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棟 馬銀雙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個體之間的差異給予尊重,同時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引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并且教師盲目加重每一類學生的課業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一句空話。對于教師來說,需要覺察學生的天賦,尋找新的領域,讓學生施展他們的智力和創造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準確分辨自己學生的差異,做發現學生差異的有心人。
關鍵詞:數學教學? 學生管理? 差異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認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并且在認知水平、意志品質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在學校教育中,如何克服趨同性,彌補學校教育的弊端,對追求進行融合和統一,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正確地利用,同時為每個學生正確地展現自我,教師需要進行綜合考慮。
1 設置目標體現差異性,承認學生存在的差異性
受環境、生活經驗、知識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作為數學教師,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在學習能力方面存在差異性。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思維比較靈活,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相應的知識快;反之有的學生思維比較遲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較短的時間內難以掌握相應的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學生,必然會出現破罐破摔的心理;部分學生甚至因學習過于簡單,進而產生驕傲自大的心理。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一方需要考慮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另一方面需要兼顧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學目標需要具備差異性,主要表現為:
一是制定的富有彈性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目標設置成相應的目標區間,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達到相同的教學目標,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通過“類”來體現,通過“類”對學生進行劃分,對于相同“類”的同學,設置相同的教學目標。
二是教學目標要有遞進性,設置遞進層次的目標。
三是教學目標要有一定的隱性,例如在講解筆算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會學生筆算方法,同時需要幫助學生樹立體會規則的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制定實施差異化的教學計劃,高度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結合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相應的學習計劃,同時評價學習效果。從不同的層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2 關注學習方式的差異性,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每個學生個體之間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與其他學生相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并且隨處可見,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有利的各種資源,需要教師采取措施進行捕捉。
對于學生發生的錯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視為一種有利的教學資源。例如,在講解四則混合運算時,遇到這樣一道題:一輛汽車需要行駛的路程全長324千米,每小時行使36千米,已經行駛了5小時,問要走完這段路,還要行駛多少千米?通過思考這道題,同時挑選三個同學在黑板上計算。
對于這道題來說,按照正常的解題思路,正常的解法是:324-36X5=144(千米)。但是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324÷36。下面的同學開始議論說:“這么簡單都不會,真笨”。沒有做出來的同學滿臉通紅,低著頭站黑板旁邊。這時,筆者對臺下的同學說:“大家都認為這位同學做錯了嗎?臺下同學都肯定地點著說是。接著筆者說:“我認為她沒有做錯,只是你們沒有看他做完。”這時,學生們都產生了懷疑。突然有個同學說:“老師,他計算跑完全程所需的時間,已經跑了5個小時,然后計算跑完剩余路程所用的時間,最后再計算剩下沒跑完的路程。此刻大家恍然大悟。接著出錯的同學繼續做題,并且順利地完成這道題,同時帶著成功的喜悅回到座位。
通過上述分析,教師在面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時,不能全盤否定。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照顧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做出的錯誤要予以善待,同時需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合理利用學生做出的錯誤資源,可以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3 個體指導要因人而異,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關注這些問題,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智力、能力等,通過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差異進行積極的探索,進而使得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關注“兩頭”的學生,同時對這些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幫助每位學生獲得成功,可以進一步防止發生兩極分化現象。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需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通過對這些差異進行分析,利用這些差異,鼓勵學生展現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在適合自己的舞臺上,讓每個學生都能綻放自己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周明新.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4).
[2]楊月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J].新課程(小學),2012(03).
[3]閆永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03).
作者簡介:
袁國棟(1975-),男,河南舞鋼人,小教高級;馬銀雙(1973-),女,河南汝州人,中教一級。