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恒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入,教學活動的目標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功能正在發生變化。當代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更加關注學生科學學習觀的建立。學生主動提問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會了主動提問,其對于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能力會大大提高。在當代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充分的互動,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利用教學活動對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分析,是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為題,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提出幾點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活動 ?主動提問 ?能力 ?培養方法
引言
初中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思維培養有促進作用。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掌生對于問題的發現與解決能力決定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重要,以提高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為教學重點。然而在現在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沒有重視到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許多初中學生還是習慣等待教師提出問題,與教師一起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因此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主動提問能力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講十分重要。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于未知的知識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在這個時候對學生進行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效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少給學生提供自主提問的機會。有時教師會允許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提問但提出的問題也都是較為淺顯的。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師生關系不平等以及教學氛圍不合理等都是重要原因。許多教師將自己視為教學活動的控制者強調知識的傳授重視嚴肅的課堂氛圍。要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進行培養,當代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關系掌會利用平等的身份組織教學活動。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主體性赴學生放松身心地進行數學學習。比如在學習《平行線》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就平行線的性質問題進行思考赴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提問意識
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可以為學生提問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是典型的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學中處于從屬地位,只是一個聽眾,而且沒有發言機會,只能聽與記,進行簡單記憶與機械模仿。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問題意識薄弱,認為提問是教師的事,與己無關。而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生主體地位如何發揮呢?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學生經過積極動腦,主動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整合課內外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強大的信息庫中,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疑問,并大膽地提出來。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一內容時,教師在講完三種判定方法,即&定義法,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后,學生對此內容已有一定的了解,此時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思考。期間有學生提出: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也是平行四邊形等等,這說明學生有了強烈的提問意識,并把動機轉化為具體的行為,說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了積極思考,真正對知識進行了主動構建,對此內容真正理解了,才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不僅敢問,敢于挑戰教師,而且善問,這才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
指導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是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關鍵。學生敢于提問,有了強烈的提問意識,但沒有掌握提問的方法,也就是不會提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加強學生提問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對數學概念、原則、定理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接受、模仿、形成積極探索的精神。但由于學生受已有知識基礎和認知條件的限制,對提問的方法等沒有系統掌握,不知以何為切入點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質量不高,不嚴謹等。學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提問方法,才能真正提出一系列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才能真正具備了提問的能力。在教學中我以初中生的實際水平(包括基礎知識水平、思維特點、接受水平等)為出發點,圍繞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提問方法與技能的掌握。
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生活的習慣,在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中發現問題,從新舊知識的結合處發現問題,從性質、法則、定律、計算公式等方面挖掘事物的本質,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大膽質疑,從思路不通,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尋找問題,找準切入點,抓住關鍵點,逐漸訓練,由此及彼,實現學生從提出簡單問題順利過渡到提出較復雜的問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與求異思維的不斷發展,使學生學會從各種角度觀察問題,逐漸掌握提問的方法。
四、利用有效的教學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會受到其原有數學學習水平的影響。一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會提出具有較大教學價值的數學問題,而那些數學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則不一定可以滿足教學的要求。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的科學評價可以規范學生的主動提問行為,使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效率更高。教師要利用積極的語言對學生的提問進行評價與引導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赴學生在未來的初中數學學習中提出具有教學意義的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實際中教師要多利用正面評價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數學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掌生才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得到建立。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并發現問題。教師要給學生一些時間去了解內容始學生時間去思考。一些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什么是有理數?有理數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要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的答案。而一些學生會提出“‘1是有理數嗎?”“‘2是有理數嗎?”這樣的問題。面對這樣教學意義不大的問題教師要用積極的語言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赴學生深入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