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軍



摘 要:優化人力資本投資,振興長圖經濟重點是人力資本投資的優化,自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在上個世紀末提出人力資本理論到現在雖然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但人力資本理論,特別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研究已經取得巨大進展,在實踐上的應用也非常普遍,我們國家在此領域的研究較發達國家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在區域經濟實踐上,差別相對大一些,多數屬于起步階段且停留在研究層面,正值黨中央、國務院頒布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之際,文章旨在這一領域進行探討,更好地服務于長吉圖經濟。
關鍵詞:人力資本 投資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180-02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坐落于吉林省腹地、東北亞中心地帶,有著悠久的歷史及文化。《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的頒布實施,也使得本經濟區的各方面得以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包括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部分區域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坐落于東北地區腹地,是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區的核心區域,也是東北亞區域的中心,其邊界與俄羅斯、朝鮮陸地相接,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成為新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沿邊開發開放的先行和示范區域,成為吉林省對外經濟的鈕帶,是全省、東北地區以及國家面向世界的主要窗口,在東北亞區域經濟技術合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也逐步成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新生代。自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頒布實施以來,占在國家發展戰略高度,發展戰略規劃逐步實施,區域內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但由于歷史原因和時間因素的制約及人們觀念上的原因,制約本經濟區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還遠不盡人意,已成為制約本經濟區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首先在西方大規模的使用。因此,相應地西方管理學家最先關注人力資本及其管理,對現在的影響也比較大。西方學者對人力資本與管理的研究雖然觀點不近相同,但對經濟的發展和地區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都有充分的肯定,產生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
一、“長吉圖”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投資
自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和貝克爾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改革開放之后人力資本理論從美國引入我國,這對于正處于改革攻堅階段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對于認真落實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新世紀實現“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人力資本是指存在于人體之中、后天獲得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術、能力和健康等質量因素之和。具有依附性;時效性;復雜性;可變性;外部性等特征。
人力資本投資是通過提高人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健康水平和道德水平來增加個人收益和社會福利的投資。由于人力資本的特殊性,決定了人力資本投資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教育投資;技能投資;健康投資;道德投資;遷移投資等方面。
新世紀是競爭的世紀,而競爭的核心則是人才的競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發展離不開競爭,人力資源的開放與管理也就凸顯出它的重要性。
二、“長吉圖”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設立以來經濟發展迅速,對本區域的人力資源影響顯著。截至2013年,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人力資源總量為1059.22萬人,占吉林省人力資源總量的48.32%,其中人力資源占總人口比重與人力資源總量年均增長人數增長趨勢明顯。從年齡結構來看,統計數據表明,人力資源年齡結構構成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17.52%,高于2009年的14.24%,增長3.28個百分點。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老年人口系數呈上升趨勢,雖增長幅度緩慢但趨勢已經形成。
從人均教育水平來看,到2010年長吉圖人均受教育年限9.68年,高于全國水平,尤其是高中以上受教育年限也高出全國的平均水平,文盲及半文盲率為2.1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產業結構水平提升很快,集群發展趨勢明顯。第一產業人力資源比重下降趨勢明顯,第二產業人力資源比重有提升的趨勢,而第三產業人力資源比重雖有一定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還不是很大。
長吉圖民風純樸,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旅游資源獨特而聞名海內外。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但和上海、深圳等相比則相差很多,究其原因,雖然有政策、體制、文化等各方面,其中人力資本方面的問題則是關鍵問題之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首先教育投資總量不足,尤其是基礎教育、農村基礎教育投資偏低已成為東北經濟發展的瓶頸;其次人力資本結構失衡,低層次人才過剩,高層次人才短缺,人才結構不合理;第三,一方面是人力資本的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另一面則是人才使用效益低,大量的人才浪費和外流;還有衛生醫療體制存在的弊端、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發展滯后已經嚴重制約了人力資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東北經濟要發展,老工業基地要振興,本地區人力資本的優化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三、長吉圖人力資本投資的優化途徑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高長吉圖人口素質,增加長吉圖人力資本的積累,實現振興長吉圖的目標,特提出以下人力資本投資對策。
1.觀念更新,把人力資本投入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國策。放開手腳、更新關念,長吉圖各級政府和領導都要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性,促使經濟增長方式切實轉到依靠科技進步,依靠人力資本的軌道上來,充分調動全社會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使全體公民充分認識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加快教育創新、改革與發展的步伐,建立起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充分體現教育為促進生產力發展服務、為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要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教育體系。
2.人力資本投資的多元化模式。長吉圖除長春、吉林等中心城市外,民辦教育數量少,辦學規模小,社會影響力低,民辦教育的發展落后沿海發達地區,應執行《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有關規定,促進民辦教育的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國際教育資源,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等形式,加強與俄、日、韓等周邊國家教育的合作,拓展合作空間,加強同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教育交流,提高辦學質量。此外,實行國家、社會和個人三結合的人力資本投資模式。國家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主要用于基礎教育部分,因為這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根本。社會人力資本投資主要是企業對職工的教育與培訓的投資,企業人力資本的擴張主要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引進人才,二是投資培養,引進人才應定位于解決少數尖端技術人才短缺,而職工培訓與教育則立足于勞動技能的普遍改善,為提高整體勞動生產力打下基礎,因此,企業需要的人才要以自己培養為主,引進為輔。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自覺加大對自身人力資本投資,將會成為一種時尚,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志。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長吉圖中心城市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加強“產、學、研”聯合,全面拓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的職能??傊?,要以市場為導向,探索多渠道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實現人力資本投資的多元化。
3.加大教育投資力度。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加大教育投資力度,依法切實增加教育投入,是發展教育的必要物質保證,是科教興國戰略落在實處的重要標志。要依照《教育法》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規定,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保證落實《教育法》規定的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增加地方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占比重。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對高等學校各階段、各專業投資應遵循“有需求,就供應”的原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安排,使長吉圖的教育投入走向健康發展軌道。
4.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本管理激勵機制,優化人力資本配置。經濟發展,制度先行。建立激勵機制,激發人力資本的創造性、能動性,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人力資本投資與管理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應制定一些能夠指導和調節人力資本發展各個環節并付諸實施的方針、準則和措施,建立長吉圖的人力資本市場,通過市場進行人力資本的合理配置。長吉圖的調整改造必須靠科技進步與創新,靠大量高素質的黨政干部、企業家、高級管理人才以及高素質的勞動者,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努力營造人盡其才,使種類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建設高效規范現代化的人才市場,讓人才真正流動起來,制定人才優惠政策,實施差異薪酬制度,提高短缺人才的待遇,吸引優秀人才,真正成為長吉圖經濟對人才需求的蓄水池。
參考文獻:
[1] 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
[2] 中國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3] 齊曉安.中國經濟前沿問題探索[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 貝克爾.人力資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吉林四平 136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