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南 劉立泳
摘 要:文章針對現實生活中大學師生容易忽視的班級管理的物質基礎——班費問題,對部分大一、大二學生開展抽樣調查。通過對部分班級班費管理現狀的調查了解和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班費管理存在的幾個問題,并對班費如何實行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校 班費管理 問題 解決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5;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193-02
一、班費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問題的提出
班費,是指班集體從學生處收取的少量錢款,或通過公共活動獲得集體資金來源,得到班集體大多數成員同意,并全部用于學生個人或集體活動的經費。簡言之,班費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專供班級使用的經費。在班級管理中,班費是班級建設發展的財力資源,是班級開展各項活動的物質基礎,班費管理是體現班級民主管理的窗口,是增強班級凝聚力、鍛煉班干部能力的平臺,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長期以來,各級各類學校的師生對于班費管理這一項常規管理活動一直都是沿用老傳統、老辦法,實行經驗管理,對每個學期的班費收取和開支馬馬虎虎,能應付過去就算了,對班費該收取多少屬于學生能夠接受的合理范圍、如何管理收支賬目不會引起異議、如何勤儉節約開源節流提高學生理財能力等問題從未作過深入細致的思考和探討。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精細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意識和能力比過去已經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粗放的班費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和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時代要求,對班費如何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問題應盡快引起廣大師生的關注,提上議事日程。為此,筆者擬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對今年所在學校的大一、大二班級的班費管理的現狀進行抽樣調查,以期在匯總分析的基礎上能提供一些有關高校班費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有益思路。
本次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其中班干部100份,一般同學100份),收回問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173份),問卷回收率100%。
二、班費管理的現狀
首先,在思想上都高度關注著班費管理問題。在被調查的同學中有超過2/3的人認為班費管理在整個班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地位,將近1/3的人認為比較重要和有必要,沒有一個人認為班費管理不重要和抱無所謂的態度。而且同學們對班費收支進行規范管理的意義也有著較深刻的認識:80.6%的人認為對班費進行規范管理能有效地維護同學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促進班級的民主管理;67.16%的人認為有助于培養和鍛煉同學的理財能力;64.18%的人認為有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積極進取的班風;62.69%的人認為有助于培養學生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廉潔意識;59.7%的人認為有利于培養同學的節儉觀念,養成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
其次,關于班費收入的來源問題。調查顯示:班費收入主要來源于同學的繳交,約占到班費收入總數的94.25%,只有少量的班費收入來自售賣可回收物品如廢紙、廢舊塑料瓶或者捐助、損壞公物的賠償以及學校撥發的班級活動費、獎勵金等。在交納的班費中,38.81%的錢是全部向父母親或其他長輩索要的,37.69%取自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和壓歲錢,14.62%是屬于部分索要和部分積攢相結合,僅有約6%來自個人勤工儉學所得。
再次,關于班費支出的范圍及各類開支在班費中所占的比例問題。調查顯示:班費支出最大量的是用于班級公用物品的購置,如教室環境布置、文體活動用品、宣傳用品、衛生勞動工具的采購等,這類支出占到班級總支出的約75%。還有約17.5%的支出是用于特定項目,如慰問生病同學、節日慰問教師、開聯歡會等;約4.5%的支出用于對表現優秀同學的獎勵;僅有3%的支出用于對家庭困難同學的幫扶以及捐助抗震救災等公益事業。
最后,關于班費管理的體制問題。調查表明,班費的管理體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班級班委完全自主管理;二是輔導員或班主任指導下的班委管理。在這兩種管理形式中,前一種形式的班級比例占到70%,說明大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較濃厚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強。另外多數同學反映:在班費的收取以及重要或大筆支出時是有經過班委會或班會集體討論決定,有時還主動征求輔導員、班主任的意見,體現出班費管理上較為濃厚的民主意識。
三、班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班費管理制度尚未廣泛建立
班費作為全班同學的共同財產,是以現金的形式表現出來。既然是對現金的管理,就要符合相關的財務管理規范。班費的收、支、存、用每個環節都要有相應的程序和辦事規范。也就是說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班費收支使用的管理辦法。而關于班費管理制度方面的調查顯示:目前僅有1/4的班級有制定《關于班費收支使用的管理辦法》,還有3/4的班級在這方面是空白。可見這方面明顯屬于班級管理的薄弱環節。
(二)班費開源節流的意識不足
調查表明,有部分班級干部缺乏自主當家理財的經驗,導致部分班費開支效率不高,無法發揮班費對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作用。約有半數的班級沒有建立對損壞或保管不善丟失的公物進行賠償的制度,94%的班級均沒有設立廢舊品回收變賣充實班費的制度。在為班級采購公用物品時,只有半數同學表示一定會貨比三家,精打細算,節約開支;甚至還發現有極少數的人不拒絕店家多開票面金額進行報銷的行為。
(三)班費管理程序不夠規范公開
有76.12%的人反映班費沒有設立專門的銀行賬戶進行保管;95.52%的人反映交了班費班級從沒有開具過收據;31.34%的人反映班級公用物品采購票據報銷沒有實行2個經辦人共同簽字的制度;26.87%的同學反映班費收支賬目不透明,沒有定期向全班同學公布收支及結余情況;還有10.45%的同學反映班費的使用和管理缺少輔導員或班主任的指導和監督。
