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璽
【摘 ? ?要】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并積極思維,從而對實驗所揭示的物理含義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加深了對概念或定理的理解。但課本中有些內容涉及到微觀現象,在課堂上無法進行演示,就使得抽象思維較差的學生難以學好物理。而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把一些靜態的物理現象變為動態展示,而且可以模擬一些三維動畫,使許多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減少學生在抽象思維中的難度。
【關鍵詞】中學物理 ?實驗課 ?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49
物理是一門以察看、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平常的教學中,應積極發明條件在實驗室上實驗探求課,培育先生探求物理知識的興味,激起先生投身迷信研討的熱情,使先生的綜合思想才能、發散性思想才能、創新理論才能有長足的進步,而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和重要內容,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并積極思維,從而對實驗所揭示的物理含義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加深了對概念或定理的理解。但課本中有些內容涉及到微觀現象,在課堂上無法進行演示,就使得抽象思維較差的學生難以學好物理。而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把一些靜態的物理現象變為動態展示,而且可以模擬一些三維動畫,使許多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減少學生在抽象思維中的難度。作為物理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各種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使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在物理課上達到完美的統一。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豐富的物理情境導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經常要進行演示實驗,在實驗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濃,但有時由于實驗效果并不是每次都令人滿意,這樣又給學生帶來負面效應。就如:有些實驗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全部完成,而有些實驗卻因為儀器太小,可見度差,又不能開設為分組實驗(受條件限制),尤其是研究微觀現象,無法用實驗進行演示驗證;因而,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實驗教學之前,對某些實驗還需進行改進,設法提高實驗的可見度以及直觀性,其中演示實驗更為突出,為此,在教學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彌補。
如教學《平拋運動》這節課,就可借助一段現代戰爭戰機投彈的場景片段來引入:
“成排的炸彈呼嘯著從飛機上投出……”
然后引導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提出下列問題:
“飛機一邊飛一邊投彈,那么,炸彈從剛出飛機艙到落地是否在同一個豎直高度上?”
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結論:炸彈從剛出飛機艙到落地不在同一個豎直高度上。接著,老師就可以提出第二個問題:
“飛機要擊中地面上的目標,為什么在到達目標正上方之前就要投下炸彈?”
這樣,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使教學帶著懸念進行。然后讓學生分析炸彈剛出飛機艙時的狀態,使學生理解炸彈運動是曲線運動;再利用曲線運動學過的知識,分析炸彈受力與它的初速度的關系。通過這些工作,就為平拋運動概念的提出做好了鋪墊,也使得教學重點能夠自然切入。
2.為了克服儀器太小造成的可見度差,常采用放大法,教師們常利用投影儀對被觀察的對象進行放大處理。例如:在研究磁體的磁場演示,可將鐵屑改成投影用的鐵粉;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等實驗教學中,可用投影電流表、投影電壓表進行實驗。如果是研究微觀現象,可先自己制作相關實驗的光盤,讓實驗在多媒體中播放。例如:在講解核裂變時,可播放原子核裂變的過程圖。
例如在原子物理中,α粒子散射實驗是現代原子物理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實驗,但就此實驗的過程及特點,就目前中學物理教學的實際狀況,是無法在課堂上進行的。但是,如果此時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來模擬進行,就可以將看不見的過程模擬出來。
3.通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展示瞬時的物理過程,可以將一些復雜過程的細節或瞬時的現象生動地再現出來。針對實驗中物理過程在很短時間完成,給學生觀察帶來困難,可采用多媒體教學。先用攝影鏡頭將實驗攝下來,然后在多媒體中進慢放,并通過投影儀播放出整個過程。例如:聲現象中,音叉振動發聲時,音叉振動的情況;分析平拋運動的規律時,兩球的下落情況;為了便于觀察分析,有時可在背景中安置方格坐標。用多媒體再現瞬時物理過程,可以彌補人眼觀察不足,改善實驗效果,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再以“拋體運動”中的“平拋運動”為例:此實驗是中學物理中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一般利用A、B兩個小球同時落地的事實,來研究“平拋運動”的規律。
而實際實驗中常因小球下落速度太快,使學生無法看清小球下落時的運動軌跡,只能聽到兩小球落地時所發出的聲音。如果我們完成實際實驗后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動畫特技“重現”實驗過程,而且運用慢放鏡頭,那么,同學們就能“真實”地觀察到整個實驗過程。對此實驗所產生的現象,頭腦中就會有一個清晰的圖畫,然后再利用多媒體圖畫中的背景坐標分析出: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功,水平方向速度的大小并不影響平拋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而且盡管兩個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不同,但它們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是相同的,仔細測量平拋出去的球在相等時間里前進的水平距離,可以證明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這樣“動”、“靜”結合,加深了對“平拋運動”教學的認識。
現代教育技術輔助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其圖文并茂、動靜交融、富有感染力,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只要我們處理好形式要為內容服務、內容要圍繞重點這個關系,巧借其容量大、形象生動、易激發師生興趣等優勢,就一定能在物理教學中大有作為,從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