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
【摘 要】高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工作,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環節。本文對開展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探討,并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認知、行為特點和培養實際,提出了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開展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路徑。一是要創新入黨啟蒙教育的活動載體;二是要創新入黨啟蒙教育的話語體系;三是要創新入黨啟蒙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四是要創新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平臺。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
大學生作為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肩負著實現中國夢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開展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工作的實效,關系到高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結合筆者在高職院校開展高職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探索,對高職院校創新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實踐做法進行了總結。
一、開展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貫徹落實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首先要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高等教育要培養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一個根本前提就是要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擁護黨的領導,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這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诖?,在大學生中開展入黨啟蒙教育,對于高校引導當代大學生“扣好第一枚扣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鍛煉、增長才干,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知識、高文化人才,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深遠意義。
2.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進入21世紀以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例如: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缺乏、對黨的歷史和理論缺乏應有認知、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有所抬頭,等等。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強化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這一重要工作內容和載體,堅持在入黨啟蒙教育中,面向中低年級大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堅持用黨的優良傳統引導大學生艱苦奮斗、勇于奉獻;堅持用黨的建設歷史引導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與自信;堅持用黨的優秀人物的故事和精神引導大學生樂觀向上、全面發展等等,已經成為以黨建帶團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3.鞏固中國共產黨階級基礎和執政基礎的需要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對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開展入黨啟蒙教育。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黨先后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入黨啟蒙教育方式、方法和載體。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國外敵對勢力利用和平演變、文化殖民等方式,對大學生開展“糖衣炮彈”的攻勢,一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異化。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對其開展入黨啟蒙教育,對引導他們堅持“三個自信”,將愛國愛黨的認知情感轉化為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對于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基礎具有重要價值。
二、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開展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路徑
相對于本科和研究生的入黨啟蒙教育,高職院校開展入黨啟蒙教育,需要結合高職院校的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特點,以保證入黨啟蒙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傮w而言,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活躍,但辨證思考能力較弱;二是樂于求知,但自我學習能力不足;三是重視專業技能,但人文素養較弱;四是勇于實踐,但理論知識不足?;谏鲜龈呗氃盒4髮W生思想和行為實際,創新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可以從以下方面實施:
1.創新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活動載體
在社會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與傳統的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采取的黨課、學習班、座談交流會等載體相比,新媒體具有“自發聲”的傳播優勢,借助于此,可以在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中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普遍關心的入黨動機、入黨意愿、積極分子培養等熱點問題,以視頻、訪談、論壇、貼吧等載體,來開展民主、平等、和諧的討論,避免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中“一張嘴、一支筆、一本書”的說教和灌輸,引導大學生形成了對黨的認知到認同。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在學校以及二級學院的學生工作相關網頁上,設置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專題、專欄和彈窗,將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相結合,占領高校大學生黨建的網絡高地。
2.創新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話語體系
為了提升高職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實效,高校黨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創新高職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話語體系,主要包括:第一,要對網絡話語體系進行科學把握。高校黨建工作者工作者需要強化交往互動意識,發揮網絡主體間性溝通的優勢,對大學生入黨的思想動態進行實時的掌握、指導與教育。第二,要培養一批網絡意見領袖,借助網絡的隱匿性,使之以普通網民的身份融入大學生網絡交流平臺,為大學生入黨答疑解惑。第三,要注重對高校黨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網絡傳播技巧培訓,使用“議題設置”、“兩面提示”、“情感訴求”等網絡傳播技巧,加大入黨啟蒙教育與大學生群體的融合度。
3.創新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
相對于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有限的教學學時,校園精品文化作為大學先進文化載體,可以成為對高職院校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有效載體。因此,高職院校要樹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意義和影響意義的精品校園文化,將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可以結合建國、建黨紀念日,邀請行業勞模、用人單位等,開展職業形象大賽、職業技能大賽等,將大學生對入黨的動機引導、對黨員的理論認識與鮮活生動的人物事跡和愛崗敬業做法結合起來,使大學生牢固樹立“向黨員看齊、向黨組織靠攏”的信念和操守,切實增強入黨啟蒙教育的感染力。
4.創新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平臺
高職院校大學生學制一般為三年,較為重視實踐技能的培養,并有較多的課間實習。特別是在第三年,大約有8個月左右的畢業實習期。根據這一學制特點和培養方式,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入黨啟蒙教育要結合專業特點,積極搭建大學生入黨教育啟蒙的實踐平臺。例如:可以將入黨啟蒙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崗、敬業的內容結合起來,以見習、實習單位的優秀黨員人物為榜樣,在學生中開展以愛崗、奉獻、責任為主題的入黨啟蒙教育,引導高職學生將對黨的認識和情感,落實到發奮學習、愛崗敬業的實踐平臺上。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馬其南.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實踐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4(12).
[3]于國妮.高校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設計與反思——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