四、班費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建議
班費是集體的財富,是同學們的共同財產。但由于班級成員的身份都是屬于消費者,繳納的班費主要依賴班級成員的自我提供,因此班費數額是很有限的。為了增強班費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班費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注意加強對這一現實問題的深入研究。筆者在本次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盡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班費管理制度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倡導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實行依法治校,依制度辦事,學校各項事務的民主管理和辦事公開也在逐步向深入推進。而要做到依制度辦事,前提是要建立起一套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因為制度是管理的基石,帶有長期性、根本性、穩定性的特質。要想實現大學班費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在學校財務人員以及輔導員、班主任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同學們的廣泛積極參與下,集思廣益,按照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原則,盡快制定出符合實際、內容明確、程序清晰,責、權、利相互統一、相互制約的班費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班費收支使用的管理辦法》,對班費的收、支、存、用及相關的審批程序、公示程序、監督辦法,以及班費管理員的職責、分工等都要加以明確。要在學校各個班級中廣泛宣傳、推廣實行班費的規范管理制度。
(二)增強勤儉節約、誠信廉潔的意識
勤儉節約、誠信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內涵豐富的價值理念。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觸角越來越多地延伸到大學校園,大學生接觸金錢的機會越來越頻繁,金錢誘發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理財觀的樹立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日漸重要。增強大學生勤勞節儉、誠信廉潔的意識,對于班費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科學預算觀念,量入為出;實行貨比三家,購置價廉物美的物品;不浪費公款、不虛開發票損害集體的利益;收集廢舊物品變賣所得補充班費;爭創先進班級,獲得學校物資鼓勵;保管好班級公物,對故意損壞和保管不善丟失的物品要賠償……這些做法不僅能夠促進班費的增收節支,而且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環保、節約、誠信、廉潔意識,有益于大學生個人良好品德素質的培養和財商的提升。
(三)加強對班費管理全過程的監督
班費是以“錢”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其管理涉及到“錢”的管理問題,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個敏感性的話題,必然會引起全體同學的高度關注。因此要加強對班費管理全過程的監督,從計劃、收取、使用、結余處理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到全過程公開透明。
首先,在班費的收取環節,班委會要在輔導員、班主任必要的參與和指導下,根據學校和班級一學期的活動安排,本著量入為出、厲行節約的目的,在開學初制定好班費收支的計劃,并在班級公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對班費收繳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有效避免收繳的混亂與部分同學的誤解。根據調查顯示,87%的同學認為一學期每人只要交50元以內的班費就足以維持班級的正常運轉。
其次,對于班費使用的具體管理,應實行錢、賬分離的管理制度。班級應設立班費專門賬戶,由兩位生活委員分別承擔出納和會計的職責,一個管理現金收支,一個負責登賬記賬,進行相互制約。班費收取時應給交款人開具收據,支出報銷時應有兩名以上經辦人在票據上簽名;在采購班級公用物品時,應實行管、用分離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單次采購資金花費數額較大時,一定要事先取得班委會或班會的同意,并在實際采購過程中實行由兩人以上的小組共同參與采購的做法。這是積極防范某些可能發生的會損害班級集體利益的不廉潔事情發生的有效辦法。
再次,關于班費結余處理和賬目公布應采取及時靈活方式。根據調查表明:對于學期末結余的班費,76.12%的人希望延續下學期使用,10.45%的人希望按平均數退還每個同學,還有8.96%的人愿意捐給公益慈善事業,4.48%的人希望幫助困難同學。因此,對班費結余處理可以采取少數人服從多數人意見的靈活辦法。而對于賬目公布,有38.81%的同學認為班費賬目明細每半學期在班級公告欄公布一次為宜,有31.34%的人則認為可以在每月班會上通報一次,還有44.78%的人認為遇有大額開支應適時在班級公布。因此班費賬目公布方式也應滿足同學們的多樣化要求,及時靈活公布。只有做到班費結余處理妥當,賬目使用明細公開,整個班費管理的全過程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實現“陽光”管理。
總之,班費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問題,筆者提出淺見只在于拋磚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的師生關注、探討和研究這個問題,以促進班費管理建立更加完善配套的制度體系,使班費管理真正做到公開透明、合理有序。
參考文獻:
[1] 陳志峰.班主任工作中的班費問題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105-106
[2] 郭春蘭.使用好班級的班費[J].機械職業教育,2005(9):35-36
[3] 何正東,唐智鑫,淡成林.高校班費管理制度建設初探——以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班費管理制度建設中的探索實踐為例[J].教育管理研究,2009(7):49-50
(作者單位:1.武夷學院 福建武夷山 354300;2.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福州 350117)
[作者簡介:1.邵南(1970-),女,漢族,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2.劉立泳(1967-),男,漢族,高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