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英
【摘要】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而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直接相關者教師和學生應該何去何從。高中化學又有別于初中科學,學科內容涉及上更專一,更具有整隊性和層次性,特別是到了高二文理分科后,學生面對的兩極分化更加明顯。作為老師的教學效果應該更多的放在如何抓住新課改的靈活性和實用性,是否與生活應用能力息息相關。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化學 教學效果
一、新課程
“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征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A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并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激活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于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也將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二、高中化學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創造分子。迅猛發展的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它在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有關問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適應21世紀科學技術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必須構建新的高中化學課程體系。
三、教學效果
1.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2.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3.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4.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養成務實求真、勇于創新、積極實踐的科學態度,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5.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樹立為中華民族復興、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的責任和使命感。以實驗化學教學為例。
(1)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證研究方法。新課程改革主要方向就是實用化,動手體驗能力與國際接軌,第一點是最基礎的,實驗也是最重要的。新一個時代對新一代學習者提出的要求,不再拘泥于課本而是學會把知識變成操作能力。這是教師在言傳身教時都應該注意的實驗問題。
(2)初步學會物質的檢驗、分離、提純和溶液配制等實驗技能。高中化學是為了大學化學打基礎,與大學化學而言又有不同之處,相對基礎,但基礎又有別于簡單,學習本試驗課程的大多是理科生,他們以后遇到的學科與工作都對高中化學這一基礎學科的掌握提出了要求,所以需要謹記在心,
(3)樹立安全意識,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安全與習慣,一個關乎人生安全,一個又與以后的科學生涯緊密聯系。這一點貫穿于整個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是需要不斷強調的方法要求,也是為了保障實驗的安全性與未成年少年的成長。
(4)能夠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并能主動進行交流。獨立與合作,在整個化學教學甚至包括其他新課程教學中都會反復強調的東西。培養一個好學生,先從習慣抓起,會埋頭苦干也會滔滔不絕的才是新一代好學生的標準。學會如何去做再學會如何去說。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培養都有必要。
(5)初步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條件控制、數據處理等方法在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高中化學是普及式教育,最基礎也是最基本的思想,但往往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所以通過不斷強化訓練與實戰操作?;睘楹喌哪芰εc實驗方針必須掌握。
(6)活動探究與建議 。1)收集不同的水樣,測定其pH,并用圖表或數據等表示實驗結果。2)實驗:粗鹽的提純。3)實驗探究: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比較不同濃度溶液的某些性質差異。 4)設計實驗探究市售食鹽中是否含有碘元素。5)結合事例討論遵守實驗安全守則的重要性。
這幾個實驗都是基礎性的實驗,比較簡單易行,但我們更應該注意其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培養良好的化學實驗習慣與思維,訓練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方式,會讀書也會實踐,會實踐也會表達。又會把事實與理論聯系起來的思維訓練模式。這才是新課程語境下高中化學的培養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