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毅
【摘 ? ?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典詩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風霜洗禮依然熠熠生輝。是中國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古典詩詞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還可以引導學生熱愛文學創作,為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培養人才。
【關鍵詞】高中語文 ?詩詞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08
語文是對漢民族語言文學的傳承和發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利用語言文字更好地進行社會交往,還對我國優秀文學的發展傳承有重要作用,所以語文一直以來都在高中階段的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典詩詞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不言自明。所以本文將對高中語文詩詞教學進行探討。
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很多學生認為古典詩詞的學習就是背誦,把古詩詞背的滾瓜爛熟就可以。對古詩詞有這種認識的學生往往古詩詞學習能力不強,甚至是高中語文的學習水平都不高。因為他們的認識是錯誤的,而且基于這個錯誤,他們把古詩詞學習當成了一個負擔,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當教師要求學生掌握的時候,會采用提問背誦的方式要求學生默寫,如果學生表現不好,教師對其批評更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演變為學生把古詩詞學習當作一種負擔,一種不愉快的體驗。
實際上對古典詩詞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進行審美體驗的過程。教師要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背誦并不是古典詩詞學習的任務,審美鑒賞才是它的任務。唐詩以韻勝,股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如芍藥海棠,秾華繁采;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不同時代的詩詞有不同的美,即使是同時代的詩詞也會因為詩人的個性從而產生不同的色彩。比如同在盛唐時期,張若虛、劉希夷的詩散發著興象玲瓏之美;王維、孟浩然的詩作洋溢著靜逸明秀之美;王昌齡、崔顥的詩句充滿著清剛勁健之美;高適、岑參的詩作體現出慷慨奇偉之美。
古典詩詞中蘊含不同的美,學習的過程也是一種審美體驗的過程,學習古典詩詞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學生個人的文學修養。學生要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才會有深入學習的欲望,才會想要探索作者深入的情感以及作者通過哪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內在目的等等,進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背熟詩詞乃至正確默寫出全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考試時古詩詞部分獲得更高的分數,還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以及在自己對古詩詞理解基礎上合理運用,讓作文更有文采。
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初不要著急的提出背誦任務,而是先帶領學生朗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己體悟。首先請學生來說一下自己對于這首詩的理解。高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已經相對較好,所以教師不要急于給學生講解而是先要讓學生自己表達自己的見解。
二、培養學生知人論世的意識
在進行文學批評的時候有一條重要的規則就是“知人論世”,有些文學作品只是單純的寫景或者敘事,但是很大一部分作者是把寫景或者詠物與表達更深刻的主題相結合,所以在進行閱讀鑒賞的時候就不得不結合詩人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主要經歷。比如說盛唐時代國家安定繁榮,詩人游歷之風盛行,所以創作出的作品有著大唐盛世的恢弘氣度,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代表人物。而“安史之亂”爆發以后,國家動蕩,戰亂頻生,嚴重影響到百姓的生活。以杜甫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盛行,《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是杜甫在親眼目睹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之后創作的作品,深刻的寫出了民間疾苦以及在亂世之中身世飄蕩的孤獨。而國家動亂使得李白慷慨從軍卻不幸輾轉,也再無盛世時期“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的創作氣度。
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前查找資料,了解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作者主要的人生經歷以及所要學習的詩詞的創作背景。要求學生摘錄在筆記本上,課上的時候可以隨機的請學生來給大家介紹。很多教師還是保持著自己的傳統觀念,認為教師才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所以“恪盡職守”的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其實高中階段的學生早就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很多時候教師要敢于放手。這樣才能發現學生可以做的比教師想象中還要好。一個學生找的資料不全面可以請其他同學來補充。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學生精力集中的程度往往比教師講解的時候要高,所以適當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能夠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三、培養學生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
我國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不難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教師為學生整理一些“標準答案”和 “答題的模板”,雖然答題規范很重要,但是這種教師直接念答案,讓學生單純依靠記和背的做法仍然不值得提倡。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該做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教會學生自己尋找答案。所以在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在分析了作者的時代背景和人生經歷之后再分析詩詞的表層意思,找出作品中使用的意向,講解一些常見意向所代表的深刻含義,找到詩詞的真正主旨。慢慢引導學生,讓學生發現作者是通過什么手法或者技巧來實現自己目的的。
高中階段的詩詞學習通常是一個單元有幾首不同的詩詞,在一個單元學完以后,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進行總結。積累主要意向代表的意思,以及詩人創作風格所屬的流派、涉及到的表現手法、表達技巧等等,要求學生認真地整理到專門的筆記本上,甚至要上交檢查。因為教師要時刻了解學生掌握的狀況,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學生也能在整理中不斷積累知識,不斷整合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展,社會進步日新月異,在物質資料得到極大滿足的過程中,社會也變得越來越浮躁,現在的年輕人也對傳統文化失去了興趣,這其實是一個可怕的現象。因為當今世界各國都在進行激烈的文化競爭,各國都希望通過文化軟實力來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而古典詩詞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一定要繼續傳承和發揚。讓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然綻放奪目的光輝。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法,不要讓錯誤的教學方式掩蓋了古典詩詞的光輝,要讓學生們真正熱愛詩詞,懂得鑒賞詩詞,才能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文學修養,才能為提高我國先進文化的競爭力培養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