、觀察更有集中點。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在點評過程中要多用激勵的語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將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情景評價相結合,將小組整體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充分發揮小學生科學課“小組合作探秘學習”模式的正向作用。
(四)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可以根據小組成員的分工下發記錄單,要求每位學生親手記錄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內容,并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在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分配合理情況下,要求學生互助,積極思考,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自由探究,避免事不關己的現象發生。
總結: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積極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此期間,教師也要不斷加強探究,努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學男,葉寶生.小組合作學習對小學科學教學的獨特功能[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9:107-108.
[2]冉東波.如何讓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J].新課程(小學),2013,05:80-81.
[3]周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4]王晶瑩.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及其教學的認識[D].華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